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4期   作者:王鹏飞
[导读]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住房要求持续提升。
        王鹏飞
        双河鸿盛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新疆双河市  833408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住房要求持续提升。在建筑中,后浇带技术属于重要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对建筑质量影响非常大。在建筑施工中,必须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相比于沉降缝、永久缝来说,后浇带被广泛应用到建筑中,因此施工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能够维护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避免由于收缩不均匀、温度等因素,产生不良裂缝。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标准,在墙、梁、底顶板位置,预留临时施工缝,将整个结构划分为多个小部分,利用建筑构件内部收缩,一段时间以后,对工程预留施工缝混凝土进行浇振,同时将若干小部分连接为整体。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方式,能够对施工中的沉降差异、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进行处理,同时考虑到混凝土温度应变问题。
        关键词:房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工程数量明显变多,在房建施工中,有效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助于确保房建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结构失稳的情况。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当充分结合工程结构特征,对后浇带进行合理设置,确保能提高房建施工质量,并能提高工程使用年限。
1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在建筑施工中,通过应用后浇带技术,可以处理永久变形缝、沉降问题,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在建筑施工中,当高层与低层存在沉降问题,此时需要应用后浇带技术处理。当受到温度影响后,混凝土极易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和控制处理。针对混凝土收缩干裂问题,后浇带技术可以起到显著预防作用,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需要采用钢管,支撑处理梁体,同时固定梁体后浇带留搓位置钢丝网。按照钢丝网铺设情况,合理支撑胶合板。在建设期间,使用后浇带技术只能对小部分进行补充,在实际进行后浇带施工时,会导致钢筋断裂。当涉及部分之间存在较大跨度,需要在混凝土补充之前,焊接好断裂的钢筋。在应用后浇带技术时,需要将结构间宽度设置在 850 mm。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建筑中,必须高度重视后浇带技术的应用,以此提升后浇带施工水平,按照建筑不同要求,严格把控建筑细节,保证质量。
2工程概况
        某校办公楼工程占地面积17620m2,共7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6层,建筑高度为22.4 m。建筑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南北墙设置了2条东 - 西走向的后浇带。后浇带把楼板结构分为3段,中段为40m×50m,在此段内为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相结合的楼板结构,南北段为18m×60m,这2段为无粘结预应力结构。
3 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浇带技术要点
3.1 后浇带设置
        在前期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提前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并对后浇带的尺寸进行精确标注,为下一步的后浇带施工提供参考。在设计方案中,除了对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施工宽度、间隔距离等进行明确说明外,像浇筑时间、所用材料及浇筑等方式,这些因素也都会对后浇带的使用质量产生影响,需在设计阶段提前进行说明或做好备注。位于建筑基础底板上的后浇带,考虑到可能会出现渗水、积水的问题。在留置后浇带时,还须提前设置集水坑。
3.2 安装模板
        明确后浇带的具体参数和相关要求后,现场施工人员在需留置后浇带的位置,提前架设模板,作用是防止主体结构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坍落等情况。安装模板时,底模、侧模要同时安装,然后将模板固定。

若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用量较多,为提高模板的承压能力,还可考虑增加钢丝网,并使用方木进行支撑、固定,有利于增强后浇带的成型效果。除此之外,后浇带支设模板与建筑其他部位的模板工程要求类似,如均需检查模板本身是否有孔洞、裂缝等问题,还要安装模板后检查拼接部位有无明显的缝隙等。在绿色施工背景下,会将模板反复使用。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模板不可避免会出现磨损严重、边角变形等问题。安装模板时也要注意检查,如存在表面粗糙、边角弯曲的情况,不得使用。
3.3 后浇带成型
        在模板安装结束且经过检查不存在问题后,将制备好的混凝土按照顺序完成浇筑,浇筑时要防止混凝土喷溅到模板另一侧。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在浇筑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周期不得低于28d。拆除模板前,应检测房屋建筑混凝土构件的各项参数(如强度等)是否满足施工标准,然后再确定是否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时,先将侧模拆掉,再拆除底模。拆除时避免用力拖拽,以防止模板上粘连一部分混凝土,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缺裂的情况。模板拆除后,观察后浇带成型效果,以两侧混凝土断面整齐,无蜂窝麻面,无局部掉落为佳。如发现局部存在缺裂、麻面,则需使用泥浆涂抹,保证表面光滑。
3.4 后浇带清理
         由于后浇带和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浇筑时间不一致,为保证新旧混凝土能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必须要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断面进行简单的清理。浮灰、泥渣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如有凹凸不平现象也要进行整平处理。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刷、清洗,待积水排出且湿润后开始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另外,如观察到后浇带钢筋有锈蚀问题,应提前使用钢丝刷进行除锈。清理结束后,进行后浇带底模的安装,防止出现漏浆等问题。
3.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浇筑环节是整个后浇带施工流程中的核心要点,也是现场施工人员需进行技术控制的关键。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密切监测沉降情况,在养护28d 结束后,汇总观测数据,保证沉降量至少达到50% 后,才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否则需继续延长养护时间。安排技术人员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止水条等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符合后浇带施工标准后,重新制作新的混凝土。后浇带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高于原混凝土一个等级,且掺加适量的 UEA 膨胀剂,制作成无收缩混凝土。根据后浇带的设计参数,如厚度不超过500mm,则一次性浇筑完成 ;如厚度大于500mm,则分层浇筑。在浇筑时,当后浇带混凝土厚度达到200mm 后,开始插入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后浇带浇筑完成后,也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且必须等到后浇带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底模。
3.6 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新旧混凝土相接部位易出现裂缝,进而影响到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水性。为让后浇带与房屋建筑的主体混凝土结构融为一体,后期的养护工作也不可忽视。每完成一条后浇带施工,要立即开展养护作业,避免后浇带混凝土因为收缩而不能与原混凝土牢固结合。在气温较低时,应注意在后浇带的上方覆盖薄膜和草垫,防止低温导致混凝土内部水分结成冰晶,导致混凝土冻胀开裂 ;在气温较高时,要进行洒水养护,防止水分短时间内流失严重而出现干裂。后浇带养护时间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时间一致,且不得低于28d。在后浇带上等距离选取若干位置,检测其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模板和支架撤走。对于底板后浇带,养护作业时还要注意做好防水,在后浇带两侧砌筑100 mm 厚挡水台,并在顶部增加盖板,盖板与后浇带混凝土之间用方木支撑,避免人为踩踏。
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功能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建筑施工的常见问题,如何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成为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助于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能处理裙房基础规划和构造,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庆胜,侯绪冉,左梦坡,等.减少后浇带渗漏隐患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12):91-92.
[2] 肖方广. 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 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8+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