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轨行区组织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4期   作者:刘川川
[导读]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地铁工程随之增多
        刘川川
        身份证号码:41030419841008**** 中铁十五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地铁工程随之增多,地铁这项交通设施为人们出行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介绍了地铁工程轨行区行车管理组织,以及行车人员培训和行车设备配置要求;梳理了轨行区行车作业的主要环节及各环节的重点管理事项;剖析了轨行区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防护的管理重点及相关要求。认为对于每个地铁工程项目,项目管理单位都应制定符合该工程项目特点的轨行区施工行车组织管理办法。
        关键词:地铁工程;轨行区;组织管理;策略
        引言
        因地铁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对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与轨行区施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轨行区施工管理一方面是促进施工、调试,使其有序、安全、高效推进,另一方面,也要对安全进行严格把控,防止各类意外事件发生,避免人员伤亡,造成设备及财产损失。但由于轨行区存在施工交叉干扰多、“点多、线长、面窄”的特点,易产生行车冲撞、尾追和溜逸事故,以及列车撞人和损坏设备、高空作业事故等。只有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才能降低安全隐患,提供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1现状及特点
        1)封闭式管理不易实现。虽然站台通常会安装隔离栅栏,但是在设备房、风井及电缆井等处仍有很多可以通向轨行区的孔洞,容易发生人员擅自进入轨行区情况,不利于集中控制和安全把控。
        2)通信手段低端。由于地铁轨行区没有手机信号覆盖,故进入地铁轨行区则意味着中断与外界的联系,全面进入无线电静默模式,其主要靠步行或对讲传递信息。这影响了轨行区管理人员与现场人员的沟通联系,降低了调度指挥效率。
        3)施工计划管理人工化。目前,施工计划以人工的收集、整理及冲突检测为主要手段,其交叉作业内容存在重叠,不仅加大了潜在的安全风险,而且无法准确地进行预警预控。
        4)行车组织难度大。管理手段原始落后,效率低下。尤其是行车和施工组织工作,因通信不畅,故同一行车区段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开行1列列车,行车组织效率极低。而且调度命令等指令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至现场行车作业人员,极易发生臆测行车及盲目施工等危险事件。
        5)作业密集疏散不方便。无法对人员及车辆进行准确定位,空间狭小、作业密集,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快速、有效地组织疏散。
        6)管理范围扁长化,安全巡查点状化。由于线路长、管理跨度大,故现场安全巡视和检查的强度大。安全巡视和检查通常以人工随机抽查为主,难以做到同时间、全方位、全覆盖巡查,降低了管理的时效性。
        2地铁工程轨行区组织管理策略
        2.1轨行区行车设备配置及管理
        1)根据地铁工程项目的线路长度、坡道大小、工程数量、基地设置、工期目标等实际情况,为相应的轨道工程配置足够的动力轨道车及其他轨道工程车辆等设备。
        2)地铁轨道工程用动力轨道车、车辆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必须有具备资质的机构出具的车钩探伤合格证、轮对探伤合格证及制动阀校验合格证。否则,严禁上道。
        3)每辆轨道车的保管司机要带领该车的司机、学习司机做好该车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负责处理保管司机职责范围内的维修工作,做好日常保养维修记录。
        4)检车员负责平板车的日常检查及闸瓦更换。对于无法处理的故障,检车员要及时上报值班员,再由值班员报行车调度员处理。
        5)根据地铁工程轨道车辆的常见故障,常备一定数量的配件,便于车辆故障时易损件的更换。
        6)对小平车、梯车、爬梯、移动作业平台等施工作业工具进行统一编号备案。对小平车、梯车,要施加带链条的防溜铁鞋;对爬梯、移动作业平台,要施加可靠的防倾覆装置。对以上施工作业工具,均须标注所属单位、喷涂编号和联系电话、粘贴反光标志。

以上施工作业工具使用完毕后,不允许留置区间,只允许稳固放置在车站不侵入行车限界的地方。
        7)轨行区内的道岔必须全部安装钩锁器并加锁,行车调度员指定各铺轨基地的线路管辖范围,并授权基地值班员对轨行区内道岔钩锁器进行统一管理。任何人员搬动道岔、安装道岔设备,均需经基地值班员同意,并由基地值班员指派能胜任该项工作的员工现场监督配合,施工完毕后按基地值班员要求恢复道岔原状态。
        2.2轨行区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架构与工作职责
        轨行区工程施工管理的组织包括:工程运输管理领导小组、轨行区联合调度办公室、轨行区联合调度、承包商计划/调度室。工程运输管理领导小组:由业主单位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参加。职责是:指挥、决策轨行区内的各项施工;协调总公司与外单位于工程运输管理计划会议上未能商妥的问题;审核签发《工程运输信息》。
        轨行区联合调度办公室:由业主单位牵头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职责是:负责收集、汇总各施工承包商申报的计划并编制《工程运输信息》;定时召开工程运输管理计划会议,协调、审批各施工承包商申报的工程与运输计划;管理、指导轨行区联合调度工作,协调与运营线的有关工作;制定轨行区的管理方法、安全制度及组织措施,并监督执行。
        轨行区联合调度:是工程运输管理办公室的调度执行机构,负责日常工作。职责是:组织、指挥和实施领导小组批准的《工程运输信息》,对轨行区的工程施工进行实时的调度指挥与管理;合理安排、协调、指挥各施工单位对线路、机车车辆的使用,监督有关单位执行审批的日计划;负责审批日变更计划,组织、协调日计划;负责调查、分析、处理、上报与轨行区相关的事故及违反施工计划的行为。
        承包商计划/调度室:各施工承包商在联合调度的集中统一指挥下,由各自的计划/调度室成员组织进入轨行区施工或进行相关的运输工作。职责是制定本单位的具体施工与运输周(日)计划,按时报联合调度办公室;与联合调度办公室商定所有可能采取的轨行区施工安全措施;传达、贯彻工程运输管理领导小组公布的工程运输计划,并监督本单位执行;与联合调度保持联络,服从联合调度的统一指挥。
        2.3严控关键环节
        在建设阶段,轨行区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安全管理责任尤为重大,需严格按照规定把控安全关键环节。
        1)施工计划关。计划是龙头,施工计划的安全性、严谨性及科学性是保证轨行区管理安全的前提。
        2)轨行区封闭关。轨行区隔离措施不到位或封闭性不好,非常容易发生人员擅自进入轨行区的情况,存在人车冲突等安全隐患。
        3)人员安全关。严格做到人与车在时间、空间上隔离:动车区域严禁人员进入,人工作业区域严禁组织列车进入。
        4)列车安全关。组织列车开行需严格把好进路、动车指令及动车凭证关,调度人员需采取多种手段做好确认、核对、互控等工作。
        5)供电安全关。无带电需求时,接触网一律停电;高空作业、长大工器具进入轨行区需组织停电,并在送电前认真核对送电条件。
        结语
        轨行区工程调度管理必须做到三个“兼顾”和三个“确保”:一兼顾工程进度与工程安全,二兼顾工程运输与工程施工,三兼顾关键工序施工与适当安排非关键工序;一确保整个工程安全、顺畅,二确保工程按期完成,三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在系统工程安装、车站建筑安装装修以及机电调试的过程中,轨行区各项施工作业在占用的时间和空间方面必须满足作业关系顺畅并无交叉的原则,才能确保机电安装各项工程施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线行车组织规则[S].成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2013.
        [2]袁翰宸.地铁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J].科技风,2017(22):236.
        [3]曾庆生.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预防[J].科技风,2012(3):122.
        [4]祁欣.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27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