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4期   作者:周鹏程
[导读] 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人们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出行也更为频繁
        周鹏程
        广东鹏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人们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出行也更为频繁。市政公用道路属于现代化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对城市交通与人们出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路基使道路建设的关键基础工程,需对路基施工技术加以科学应用,保证路基施工质量,为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提供可靠保障。文中以市政公用工程为中心,对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前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市政道路建设也成为非常关键的基础呢绒,对城市发展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市政道路路基适量与稳定性,是影响市政公用道路整体稳定性与质量的关键。施工环节各不相同,所对应的材料、设备与施工技术同样存在区别和差异。因此,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阶段,务必重视对路基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保证路基施工质量,为市政公用工程提供可靠保障。基于此,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一)水温稳定性
        市政道路存在地下水属于十分常见的现场,随季节变化,地下水水温同样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极端天气情况同样有可能造成道路出现损坏等情况,所以,路基施工期间,务必对路基水温稳定性加以高度重视。夏季期间,道路出现不平坦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地下水膨胀,引起道路变形;冬季期间,水减少且结成冰,也会引起相应的道路问题。所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期间,需对路基水文稳定性加以重点考虑,并制定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地面基本结构稳定性
        针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稳定性属于关键内容,务必保证道路安全。路基结构稳定性,同道路可用性和具体环境之间存在联系,如道路土壤类型与排水以及岩石等。基于相应的具体情况,对路基施工技术加以科学应用,使基础稳定性可以得到充分保证[1]。
(三)地基强度稳定性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期间,需对建设目的加以充分考虑,同样需对最大交通承载量与最大承重量做出综合考虑。同时,基于特殊情况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后续措施,对道路负荷做出科学合理调整。比如,道路行驶大型车辆可能逐渐增加,这也对路基建设强度提出严格标准,避免由于道路超载引起塌陷等严重问题,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使道路可以正常使用,为人们生活出行提供可靠保障。所以,为使道路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并延长道路使用年限,需对地基强度加以重点关注。
二、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处理属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关键内容,施工期间,软土地基不但会对道路路基质量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同样对人们出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软土地基的存在,后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如地基下沉产生塌陷问题,使行人和车辆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则会引起人身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软土地基处理期间,需对软土地基厚度进行准确测量,并基于厚度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软土地基厚度小于3m情况下,软土地基处理上,先位于道路表面部分铺设一层土工布,土工布可以起到过滤、隔离与排水等作用,属于操作简便的处理技术,无需运用更换的方式,便可以开展路堤填筑施工。若软土地基厚度介于3-5m之间,铺设土工布的同时,需搭配砂垫层的方式。除此之外,土工布稳定地基形状的基础上,结合预压超载的方式,确保软土地基凝结可以更为牢固,避免地基出现错乱移动,使地基负载可以得到有效降低。


(二)填方改良技术
        填方改良技术属于市政道路施工期间较为常用的路基施工技术之一,可以使路基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对于填方改良技术,使通过土壤加筋的方式,使路基性能可以得到有效提高,辅面加筋使位于路基辅面添加施工合成材,以合成材变形所形成的何种,使铺面受力出现变形的概率得到明显减小,保证加进效果。提高路基承载力属于路基施工的关键内容,可选用加筋片,保证路基承载力的有效提高,填方改良原理为:第一,利用加筋材料进行改良,使土壤剪力强度明显提高;第二,因土壤和加筋材料会形成相应的摩擦,以此形成剪力阻抗,使填方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2]。一般而言,路基加筋土设计可更好的运用在排水合理的颗粒土壤施工中,以防空隙对凝聚性土壤形成不利作用,对剪力强度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因路基变形多是由荷载问题所引起,不过,若路基由于荷载作用出现变形,同样会造成加筋材料出现变形,加筋材料变形也会吸收相应的荷载量,使向下传递应力可以明显减少,以此达到强化加筋效果的目的。
(三)路基压实技术
        路基压实属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后期阶段的重要内容。第一,利用先低后高、先静后振的方式,对路基采取压实处理,保证可形成路拱;第二,重压之前需要先采取轻压处理,避免松土出现过大为宜,确保路基可以随时间变化,使强度得到不断提高;第三,路基压实速度应当基于先慢后快的基本标准原则,可先对松土采取缓慢压实,以防出现返工的问题;第四,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碾压施工前,需对路面平整处理,并有中间向两侧进行平整压实,横坡控制因估计与2.0-4.0%,确保均匀压实,且沉降均匀。当前,大吨位压路机属于市政道路所运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同传统压路机进行对比,碾压强度以及压实密度方面,可使市政道路路基标准得到充分满足。与此同时,填方作业应当保持连续施工,并对压实度采取定期严格检查,并对含水量有无较大变化做出重点监测[3]。
(四)路基排水技术
        极端天气情况下,较易导致路面出现积水的情况,排水技术与排水设施属于保证路基施工优秀开展的关键。路基排水具体设计涵盖分散、集中排水的方式,需要基于施工现场条件,做出科学合理选择。地质条件较高,地势较为平坦的情况下,可以分散排水方式为主;地势坑洼的情况下,则需选用集中排水方式,并结合不同排水设施,如边沟等。若降水较少的情况下,可以路中间排水的方式,位于道路中间设置排水设施,从而达到有效排水的效果。
(五)填筑施工技术
        市政公用道路工程施工建设阶段,填筑施工技术属于路基施工技术的关键构成之一,具体施工期间,填筑施工也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填筑施工是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特点所运用的通用施工技术,可确保土壤加固之后道路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举升主要是位于路基表面选用特定建筑合成材料,利用建筑合成材料可以承受相应的荷载,使路面表面避免发生过大变形,真正起到路基加固的效果。具体而言,可位于路基表面设置适量的加强筋,使路基承载力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提高[5]。
        结论:综上所述,市政公用工程中,城市道路属于非常重要的构成,而路基则对道路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道路路基施工是影响道路工程整体质量与稳定性的关键,所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期间,需应用科学合理的路基施工技术,保证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使道路路基使用年限可以得到有效增加,使道路工程可以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进而推动现代化城市的稳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寇文军,曲绍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才智,2015,000(001):262-262.
[2]曹建平.关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6,000(005):178-178.
[3]容林坤.关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000(026):249-250.
[4]解侠克.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44(No.501):251-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