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4期   作者:梁正宇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梁正宇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但民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建筑单位需在满足民众居住需求的同时,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切实提高房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障机制,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从而提高建设房屋的安全系数,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安全管理;房屋建筑;施工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近年来在我国增长速度较快,这给房屋建筑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房屋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其质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安全。要想保证房屋质量,在房屋建筑时就要做好安全管理。一旦在房屋建筑过程中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就会导致企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极易引起安全问题。因此,对于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一个风险系数高、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能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而且能有效地避免危险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更好地把控施工的进度。在开展施工过程中,应对现场的工作人员、设备及施工材料等进行管理,不断提升管理的水平,使施工的开展更有节奏和方向;科学地安排施工管理也是促成房屋建筑施工项目安全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现场一般比较复杂,如无法对现场中的危险因素妥善管理,就极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危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延长了施工周期,因此,科学合理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排,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了施工质量。
        2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难点
        2.1安全管理考核制度缺乏完善性
        在正确创建并落实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后,可引导安全管理工作朝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此类制度完善性不足的问题屡见不鲜,难以给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安全管理制度条款的设置较为模糊,实际工作中缺乏明确的依据。在此背景下,安全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掺杂大量主观因素,安全管理成效自然难以满足要求。第二,安全管理制度对失职人员的惩罚方式不合理,普遍将安全事故责任归于劳务公司,而原本应承担责任的管理人员因未受到惩罚而难以正视自身的工作状况,在后续房屋建筑项目施工期间依然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第三,安全管理制度的滞后性较强,难以根据实际发展环境顺时应势地做出调整,导致实际工作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应该发挥出作用的安全管理制度反而成为安全管理工作进程中的绊脚石。
        2.2人员的综合水平良莠不齐
        高素质人才是推动某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基础要素,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而言亦是如此。但安全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偏低的情况依然存在,包括:①安全技术负责人难以准确认识自身的职责,过度关注技术管理层面的内容,对安全管理工作视而不理或敷衍了事;②安全管理工作浮于表面,通常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做出大量的“面子工程”,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并未落到实处,难以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
        2.3安全管理领域的投入不足
        主要体现在人员配置和安全设备投入两方面:①人员配置不足,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存在安全管理盲目性强的问题,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创造了“可乘之机”;②安全设备的投入不足,难以根据实际安全管理需求配置足量的主流设备,而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若未得到设备的支持,实际取得的安全管理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3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
        3.1健全法律法规
        这是安全管理优化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具备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及其整个施工过程才能有更好的指导。对于法律法规的完善,首先需要完善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为整个房屋建筑行业提供标准化的依据。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房屋建筑企业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纲领性的国家政策。其次,对于各个地区来说,其经济情况和市场都是不同的。地方需要健全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为当地的房屋建筑行业提供更合适的指导依据。此外,对于建筑企业本身来说,每个建筑企业都是不同的,企业内部需要建立起适合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
        3.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适合企业自身的制度。也就是说,这个制度是具有企业特色的,可能每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都不一样。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其安全管理制度都一定要完善。只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为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责任到人。要让安全管理中的每个环节都有责任人,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被落实到位。同时,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在制度中,还应加入严格的惩罚措施,一旦因为某个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应该从重惩罚,以促进员工重视安全问题。
        3.3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
        每个企业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都会建立相关的安全设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但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会降低在安全设施上的投入,减少安全设施数量,或是降低安全设施的质量。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企业一定要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尤其对于高空作业环节,安全设施一定要做好,否则很容易出现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
        3.4加强安全检查的力度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因此,企业应加强安全检查力度。首先,在材料购买时期就要做好安全检查,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应进行及时处理。其次,在设备安装阶段也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按照标准进行安装,防止出现错误的安装方式。在工作人员操作期间依然要进行安全检查,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操作流程,一定要保证操作正确。此外,在整个施工期间,应定期对所有的设备进行检查。因为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出现老旧、损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所以,企业一定要加强安全检查力度,守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5建立应急系统
        企业除了在前期对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系统。对于企业来说,即便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安全管理措施,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意外情况,仍然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这时,应急系统就能发挥作用了。其能够立即对事故进行处理,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应急系统需要具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物资,这样才能对出现事故的人员进行及时救治。
        结束语
        房屋建筑施工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管理人员的共同配合下,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对于现阶段所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有关人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明确成因并探寻相适应的应对策略,发挥出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优势,确保施工安全,进而打造高品质的房屋建筑施工项目。
        参考文献:
        [1]辛金鹏.房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对策探究[J].现代物业,2020,19(6):82-83.
        [2]史亚君.房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6(16):150,152.
        [3]王旭国.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对策[J].智能城市,2020,6(10):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