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期   作者:苏峰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将会对工程施工成本
        苏峰
        上海友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将会对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整体施工质量产生深刻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增强水利水电设施稳固性与耐久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管理;施工质量

        前言:技术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开展环节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点关注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在此环节,技术管理人员明确工作内容与价值,并在管理工作中融入现代化思维与方法,保证施工技术的适用性与先进性,并借助于技术管理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是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探究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与施工质量、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质效十分有利。
        一方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质量,有助于保障施工质量。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与施工人员都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此环节,施工技术与人员影响力最大,提高这两方面的管理质量和应用有效性,十分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而开展技术管理恰恰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应用加以规范,更能对施工人员应用技术的情况加以规范,可有效提高技术选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提高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质量,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成本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导致不必要成本支出或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外乎技术选用不合理、技术落实不达标、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在开展技术管理时,这些因技术选用而引发的不必要成本支出都可以避免,那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成本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则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将促进成本控制水平提升。
2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应用多种施工技术。比如,土方施工技术、GPS定位技术、导流围堰技术、防渗技术等。在这些技术当中,防渗施工技术最为重要,它是保证水利水电设施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关键。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管理,为解决防渗问题、提高防渗技术应用质量奠定基础。通常来说,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施工会基于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混凝土防渗技术、劈裂灌浆防渗技术来开展,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大幅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的防渗能力,增强建筑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然,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管理价值还表现在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方面。基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管理,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控制水平都将得到提升,那么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项目管理水平也会提升,可以为推进项目管理优化和长远发展提供辅助[1]。而且,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的有效开展,还将发挥规范技术应用、攻克技术难点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能为新技术开发和原技术优化提供帮助,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的开展路径
        为了有效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该项工作的价值,理顺其与其他工程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在实际作业环节,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关注重要施工技术,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并从技术选择、应用和创新等多角度出发,实施全面性技术管理。
3.1提高技术管理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管理人员往往更加重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在技术管理方面并未给予太大关注,甚至许多企业会忽视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的主要价值在于计划。开发和实现技术能力,其根本目的是推动技术能力发展,提高技术实用性,实现组织战略和运营目标。所以,技术管理与工程质量关系密切,忽略技术管理并不妥当。为了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发自内心地重视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技术管理意识,进而从根本上扭转技术管理被忽视的局面[2]。


        在实践中,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全局性眼光,并积极养成技术管理思维,为实现基于技术管理的高效施工和成本管控奠定基础。企业需自上而下地建立技术管理意识并加强全员对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模式,丰富管理内容与方法,进而保证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比如,将技术管理融入企业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技术管理意识培养,保证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有效配合。
3.2提高技术选用科学性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施工技术选用合理,推动原技术完善与新技术开发。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提高技术选用科学性十分必要。以混凝土防渗施工为例,为解决混凝土施工问题,现场施工人员大多会选用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作业。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属于垂直性防渗施工技术,有浅薄与深厚两种类型,前者基本深度为15cm,后者基本深度为150cm,施工时需按照实际需求选用。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而言,要保证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就必须对技术选定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并完成过程性管理,从而保证技术选用的全过程都符合工程要求,为提高施工质量和强化成本控制奠定基础。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构建技术管理制度与规范,进而为实践工作提供依据。比如,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逐步开展施工技术规划、施工技术选定、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落实和技术后期维护管理,保证各环节有效衔接且工作质量达标。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主要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加以控制。同样以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为例,在开展技术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从软土地基处理、内漏失地处理、嵌岩施工、工程变更与风险控制等角度出发,制定灵活、明确且可行的管理方案,为基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保障工程质量与经济性做好准备。
3.3优化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技术种类多、施工条件复杂,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不能贸然开展,必须与工程进度和现场管理要求相符。为此,企业需要积极建立和优化技术管理体系,保障管理有效性。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建立分级管理机制,实现各层级针对性、高效性管理,保证各层级工作的有效衔接。比如,建立“规划-交底-实施”三级管理制度,实现技术选用的全过程监督,做好技术管理人员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有效配合,实现高质高效地技术管理[3]。同时,技术管理人员还应该建立管理责任机制和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切实性奠定基础。在构建技术管理平台时,可融入大数据、可视化、云计算、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技术,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提供保障。比如,利用GPS定位系统、CAD技术、BIM技术和可视化技术,打造全景虚拟可视化展示平台,以科技手段有效记录和观察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应用情况,为攻克技术难题、推进技术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技术管理平台还应该囊括技术查询、分析与全过程动态仿真演示等模块,满足施工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的个性化需求。此外,企业还需要在管理平台中加设经验交流版块,为技术人才提供沟通渠道,帮助他们获取专业信息、累积经验,以便于产生灵感,实现技术创新。
3.4加强技术管理人才培养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也需要由专人开展,所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该作为技术管理优化的重要内容。在此环节,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总结和明确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要求,为选聘和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依据。同时,还需要借鉴同行经验,深挖行业规则,为保证技术管理人员工作规范性和科学性奠定基础。为此,企业应从多角度出发,全面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培养。比如,定期开展技术内容与技术选用要求、标准培训,让技术管理人员更加了解现有施工技术;组织经验交流与分享会议,帮助技术管理人员吸纳同行经验;强化规范性培训,保证技术人员的工作方式合规合法,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决策约束力;开展信息化培训,引导技术管理人才学习先进管理思维与技术,提高他们使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能力,提升技术管理工作便捷性与有效性。
        结论: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的重要一环,与成本控制、质量管理息息相关,保证技术管理质效是提高工程经济性、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关键。为此,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技术管理意识、优化技术管理体系,提高技术选用科学性并加强技术管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桢,双学珍,潘妮.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2):292-293.
[2]李树林.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及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长江技术经济,2021,5(S1):67-69.
[3]任香行.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现代施工技术及管理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2):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