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松
山东润鲁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1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也有了进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考虑到混凝土本身具备良好的抗渗性、耐盐性以及耐弱酸腐蚀性,可以适用于作为建筑工程的材料。但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能,还需要通过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予以实现。因此,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研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在我国,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的研究普遍停留于理论阶段,缺乏结合实例分析的专业研究。考虑到混凝土加固施工作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进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研究,致力于提高混凝土基底承载力,为得到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在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坚固、实用、美观。在其中排第一位的就是坚固,可见结构稳固对于建筑使用的重要性。结构对于房屋就好比骨骼之于人体,结构的坚固是建筑正常运行使用的前提。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采用结构加固技术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非常重要。然而现阶段在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优化空间,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如何改进与优化结构加固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课题。
1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意义
房屋建筑当中存在一些技术应用不合理、维修水平较差的低质量工程,在居住过程中会存在安全问题。为了解决房屋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威胁,就需要加固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保证建筑的稳定性。房屋建筑在居住过程中需要面对灾害的影响,无论是地震、风灾、火灾都是不可预知的,一旦发生都会对房屋建筑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房屋建筑需要加强防护,以便能够应对自然界的威胁。做好对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可以提升房屋建筑对自然危害的抵御能力,减少灾害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建筑的可能存在混凝土结构设计针对性不足的情况,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进行标准化的控制,或者由于房屋建筑施工理念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并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不足,导致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容易被腐蚀、破坏,导致建筑的耐久性难以持续保持。这种情况下也会影响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质量,会导致房屋建筑的寿命缩短,还会威胁居住者的生命安全,对经济也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应该充分了解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状况,并做好加固工作,解决房屋建筑存在的质量问题,改善建筑的结构稳定性,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2.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加固技术
所谓预应力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构件的预制生产过程中,在构件还没有进入现场施工之前预先施加一部分应力,改变混凝土构件内部的应力分布,可极大地提升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性能,如一般的混凝土构件高跨比在1∶12~1∶8之间,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高跨比可达到1∶20。预应力混凝土加固技术的施工工艺相对比较复杂,一般是在预制过程中通过钢拉杆或者型钢撑杆来施加外部预应力实现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加固技术而言,需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计算出需施加的预应力要求,然后再实施加固工作。总的来说,预应力混凝土加固技术可极大地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应力分布状况,提升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性能,在混凝土构件出现局部开裂及应力状态不佳等问题的情况下非常有效。
2.2加深基础加固
这种加固方法比较适合地基浅层中有能作为持力层的土层进行加工,而且一般使用在地下水位比较低的位置。
加固过程中可以在原来地基的基础上展开加固工作,能够较好地在持力层保证基础的支撑,能够符合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如果低下水位过高,就需要通过钻孔排出地下水,一般使用小型钻机,以及使用水和你将来对钻头进行扩孔,如果是对饱和软土层钻孔,一般会使用岩心钻对流沙层表面进行磨动,让孔壁的表面形成泥皮,从而达到保护钻孔的作用。如果表土层比较松散,就需要选择套管护孔。使用灌浆成孔时,还需要二次清理埋设的钢管,使用底部注浆法进行地基的加固。
2.3采用CFRP加固混凝土
在得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后,本文采用CFRP加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选取的CFRP碳纤维增强基纤维的粒径为15目,掺入水泥质量为15%的硫酸盐环境下,以15目碳纤维增强基纤维素为CFRP掺入水泥以及Ⅱ级的粉煤灰并搅拌均匀。以2000g水泥与160g碳纤维增强基纤维为定量;聚合物质量比与乳液质量为变量,将聚合物配比成的均匀溶液加入水泥混合物中,进行二次搅拌,直至无颗粒状物存在。根据CFRP碳纤维增强基纤维水泥复合材料浆料的稠度,均匀搅拌后等至浆料完全分层振捣注入规格匹配的模具中。在搅拌过程中,可以根据浆料的黏稠度加入适量的水,将浆料搅拌为稠粥状,完成采用CFRP对混凝土的加固。
2.4完成混凝土加固施工
采用CFRP加固混凝土的基础上,利用加固后的混凝土开始施工,在建筑工程受压裂缝处,可以通过混凝土灌入黏结剂加固处理受压裂缝部分。混凝土加固施工的具体流程为:采用在受压裂缝处灌入黏结剂补修的方式,针对裂缝处宽度大小不超过2.5mm的裂缝称为细小裂缝。在使用黏结剂补修时,将盛放包装物的容器打开,迅速分散介质,待反应完成后,采用直接灌入或钻孔灌入的方式,填充到细小的裂缝当中,通过在裂缝中产生的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的分子聚合物,从而完成对细小裂缝的加固处理。根据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需求,涂刷底层树脂前,需先配置混凝土浇筑溜筒胶粘剂,配置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比例进行准确计量、分份配置、搅拌均匀。配好的胶要在固化前用完(2h以内)。混凝土加固施工时,用专用灌胶设备将配置好的灌注胶黏剂从下向上灌注,当相邻的排气孔出胶后,将正灌注的灌胶嘴密封,把出胶的排气孔作为灌胶嘴继续注胶,一次进行直至灌完。灌胶结束后要及时检查灌胶效果,若发现有漏灌的情况,及时打孔补灌。混凝土加固施工完成之后,根据结构胶说明书养护30min,固化期内不得在粘贴好的构件上走动、堆放重物或其他作业,严禁扰动粘钢构件,低于常温时,固化时间随温度降低而延长。针对建筑工程中墙、柱节点部分混凝土加固施工需延伸至墙上,确保角钢内碳纤维布弯折锚固;混凝土加固施工锚栓采用M12模扩底锚栓,锚板采用100mm×5mm钢板压条;梁锚固端锚栓为M16模扩底、粘贴的钢板压条t=20。铺设完碳纤维布后需要对每一处的碳纤维进行粘贴密实度的检查,防止空鼓和开裂现象。以此,完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
结语
通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研究,能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解决传统混凝土加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文设计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指导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优化,进而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建筑。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大本文设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的应用力度。
参考文献
[1]张东明.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0–11.
[2]相曾科.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41–42.
[3]罗锐.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30):48–49.
[4]林木松.试析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河南建材,2018(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