徐卓
贵阳综合保税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17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则是维持行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时,必须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核心任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可以使项目推进更有序,有效减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从而保持行业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状和管控措施,以供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管控举措
引言
建筑工程涵盖住房、办公、交通等各个行业,用处之广,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造就了众多的工作岗位,为社会的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日益关注,有效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这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管理混乱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得到有条不紊地实施的关键。而就现代来看,我国一部分建筑项目管理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较多,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需要引起重视:第一,只注重解决出现的问题,而忽视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使得项目现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对项目人员的管理缺乏人性化,难以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更多的只是照抄照搬,不仅摸着石头过河,而且没有对过河中的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也是建筑项目质量安全管控不到位问题的根源之一。第二,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各部门之间良好的配合才能完成,但是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各自的职责不明确,尤其是在项目管理中,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第三,所制定的管理机制缺乏弹性与活力,较为死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使得整个管理过程更多的是条款式的进行,并没有结合建筑节能经济环保、项目绩效以及人性化管理等方面的需要,使得管理效率低下的同时,整个项目的管理效果不好。
1.2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益。主要表现为部分工程因为工程量小且周期长,各方参建人员不够重视,特别是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未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无法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工程作业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使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影响工程的整体安全。
1.3管理模式不合理
在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管理工作必须不断迎合市场发展的变革而创新。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利用建筑管理技术是建筑产业的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但仍不能改变国内建筑行业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效率低、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的现状。通过梳理,管理模式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图纸设计和审核等工作水平有待提高。虽然计算机画图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建筑行业管理企业,但管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水平不高,特别在部分项目管理企业中,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审图以及管理,导致在审核图纸方面效率低下。其次是综合信息管理水平不高。在互联网技术深度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理论上应该极大推动管理效率,但是从国内建筑工程行业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看,信息化仍停留在理论上,项目建设过程资料仍然在以传统纸质管理方式为主导,建筑项目信息化进展缓慢。
2控制措施
2.1质量保证措施
(1)及时监督承建方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并监督提醒其及时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质量文件。
(2)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应当组织设计人员对项目图纸进行交底,并及时组织图纸会审,监督施工企业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与技术培训,要求监理单位在各道工序的作业中,监督施工企业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并实行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管理模式,以此来保证质量达标。(3)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结合。对工程项目建设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机械设备以及重要部位、施工工艺等质量检查与检验资料,包括现场取样试验、复核测量以及机械设备性能检测等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如实记录,在保证质量检查准确性的同时,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审核工作效率。同时,应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联动,进行信息共享,全方位多维度的将信息化运用到工程项目建设中,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2.2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指导下,可以有效地执行项目管理的各项管理任务,确保工程的施工效率。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降低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应包括人员管理机制、质量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机制、投资管理机制、绩效管理机制等方面构成。完善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为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指明方向。
2.3完善管理对策,高效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着力实施信息化的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不断体现,所以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要切实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利用信息化助力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管理对策完善而言,主要是从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实施科学管理,切实做好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将问题处理在萌发阶段,有效的规避风险,实现高规格的管理格局。就高效项目管理而言,主要是在施工管理中发挥勘察、设计、监理以及跟踪审计单位的专业性,加强技术指导,有效规避质量安全问题。就信息化管理而言,主要是在工程管理中采取信息化手段,使得整个管理过程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科学化。
2.4借鉴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发达国家常用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为工程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即PMC),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主要是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nlction,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承包商,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在大型工业项目中普遍被采用,我国可以进行借鉴,此工程管理模式可以适应工程技术复杂且规模较大的情况,但是,同时对项目建设的组织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管理人员有更高的水平。
2.5引入多种资本,盘活市场竞争
建筑工程管理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还要盘活市场竞争机制。让民营资本、外资参与到建筑工程的各级领域中,多样的竞争机制才能让整个建筑工程行业从根本上适应时代的残酷竞争,充分带动企业的变革和发展。对外资的逐步开放,有以下两层促进作用:首先,能够让外资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技术;其次,能够为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库引入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助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的管理过程是复杂而系统的。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现有的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工程管理经验,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使建筑行业整体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华.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5).
[2]谢海.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7).
[3]刘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
[4]谢晓龙,罗建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