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
深圳市光明新区辰智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7
摘要:小型水库是保障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促进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但在水库的运行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小型水库存在的普遍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整治措施,完善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从而提高水库运行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型水库;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引 言
如今经济发展已经和水资源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水资源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农业和工业,还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水资源既可造福于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生存,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尤其强调合理利用、有序开发,以达到蓄洪滞洪、兴利除害的目的。水库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利除害的目的,但水库建成之后就必须对它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使它充分发挥效益并减少和避免水库本身存在的弊端。
一、小型水库安全运行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小型水库安全运行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整改,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2018年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强调,要把小型水库安全运行作为关键要害,落实水库行政、技术和巡查“三个责任人”,落实水库预测预报、调度运用、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对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2019年水利部安排部署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时强调,水库安全度汛形势依然严峻,必须要“针对去年找问题、针对问题找措施、针对措施讲问责”。2020年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会议指出,今后将重点关注“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从“有实”到“有能”的转变。
1.1 “十四五”时期解决防汛薄弱环节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加强隐患排查预警和整治。“十四五”时期必须要解决防汛中的薄弱环节,确保现有水库安然无恙。2020年我国部分流域遭遇大洪水之后,许多水库尤其是小型水库受到了较大影响,解决其中的防汛薄弱环节成为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现有病险水库202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除险加固,新出现的病险水库要及时除险加固。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后5年各级政府共需投资近1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已明确予以一定补助,各级地方财政也应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渠道,以此次大面积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契机;同时还要健全市场化机制,带动地方资金和民间投资,扩大有效投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仅是解决防汛中薄弱环节的关键,而且是利当前、惠长远的投资,在未来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1.2 贯彻“两新一重”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两新一重”,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具有“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重大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与水利工作密切相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生态宜居、生活富足、产业兴旺也离不开水利保障与支撑。小型水库在蓄洪滞洪、河湖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山洪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要求小型水库尽快补齐补强短板,切实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二、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落实难
目前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主要依据《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小型水库管理责任、工程设施、管理措施、应急管理、监督检查都有明确规定,但缺乏约束性指导,部分工程仍然存在运行管理内容不全面,管理不到位和不规范等问题。此外,管护经费难以足额落实,大部分小型水库主要承担的公益性任务,经营性收入少,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成为小型水库管护经费的主要来源,但部分地区财政困难,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资金有限,管护资金不能足额到位,水库无法实现正常的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严重制约水库的安全运行管理。
2.2 基础设施配置和维护不到位
我国大多数水库都修建于20世纪,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工程设计标准低,多为群众投工投劳建设,建设方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导致工程质量不高,且基础设施配置低,经过了几十年的运行使用,这些水库基础设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或损坏,严重威胁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制约着水库效益的发挥。
通过水库除险加固处理,多数水库的安全隐患得到了改善,但水库安全隐患并不能全部排除。加上水库维修养护经费缺乏,不能兼顾水库所有隐患的排除,只能先处理重大隐患,导致一些小隐患日积月累变成了大隐患。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水库基础设施在出现问题后得不到及时维护,只能带病运行,达到《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定的水库大坝鉴定年限后无法进行大坝安全鉴定。导致管理人员和管理单位不能及时了解大坝的运行情况,给水库的运行管理造成诸多麻烦。
2.3 大坝安全隐患仍存在
目前大部分小型水库未定期进行安全鉴定,有的甚至超过规定时限5a以上,已构成威胁工程安全的重大隐患。同时由于地方财政吃紧,定期安全鉴定费用、应急预案和调度规程的编制费用不能如实落实,部分对有防洪要求的水库-防汛道路、防汛物资、备用电源、消防设施的残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且很多定期安全鉴定以纯设计复核为主,未做必要的检测,仅凭现场检查和纯设计复核对大坝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不能真正有效反应大坝现行安全状况。
特别是部分小型水库其安全隐患问题严重,如坝体不均匀沉降、塌陷、混凝土碳化、裂缝、渗漏、闸墩开裂、锈蚀闸门等病害的存在无法用目测进行描述分析。此外,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时,只对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等进行除险加固,没有对水库进行清淤,大坝上游流域长时间的水土流失造成水库淤积严重、功能丧失、效益衰减,目前各水库究竟有多少有效库容尚不明确,不利于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及其防汛抗旱效益的发挥。
2.4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成正比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库周边的发展速度过快,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水库的运行管理更加困难。部分地区的水库属于山谷水库,是用拦河坝截断河谷,拦截河川径流,抬高水位形成。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水库上游都种植了经济林木,因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够且种植技术落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产生水土流失等问题,上游水土流失直接影响水库的库容和水质。如后期的运行维护不及时,长此以往,水库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不仅威胁水库安全和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最终导致水库工程报废。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3.1 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加强日常运行管护
针对安全隐患和管理硬件不足的问题,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日常运行管护。既要排查除险加固的前期工作、建设管理、工程质量,也要排查运行管理特别是蓄水管理。运行管理重点检查非汛期水库安全运行责任制是否落实,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制度执行是否到位,蓄水管理是否严格规范,水库良性运行机制是否建立。排查工作具体到每个关键环节、每个重点部位、每个管理岗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及时消除隐患。经过除险加固的水库,在相关硬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要想保证水库作用的发挥,还需要注重日常管理与维护。因此,水管单位需要在水库洪水、实际观测的基础上,针对水库中现存的质量问题或者是潜在的安全因素,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每年的水库维修养护,将问题消除在源头。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巡查制度,按照巡查频次、流程加强对库区的巡查,保证能及时发现问题,使水库时刻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进而使得水库运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并实现最大化。
3.2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位
水库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工程管理、大坝观测以及生产经营等,不同的内容虽相互独立,但实质上存在一定的联系,需要水管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同时需要明确各部门、各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并落实到位,使管理工作有理有据,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完善水库管理运行机制,促使水库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3.3 完善基础设施配置,确保设施维护到位
水库工程基础设施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闸门、启闭机室等工程性设施和交通、通讯、管理人员生活区域等非工程性措施。水库管理单位要积极争取维修养护资金,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和保证水库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到位,建议水库管理单位每年聘请专业人员对水库工程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在水库基础设施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发生险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4积极探索小型水库管理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阶段的水库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水库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必须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出适合发展需求的小型水库管理模式。
(1)吸引市场主体的投资活动,促进更多经营主体承担起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职责,同时也享受小型水库所带来的经营效益。对于一些具备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小型水库,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或者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进行开发经营,由经营主体承担起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职责,地方水利部门负责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这种方式有利于解决管理人员经费和水库日常维护费用不足等问题。
(2)各级政府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提升自身责任意识,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对小型水库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完善,加强小型水库的维修养护。积极争取岗位,将水库管理人员纳入在职在编人员,由用人单位统一招考具备水库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水库,提高小型水库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3.5 加大投入,引进人才
政府应对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引起重视,适当加大对水库管理资金的投入,要对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以及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给予资金保障。水库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加大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为水库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应对水库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逐步提高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及业务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
3.6 科学发展小型水库生态养鱼
小型水库主要承担防汛抗旱、农田灌概、农村人畜饮水、改善生态环境等公益性任务,经营性收入少,导致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经费不足,工程效益不能正常发挥。因此充分利用小型水库地理位置和水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健康发展小型水库生态养鱼,不仅可以增加小型水库经济收入、补充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的不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小型水库脱贫攻坚的堡垒作用,还可起到净化水质、在水库内部形成良好的生态链系统,改善水生态环境的作用。
结束语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做好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多为历史遗留问题,工程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主要和亟须解决的。政府及管理部门要重视,并采取长期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浅析黑龙江省水库运行管理现状[J]. 王聪,许鹏.??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0(03)
[2]水库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郭正方.??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4)
[3]水库运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陈建富.??江西农业.?2019(20)
[4]浅谈当前中国水库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吴钢,刘磊,李皓.??水利建设与管理.?2017(11)
[5]水库运行管理及调度的有效方法[J]. 肖英.??低碳世界.?2016(35)
[6]水库运行的管理瓶颈及对策[J]. 张浩.??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5)
[7]水库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李大江.??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