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
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 黑龙江穆棱 157515
摘要:林业中的幼林抚育是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幼树生长和加速幼林郁闭而在幼林时期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林木的幼苗在刚刚栽植时,特别是在之后的前几年中,常常会出现树体矮小、根系入土浅、生长缓慢等现象,而且幼苗还容易遭到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侵害,使得其成活和生长均不够稳定。因此,要对林木及时采取相应的抚育措施,不断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营造适合有利于林木生存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造林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幼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幼苗抚育管理的各项应对措施。
关键词:林业;幼林;抚育管理
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也凸显了环境对于各项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植物从育苗到后期养护的工作,对维护环境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幼苗的抚育管理是重中之重。
1幼林抚育的重要性
幼苗期是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塑型期,对其以后的生长发育都有着重要影响。林木在幼苗期十分脆弱,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天气的影响和遭到病虫害的侵袭。做好林木幼苗抚育工作,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以及以后的保存率,因此,幼林抚育工作对苗木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在苗木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着手解决好苗木的幼苗抚育问题。
2幼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在处于各项产业都较快发展的时期,在注重经济、军事发展的同时,环境的发展也被渐渐提上了日程。在我国现阶段,森林中的幼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1%,为了尽快提高森林的成林面积,使林木幼苗成长为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大树,国家和政府及林业部门都要更加重视幼林的抚育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幼林所占森林总面积比率较大,政府各部门在进行幼苗抚育管理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体来说主要分为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幼林的抚育难度高、生长过密、营养供给不足、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和资金缺乏都是造成林业幼林抚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干扰因素。
3应对措施
在幼林抚育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当地抚育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再对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3.1政策方面的完善
在我国现有的管理林木的措施政策中,幼林抚育以及间伐均实行单独列支的形式,并没有将其归属到统一的计划列表中。所以,政府在实施相应的对策措施时,要与相关林业部门进行沟通,尽可能做到根据幼林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精确的应对措施,相关部门可以汇总处理方案,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3.2充分重视幼林抚育工作
各地区的林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中幼林抚育工作对于林地质量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抚育工作是整个森林顺利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于中幼林抚育工作的改善,从而提高森林整体的稳定性,达到改善整个森林生态环境的目标。
3.3增加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幼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比率高,林业幼林抚育工作的任务量相对较重。进行幼林抚育工作,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只有在保证资金完善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够使幼林尽快生长发育。但就苗木本身的经济效益而言,其经济效益较为缓慢,不足以维持幼林抚育工作,希望国家政府多出台一些政策,给予幼林抚育管理以资金和政策上的帮助,专款专用,真正服务于中幼林抚育工作。
4林业幼龄林抚育现状与抚育管理
??????? 幼龄林抚育工作是整个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这项工作在我国的重要性还不够,因此,由于密度分布和修剪不合理,不科学和不充分的排水以及不科学肥料的使用会导致幼龄林质量下降,从而阻碍了后续管理任务的有效实施。此外,国家用于抚育工作项目的资金相对稀缺。在重新造林的过程中,应提高幼龄林的面积,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相应的管理系统,因此整体的生长质量受到外部因素的极大影响。如果除草不足,树木必须与土壤中的养分竞争,并最终营养不良;树枝修剪不正确,这会降低树木生长的质量。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进而阻碍林业幼龄林的发展。
4.1透光抚育
???????? 通常在幼龄林中进行,根据规定的保留株数,间密留疏,优胜劣汰,对林分结构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根据林分特征与当地实际情况,可采用全面抚育、带状抚育、团状抚育等方式,在幼林郁闭后,树种受到灌木、杂草压制时进行透光抚育,通常首次抚育的树龄在5~6年之间。对于天然林来说,抚育采伐后每公顷应保留2400~3600株幼苗幼树,郁闭度不低于0.6;对于风雪危害严重的地段,首次透光抚育郁闭度不得低于0.2;对于人工林来说,伐除总株数的15%~50%后,保留0.6~0.7郁闭度;对于杨树林来说,应根据培育的材种进行确定,在抚育采伐之后,树冠之间禁止相互接触。根据次要树种萌芽情况确定透光抚育时期,通常以3~5年为宜。??? ?
4.2生长抚育
???????? 当幼林经过透光抚育,进入到壮龄林阶段后,为了缓解树种个体之间的矛盾,对林分密度进行灵活的调整,为林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木材质量得以提升,缩短成材期限,实现增产、优质的目标。根据林分结构与实际情况,采用综合疏伐、机械疏伐等方式,将低价值、低质量的树种去除;起始期通常在进入中龄林之后第2~3年;对于湿地松、马尾松等,以7~8年为宜;对于杨树等速成树木,以5~6年为宜。
5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
国家为了提高幼林抚育工作质量,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对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进行规范,鼓励公众参与到幼林抚育活动中,这样做不但可促进幼林抚育工作开展,还便于大众监督。对此,在幼林抚育方面,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相关工作者应坚持科学性原则,不可投机取巧,应对树种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培养,避免某种树种出现绝种,使物种多样性受到不良损害。
(2)因地制宜原则。各地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种植,杜绝“一刀切”或者生搬硬套,严格控制出材,确保树木面积在合理范围之内。不但将树木转变为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提高生态价值。
(3)以培育生态林为基础。生态林的培育工作十分重要,只有充分发挥树木的利用率,才能够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相关人员也应科学的对生态公益林中的幼林抚育工作进行编制和设计,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树木资源转变为资金。
(4)由林场职工开展作业。在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时,应以林场职工为主,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工作,这样做不但能够有效节省资源,还有助于树木生长。在落实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签订一系列合同,将合同内容公开,以免出现暗箱操作等情况;在合同签订后,同样应进行公示,这样做有助于社会监督其公正性。
6结语
幼林抚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做好苗木幼林抚育工作,苗木才能尽快生长成为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都比较出色的大树,使成片的幼林成为茂盛的森林,减少幼林在森林中所占的比率。做好苗木抚育工作,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为森林建设做出一份贡献。国家政府和相关林业部门需要了解当地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幼林的抚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晶. 浅析中幼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8(3):113.
[2]姚金峰. 深化对森林抚育工作认识,推进中幼林抚育试点重点工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8(7):212.
[3]史巖,张丽丽.浅谈林业种植发展与幼林抚育技术[J].农家科技旬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