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4期   作者:刘新松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
        刘新松
        柳州市柳东新区公共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要求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建设造价成本的增加。建设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衡量整个项目对于造价的需求,因此全过程造价管理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相关研究人员需要科学合理地将全过程造价管理运用在当前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以此来降低造价成本,保障建设质量。本文就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的意义和其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应用
        1 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的意义
        1.1 提升经济效果,构建良好的管理环境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建设工程的每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设工程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管理环境的创建,能提升全过程造价管理知识,为高质量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实际工作中,加强建设工程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融合,落实全过程造价管理内容与要求,可提升成本管理效果,保证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施,需要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从决策到施工,再到最后的竣工决算,通过这些环节的落实,不仅提升了管理效果,还可以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1.2 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保证管理工作质量
        在建设工程中,如何提升资金的利用率是管理者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提升工程运行成本的重要内容。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运用,创新造价管理模式,使整个工程管理工作效果更加良好,不仅减少了资金的消耗与浪费,同时还能提升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1]。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利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进行资源优化,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同时利用此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与管理机制,以此实现造价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促使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1.3 实现链式管理,保证工程进度
        建设工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工程建设进度是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之一,也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实现以建设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为主的管理,通过对工程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构建更加完整的管理结构,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全面细致的监督管理。通过对管理结构的构建,保证了工程进度,提升了运行成本,降低了成本的支出。重视全过程造价管理,借此构建全链式管理模式,将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保证各项环节的施工成本与进度,促使建设工程在规定时期内顺利完成。
        2 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2.1 设计阶段
        工程造价的控制关键点中工程设计属于重要的组成。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严控工程设计的实效性。建设施工企业应当可以采取设计招标机制。给设计单位提供更为公平、公正且公开的环境,引导设计单位进行良性竞争,从而确保建设企业选择出效益高、造价低且技术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并且能够敦促设计单位积极地完善自我,不断优化调整工程设计方案,提升企业的投资收益。还应当增强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保证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2]。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先进技术手段和经济之间的相互统一。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经济核算意识,转变重视技术忽略经济的思维模式,有机整合技术、经济、设计和造价等各个要素,提高设计方案的实效性。
        此外,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运用限额设计的方式来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设计部门需要严格遵守各项可行性报告与初期投资估算等内容,确保使用功能与用户要求的情况下,按照各个施工环节造价限额的分配来设计,确保估算、概算与预算的合理控制,保证不出现超预算问题。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配合设计人员做好科学的设计工作。

保证建设方案与经济方案能够相互结合,要求设计人员不但需要重视建设造型与使用功能的设计,还需要合理降低工程的整体造价,设计更为优秀的工程方案,确保投资方的经济效益,合理管控工程造价。
        2.2 施工阶段
        首先,应当科学合理地编制标底预算,建设项目的施工环节中,标底属于重要的依据,能够科学合理地评判评定投标价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因此,必须保证标底的合理性、可行性与真实性。标底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标底预算的实际需求,结合各个方面的相关要素,制定合理科学的合同总价,要求工作人员核查标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审核工程量,防止存在多算以及漏算等情况,严格审查工程建设的所有工程内容,防止重复计算等问题,必须审查各项工程施工环节的单价以及费用费率等内容,防止高取多算。
        其次,还应当重视以及做好甲方设备材料在采购管理工作方面的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中,设备与施工材料的采购占据项目总支出的较大比重,机械设备与施工材料采购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总体造价,必须根据甲方采购的产品类型、采购数量以及采购成本等因素,全面贯彻招标采购以及非招标采购的机制。其中,招标采购相对适合大规模的企业,在采购专业设备以及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施工材料当中,非招标采购相对适合零散用量相对较小的材料采购中。必须注意的是,建设施工企业必须保证采购材料与机械设备的质量,要求采购人员必须从正规厂商采购[3]。在采购工作当中,必须结合当地的市场情况与材料价格动态化变化,科学合理地评比全部的施工原材料,从中选择出具备较高性价比的原材料,不仅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质量,还需要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以及做好工程设计的变更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中,设计的频繁变更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周期以及工程造价等各个环节,因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造价控制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深度合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对于建设工程项目造成的影响,其中关键在于工程造价的影响,企业必须增强设计变更的签证审批力度。如果需要大规模的设计变更,必须提前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并且将预算报告与设计变更申请及时上报到工程管理部门,随后联系各个施工参与方全面讨论变更设计情况,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当中的费用结算工作,当明确变更设计的各个要素之后,施工现场的相关人员便需要明确变更设计对于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与工程造价的变化,要求所有施工人员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深入分析工程设计变更对于工程造成的影响与损失,从而对施工企业给以相应的经济赔偿。
        2.3 竣工决算阶段
        在竣工决算环节中,造价控制重点放在结算编制审核上,其是一项具体且系统的工作。因为从第一笔工程进度款开始,需要对工程量统计并核算,为了从根源上避免虚报价格、随意变更现象出现,结算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职责意识,对工程预算定额内容有深入地了解[4]。并且,深入参与到施工现场中,对实际情况调查分析,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如工程签证、竣工图纸等,真正做到不多算、不漏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需要加强对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运用,借此提升决策阶段的工作效果,保证施工与竣工结算阶段的资源利用率,提升运行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建设工程中,需要注重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运用,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提升经济效益,推动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袁春林,弋理,张廷学.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工程造价管理,2019(06):10-18.
        [2]钱伟.有关房地产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管理的思考[J].地产,2019(23):57.
        [3]蔡士海.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J].地产,2019(23):92.
        [4]黄健.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