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4期   作者:常立美
[导读] 为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协助施工方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润及确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常立美
        身份证:32108619801229****
        摘要:为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协助施工方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润及确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满足广大业主多样化需求,就赢加大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力度。文章阐述和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包括建设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设计三个方面;其次列举当下可供选用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包括建立建午安管理体系、全程式管理及精细化管理方法等,以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成效为目标,探究几点可行的对策方法,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策探究
引言
        和人们经济收入水平提升相伴随的是其对房建工程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故而有必要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而其在缓解人多地少、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众所周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施工方应确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从多个方面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进而建设中精品建筑产品。
1、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1.1建材与设备因素
        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这工程施工效率、效果,但是当下部分施工方不重视材料的管理,例如在工程现场随意堆放材料,没有实施防水、防火等防护措施等,会增加材料发霉、变质等情况的发生率,弱其用于建筑工程建设活动中,不仅还会影响建筑施工质量。使用机械设备前,没有指派专人检查设备状态,工人也违反规定操作使用设备,设备养护不及时、不到位等,不仅会短缩其使用年限,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使施工方承受具体的经济损失。
1.2施工设计
        工程设计是建筑项目建设的基础,其和建筑建设质量安全之间紧密的相关性。近些年中,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当工程设计门槛降低,专业设计人员短缺,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很难满足建筑工程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1]。部分施工方想通过短缩工期的形式去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工程设计前没有指派专人前往工程场区实地勘察,基本上按照既往经验施工,导致设计内容和现场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出入,建筑施工中难免滋生出质量问题。
1.3组织管理及结构不合理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没有细化管理机构的职权范畴,以致内部人员思想上不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管理行为重复等情况,不仅不利于提升施工质量,还可能会浪费大量人力资源;二是机构内部门之间没有构建沟通平台,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顺畅,信息共享率长期未见提升,很难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发挥辅助作用。
2、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方法
2.1完善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体系,这是工程施工施工质量管理各项措施落实的重要基础,在其协助下方能确保后期管理过程的顺畅性、协调性,规避部分管理人员职责交叉的问题,并且还能引导全体施工人员逐渐确立质量管理意识。企业要尽早创建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建筑工人施压,对他们的施工行为能形成一定管控、规范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完善工程建设质量,配合建筑质量管理工作实施过程[2]。建议将现场工人行为管理和实物质量过程有机整合,创建出协同型的监督运行机制,进而更好的控制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各种因素,创造出良好施工气氛,确保施工活动安全、高质量推进。质量抽检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常用方法措施之一,抽检活动中要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要求审查方案,给予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等设计情况较高重视,客观测评施工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尽早弥补,借此方式确保施工方案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将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要重视对建设材料质量的管控,建议将砼、钢筋等设定为重要的检测对象,如果检测发现其强度、尺寸等不达标,则要严禁将其运送至工程现场,及时和材料供货商联系,及时退回。


        其次,应重注激发工程质量管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行绩效考评、奖惩机制级责任个人制等,提倡他们积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工程质量管理理念、方法等,有针对性的创新工作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质量管理工作质效。当然,具体工作实践中,也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他们分工明确、合作密切,当施工质量管理阶段出现问题,确保相关责任的课追溯性,对责任人作出一定经济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最后,质量管理部门应有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的意识,善于回顾、反思,有针对性的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内容能更好的满足高层建筑的现实质量要求。
2.2全过程管理
        该种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给予建筑施工各阶段质量较高重视,均严格管理控制,消除质量影响因素。
        首先,在施工前,加强施工团队质量的控制,对工人施工能力、态度及经验等进行考察,选拔出合适人员,并结合他们的专长、生理及心理特点等合理配置岗位工作,真正实现人尽其用;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化施工计划,科学调配设备资源,使用前认真做好调试,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工作等。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将工序质量控制设定为核心,完善工序的管理控制方法,认真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及时建设质控点,参照建筑工程特征,探寻到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完善的质量体系及检查制度的协助下,认真落实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特别是要针对重要位置或薄弱环节,要预测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编制预防方案,便于实现预控制;鉴于不同工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的实际情况,故而要督导技术人员认真落实工序交接工作[3]。加大对工程现场的检查力度,及时纠正工人的违章操作、不按照设计于施工规范或质量标准要求的施工行为;不同工序的交接及隐蔽工程一均要历经严格的检查检测过程后方可继续;重要部位或技术薄弱工序,要不定期进行预检与负荷;针对建筑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成品,要及时采用合理有效措施进行维护等;施工阶段形成的质量问题要就地解除,问题严重时要即可停工,规范的执行核查处置程序,借此方式使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更大保障。
        最后,做好时候验收工作,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尽量要全面、详细,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一是分部和分项工程验收;二是单位工程或者整个工程的验收。前者主要是参照有关文件、标准规范等进行检查验收,及时解除质量问题,特殊情况下责令返工,返工后再行验收。后者验收工作执行阶段要认真审查质量检验报告与技术性文件,如果存在漏、缺项情况,需要再次进行检查、梳理,二次核查这些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弱确定成品质量不符合规范标准时,要求施工方进行返工。
2.3精细化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是当下管理建筑施工质量的常用方法之一,该种方法在应用阶段就是
紧扣提升项目施工质量目标,全面解读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针对的完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比如,实现对施工技术、工艺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参照建筑工程现状,编制出可靠、科学的实施性技术方案及详尽的工艺说明[4]。技术方案与工艺在得到建立工程师批准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如果发生变更时,一定要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并再次提交方案,获得审批,严禁出现不依照经审批方案与工艺进行操作的情况。
3、结束语
        在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减少,这是建筑工程建设纵向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是项目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的重要基础,故而实践中,质量管理部门应落实自身职责,不断创新质量管理、控制方案,最大限度的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毛凯祥.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21(01):138-139.
[2]张同喜.研究如何做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居舍,2020(35):159-160+162.
[3]牛犇.超高层建筑铝模板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131-132.
[4]马明洪,梁翃瑞,黄亮.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砖瓦,2020(12):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