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4期   作者:梁海权
[导读] 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有序、高效开展的重要内容,
        梁海权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有序、高效开展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迅速增加,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却没有及时进行改变,导致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存在较多缺陷,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对解决措施开展了针对性的讨论,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增长。人民网公布的2021年全国两会调查热词榜中,“住有所居”位居第八位。人们的住房需求促进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增长,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外部驱动力。但是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有宜居”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对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筑工程不仅仅是住房的建设基础,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因此,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有序、高效开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建筑业的爆炸式发展,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转变不及时,存在诸多缺陷与问题亟待解决,阻碍了建筑工程的实施效率和质量。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推动建筑企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
        一、强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是指从建筑工程立项开始,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分阶段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工程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1]。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住房要求和城市建设要求的提高,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有助于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落实质量监督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监管的效力,有助于建筑工程质量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的逐步确定[2],建筑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重要的反哺作用,建筑工程管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促进建筑业的稳态发展,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工程作为建筑企业的业务主体,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改革,优化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和效率,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中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力度较低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难免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过度追求工程的完成速度而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其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意识的缺乏和对建筑工程管理认识的不到位、不全面,导致建筑工程管理落实不到位、不全面,管理投入少、管理力度低,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比较松散、没有约束力,难以发挥管理的价值和效益[3]。
        (二)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效率底下
        很多建筑企业由于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手段单一落后,纸质管理依然是主要的管理形式,管理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建筑工程管理需求,导致工程规模与管理规模不相适应,建筑工程管理中问题频发。此外,信息化发展也对建筑工程管理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后的建筑工程管理手段与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现状不相适应,不利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建筑业顺应社会发展的脚步寻求进一步的发展。
        (三)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机制落后
        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庞杂,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财务、政工等行政类管理岗位在建筑企业中的占比较高,使整个建筑企业的管理队伍人才偏重于行政管理[4],导致建筑工程管理人才欠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够是我国现阶段建筑业的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管理人员难以根据社会和建筑市场的发展创新管理体系,依然延续着数年前的管理机制,导致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落后,其缺陷也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日益显现,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和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信息化条件下管理精细化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力度
        建筑企业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应当转变固有的发展理念,形成“速度与质量并重”的管理观念,把建筑工程管理落实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提高管理力度,充分发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价值。建筑企业应当具有前瞻意识和规划意识,基于现状正确决策,通过有效监管促进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有序开展,保证管理落到实处,减少工程建设中前后衔接不到位、工程进度混乱、关键工程资料丢失等问题的出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二)丰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管理手段是保证管理发挥效力的重要工具,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利用招标网、电子信息共享平台、APP等信息平台丰富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管理手段,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共享加强建筑企业的工程一体化管理,实现不同建筑工程的同步监督与管理,实时了建筑工程的进度与状况,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提高建筑工程的开展效率,使得建筑工程既能保质、也能保量。同时也能通过同步管理对比、根据每个建筑工程的开展情况安排人员和物资调动,实现建筑工程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培养专业人才、健全管理体系
        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是建筑企业的核心人才需求,基于人才结构不合理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的现状,建筑企业不仅仅要重视企业行政管理,更要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引进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调整优化管理人才队伍结构。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清楚了解建筑工程管理的定义和定位,根据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开展管理;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手段,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和创新管理机制、丰富管理内容,针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性,不断健全管理体系,从而推进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化、多元化、高效化建设,为建筑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规模发展、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产业的稳态发展甚至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从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来看,建筑工程中存在管理意识不够、管理手段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筑企业必须正视和重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价值,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投入,通过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力和效益,从而规范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推动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靖涛.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32(04): 158-160.
        [2]吴志凯, 戴德意.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22(04): 98-99.
        [3]张颖鑫.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砖瓦, 2020(08): 74-75.
        [4]栾京蒿, 李君潇. 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 工程技术研究, 2017(01): 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