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曌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汉市4301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施工人员和建筑工程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影响。尤其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工程规模和难度方面都有提高,为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更需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研究力度,并充分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使安全管理能够适应危险性增高的施工现场情况,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更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安全的施工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施工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使得我国各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各个城市的建筑工程体系也得到了显著拓展。但是建筑行业管理水平发展速度则稍逊于技术发展速度,导致建筑行业由于管理水平落后出现一些发展问题。本文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作为研究方向,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政策环境以及常见管理模式,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成因角度总结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责任制度方面的缺陷和落实力度差问题
在我国的建筑企业发展中,虽然在安全管理方面整体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很多企业中制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安全责任制度方面。因制度方面的不健全和不合理,使得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很多环节缺乏相应的约束管理,或者约束作用难以得到正确有效发挥,另外,缺乏配套的制度也使得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力度不强,很难进行有效的责任追踪,进而导致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按计划完全执行,造成各种不同安全问题的处理不彻底。
1.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落实不到位
混凝土、脚手架工程施工前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经现场考试,部分施工人员对脚手架工程搭设顺序、搭设技术要点掌握不足,严重影响了分项分部工程安全管理效果。
1.3缺乏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情况极为复杂,通常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对现场的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同样需要进行现场的安全监督,以便于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安全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难以进行提前的预估和防范,这就需要提高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的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的缺乏将难以避免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施工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的高空坠落事故,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就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人员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时督促施工人员进行改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还需要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情况进行监督,包括高脚架的固定情况、设备的停放情况、安全通道的畅通情况等,使施工现场处于更高水平的安全防护之中。
1.4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
工作人员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提升。但是现在很多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没有切实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只是将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纸面上,如制定安全生产方案、签订责任书等。这使得安全工作出现没有落实的情况,从而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产生。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增加建筑建设的经济效益,对于安全成本投入方面进行削减,甚至会出现认识上的错误,认为工程建设出现安全事故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只要后期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就好了。这种情况也给实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带来了阻碍,使得建筑建设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对策
2.1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甲方建设单位来说,为更好地避免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产生,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方面的完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通过在安全技术规范方面的完善制定,对施工单位进行工作要求的加强;也可通过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施工单位的行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在体系中,通过对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增加,让其能在实际施工中,对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情况和教育培训过程都能进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以实现具体制度的有效落实,并能够充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在体系的健全完善上,还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调整,并多增加研究工作,以实现体系方面的创新力度增加。
2.2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检查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大、工种较多,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不便。除加强各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要求、检查、考核外,还应当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检查力度,基于施工现场入口、施工现场区域内带云台的视频摄像头,借助神经网络算法,对施工人员工种、工作环境、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进行识别,通过报警器和语音提示方法进行安全提醒、记录,并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提示、提醒,构建现场安全管理智能化、数字化机制。
2.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需要注重及时性,这就需要对安全监督的时间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才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做到更有效的控制,减少危险因素的产生。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对安全监督作用进行加强,一是做好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监督,尤其是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排除,包括施工材料的不当堆放、警示标志的不当设置等;二是做好对施工人员操作的安全监督,包括施工时的安全防护设备穿戴情况,必须符合施工技术的安全防护要求,未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等设备人员不许进入现场,也不许在现场私自摘下安全防护设备。施工操作更需要符合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避免违规操作的问题发生;三是做好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包括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存储、施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施工环节的衔接和协调等,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2.4加大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
首先,招标单位要在签订承建合同时,就应该按照当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条例,在合同条款中明确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权责,将施工安全相关问题明确为合同义务。通过合同条款约束施工企业落实施工安全工作。其次,施工年企业也要将施工安全工作上升到企业战略发展高度,将提升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作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投入更多的发展资源在施工安全工作上。再来,要转变传统的“人防”安全管理理念,多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用“技防”的形式提高一些高危施工岗位的安全系数。积极尝试施工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工作。同时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应该重视对高素质施工安全工作人员的招聘和培养,提升企业整体施工安全工作队伍素质。最后,加大对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设备、劳动保护用品的投入。针对一些高危施工环境,应该投入更多的工时、人力和物力,优先改善施工环境,尽可能排除施工环境中的不安定因素。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国家和社会对建筑工程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增加下,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为避免安全事故,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改进中,要多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并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和内容,以及施工现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优化,以确保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具体策略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王铭旗.浅析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方法及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4354-4355.
[2]汪林平.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3162-3162.
[3]王颖.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8,(2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