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分析 王轶群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轶群
[导读] 摘要:现阶段人们对于住宅建筑设计的要求不断提升,不断要具有较强的舒适性,同时也要符合节能环保以及个性化方面的需要,进行高质量、多功能的住宅建筑设计已经成为现阶段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身份证号码:33010519850114xxxx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现阶段人们对于住宅建筑设计的要求不断提升,不断要具有较强的舒适性,同时也要符合节能环保以及个性化方面的需要,进行高质量、多功能的住宅建筑设计已经成为现阶段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但是随着对住宅建筑要求的不断增加,很多住宅建筑设计问题也随之产生,成为了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如何通过不断优化住宅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已成为现今最为关注的话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转变旧有设计理念,采取现代化设计方式有效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住宅建筑的设计质量,不断推动住宅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激烈,将绿色建筑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趋势的需求。绿色环保节能发展理念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概念,而是通过具体的设计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实现人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共存和良性循环发展。
        1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1遵照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住宅建筑最终是要供人们来使用的,所以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照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为了保证人们的身心安全、满足人们活动的基本需要,主要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来加强设计。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时一定要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所具有的生理特性来进行,设计出满足不同人际活动功能需求以及美好形式的建筑。
        1.2自然环境保护原则
        建筑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建筑资源浪费,从而导致环境污染,这是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初衷相违背的。因此,建筑设计的制定,需要从自然环境保护角度进行,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已经造成的损害,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在有效改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节能施工设备,将资源浪费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1.3综合性考虑原则
        其是指进行建筑设计时,对建筑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研究,比如区域、环境、地势、升值空间等因素均要有较全面的深入研究。通过考察研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将可再生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建立一整套绿色资源循环使用系统。比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雨水、日照等自然资源,实现真正的绿色环保生态系统。
        2住宅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2.1建筑布局不够合理
        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时对于采光、通风等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于相对寒冷的区域来说采光和通风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住者生活的舒适性。现阶段很多住宅建筑设计时楼盘间距相对较窄,并且很多楼盘大多采取直线排列的方式,从而造成很多低层住户很难获得较好的采光效果,若是楼盘采取垂直横列式又会影响到通风效果,长时间容易产生大量病毒和细菌,从而影响到住宅的服务质量。
        2.2环境破坏及污染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建筑设计者的设计方案不合理,造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无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和污染。有的建筑物施工需要进行开山或者填湖,这些都对建筑物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3建筑使用能耗相对较高
        对于住宅建筑来说,给排水、消防、供配电以及供暖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这些系统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管线布局不够合理或者选型不合适非常容易造成建筑使用过程中能耗较高。

例如高层建筑给水时采取的是高压水泵直接输送就会造成水泵能耗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维护成本;供配电线路设置时若是接线较多较乱,不但会引发大量的电能浪费,同时也会对建筑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3住宅建筑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建筑企业深化绿色建筑理念
        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身企业长远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到建筑行业存在的创新冲击,认识到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将绿色建筑理念与建筑设计相融合。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和控制建筑施工工程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带来有力的依据和指导。同时深化绿色建筑理念,除了将其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还可通过建筑企业内部宣传、引导、培训等方式培养企业员工的绿色建筑理念。这样更加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关于绿色建筑理念的运用和实施。
        3.2建筑布局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应考虑两个方面:建筑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从宏观角度分析和考虑住宅建筑布局以提高可用性的微气候特征。这是一种微视角,用于在使用住宅建筑来改善建筑的自然照明和空气流通时避免热岛。房屋的合法设计不仅取决于房屋的质量,而且直接取决于小岛屿的整体环境。为此,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研究和了解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变化、水电功能、太阳辐射、风过渡等基本要素,以确保建筑密度、高波密度和住宅内外空间条件的合理规划,营造舒适舒适的居住环境。此外,设计者在其设计中应考虑到其住房的视力和社会需求,在小区域建立自然景观,并将其融入休闲空间,以放松公共空间,缓解内部压力,并与自然密切接触。
        3.3增强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近些年住宅建筑设计水平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空间分区方面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划分,对于每个空间的利用率也有所增强,从而大大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果以及质量。对于现代住宅建筑来说,要按照动静分区、公私分区的标准进行设计。对于现代住宅来说,可以按照安静区、活动区来划定相应空间,例如卧室属于安静区,餐厅、厨房、起居室等属于活动区。在住宅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空间分成公共区、私密区,例如餐厅、厨房、起居室等属于公共区,卧室、工作室以及卫生间等属于私密区。若是住宅建筑具有充足的面积,要尽可能优先考虑设置专用餐厅,或者可在起居空间设置用餐空间,也可以在厨房内部设置餐室厨房。除此之外,要尽可能确保房间设计的规整性,要在住宅的厅内部最大程度减少卧室门的数量。对于外廊式住宅来说要尽量防止外廊接近其他房间的视线影响。要尽量增加开窗面积,以便提升通风的效果。
        3.4加强对各类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任何绿色建筑施工环节都需要在严格的把控和充足的准备下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所有待用材料,这就涉及到取材的问题。施工前根据施工计划整理施工材料,对所需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尽量选用效果最佳的环保材料。比如住宅地面建筑环节,首先需要保证沙石和水泥的质量,在质量过关的前提下筛选实惠和环保的混凝土材料,以此来实现预期的节能目标。还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最大程度上降低能耗,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结束语
        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照便利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原则来进行,要充分考虑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对于建筑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不断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环保效果,有效推动住宅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利鹏.生态环保理念在住宅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38-39+33.
        [2]侯鑫亮.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2):34-35.
        [3]武红艳.住宅建筑设计中融入低碳设计理念的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44.
        [4]任哲楠,金磊,潘云莆.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63.
        [5]杜文茹.关于优化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探讨[J].地产,2019(1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