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强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加之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建筑企业同样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去探索符合时代背景的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让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同时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发展,包括工程建设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工程施工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工程施工管理,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进度,促进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不断提高工程和施工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运用创新的工程和施工管理方法,从而合理提高自身的工程和施工管理能力。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创新实际上是对工程建设各领域管理工作的自主创新。工程和建筑创新管理的标准是,高层住宅管理者和建筑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概念。只有相关人员有一个创新的想法,他们才能计划和实施独立而创新的工程施工管理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的重要性
1.1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现代建筑企业面临着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建筑企业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持续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增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持续改善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优化相关的管理形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地开展。通过改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而且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正确使用电子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能更好地保障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科学管理模式的核心构成
科学管理理念是西方学者于20世纪中叶提出的,也就是在管理活动中通过科学的技术、原理与设备,有效制定决策管理的统计模型。而且把制定好的统计模型结合有关计算机技术落实在管理工作中,由此减少管理过程中不确定问题的出现频率,尽可能提升管理人员效率,助力经济效益提高。现下,市场中管理模型常见为资源配置、网络、决策理论以及对策模型等。而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是在日常建筑工程管理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型,能实现建筑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提升。
1.3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现阶段,建筑企业已经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将面对更大的挑战,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项市场资源面临着对配置进行重新优化的问题。借助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对资源进行科学化完善,又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还可以有效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实际应用
2.1建筑工程管理内容精细化
针对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依据要求建筑企业关注管理内容方面,对管理内容进一步细化并强化各方面的综合监管力量。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复杂且规模大,因此,管理创新的关键点较多,只有将管理内容细化,才能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例如安全管理,应采取分区域管理模式,针对办公区、施工区以及生活区进行分开管理,不一样的区域设置相应的门卡,指派门卫对施工人员是否穿戴完备的安装设施进行监督。同样在工程施工现场也应将安全管理有效落实,可采取信息化打卡技术,施工人员每天在指定APP上打卡,以此提升安全管理标准。
至于质量管理方面,应积采取监控设备等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2.2引进施工管理人才
施工管理人才可以对进度管理进行良好的把控,提高施工效率,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大力引进施工管理人才。首先,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施工管理人才,给优秀的管理人才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晋升渠道,更好的留住管理人才。其次,施工企业在进行管理人才招聘时,加大招聘力度,提高招聘门槛,提升管理人才的薪资福利待遇,增加岗位的吸引力,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加入企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进度管理的效果。最后,施工企业需要对所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进度管理意识,对施工材料、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进行良好的把控和监管,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3注重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近几十年,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速度迅猛,在这个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优化,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作为工程项目顺利发展的基础工作,必须与当前建设领域的总体形势相匹配,才能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要注重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引进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推进施工质量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管理者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在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阶段,结合BIM模型,可以提前控制质量问题,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消除各种施工风险,从而实现先进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优质工程项目的构建,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2.4对工程管理对象和主体结构的创新
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就是人力资源,如何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也是值得深究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专长、能力以及自身的发展意愿来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首先管理人员要创新管理模式,转变领导思维,摒弃传统的人员领导方式,科学合理的规范人员行为。此外,要建立系统、完整的人事制度体系,给企业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和选择自由,但出于公平的角度,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还要注重人员培训,提升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减少资源流失,加强人才储备,优化企业的主体结构。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
首先,基于企业品牌的打造进行创新。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需要从企业的综合竞争水平提升上面着手,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品牌打造的方面。通过培养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实现企业管理的更有效优化,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此外,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分析施工要求,充分把握施工特点,使创新的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适应基本的施工要求。其次,确保创新管理模式能够与企业生产力相一致。科技发展速度加快,机械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含量会增加。因此,在创新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员工可以有效地优化企业的生产力,保障管理机制可以覆盖先进的建设设施设备,在劳动工具和劳动人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协调,促进建设项目生产水平的显著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就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所以,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市场与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佴粉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问题及创新性分析[J].居舍,2020(28):137-138.
[2]孟庆保.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0):185-186.
[3]王玉伟,陈国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散装水泥,2020(0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