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阳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化分公司 广东 揭阳 515200
摘要:油品分析工作是油料质量检测的关键手段,在油料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实际工作来看,部分油品分析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到了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的质量,就会降低数据的可靠性,为此应该综合把控油品分析工作中产生误差的原因、科学开展数据处理工作,提高油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关键词:油品分析;数据处理;可靠性
前言:
进行油品分析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判断油料的质量是否合格,所以油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用油装备的安全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性,甚至会对能源生产造成影响。所以,应该意识到油品分析的重要性,通过有效手段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1.油品分析概述
1.1油品的概念
油品指的是石油产品,即石油经过加工形成的汽油、柴油、煤油以及润滑油等多种产品。
1.2油品分析的内容
油品分析指的是用统一规定分析检验石油及其产品的理化性质与使用性能的科学实验。油品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为确定加工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为控制工艺条件提供数据、检验油品质量、评判油品使用性能并对油品质量进行仲裁。当前,常用的油品分析标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
2.油品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2.1油品分析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油品分析人员是开展油品分析工作的主体,其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油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然而,油品分析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到了油品分析工作的开展。首先,部分油品分析人员缺乏经验,不了解油品分析的具体步骤,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油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其次,部分油品分析人员虽然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会将重点放在实验条件以及操作方法上,可以很完美的完成对油品的测定,但是会忽略很多细节以及数据处理环节,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2.2影响因素多
油品分析工作较为复杂,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影响到数据的可靠性,例如,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继而影响到数据可靠性,而部分油品分析人员会忽略这些影响因素,继而降低数据可靠性。
2.3检测细节不够规范
油品检测较为复杂,有很多环节,需要检测规范的约束。但是,部分石油企业并没有根据相关标准以及实际情况制定检测规范,无法为检测工作提供指导和约束。同时,部分油品分析人员的操作不够标准。这都会影响到油品分析的准确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油品分析数据可靠性的策略
3.1全面掌握油品分析中的影响因素
油品分析中存在较多的误差,就会影响到油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为此应该掌握油品分析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误差指的是某被测量物的给出值与其客观真值之间的差别。油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让测得值与客观真值更加接近,越接近就说明测得值越准确。在所有的分析操作当中,无论采用哪种检测方法与计算方法,测得值均不可能与客观真值完全一致,所以误差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油品检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测试仪器老化、检测环境的温度存在偏差、检测环境的湿度存在偏差、采用的测试方法不科学、操作人员专业素养差等问题都会造成误差的产生。为此,油品分析人员应该全面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在检测之前认真检查测试仪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测试方法等各方面情况。同时,油品分析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减少误差的发生,提高数据可靠性。
3.2科学处理数据
在油品分析过程中,若想保证油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就需要科学进行有效数字的取舍,降低数据处理的错误率。其中有效数字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例如在测量过程中得到的确定数字以及不确定数字,也就是估计值与可疑值。在油品分析过程中,需要根据油品指标的测量要求以及测量仪器的精确值选取有效数字的位数,例如若测量油品的运动黏度,就需要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总之,在处理数据时不能随意增加或删减有效数字的位数。其次,在运算数据时,应该严格按照运算规格以及相关的位数要求处理数据,从而增强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油品分析人员需要尊重数字修约规则,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数据。例如,若拟舍弃的数字最左边是5的且5后面都是0的话,需要根据最后一位数字的奇偶进行处理,奇数要进一位,偶数就需要舍去。但是,很多油品分析人员没有严格遵守这项修约,导致最终结果不太可靠。此外,油品分析人员应该掌握所有指标的实验方法关于精密度的要求,确保每一项检测结果都是准确可靠的。油品分析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验证油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第一,油品分析人员可以对结果的差值进行重复测定,确定这一差值不超过规定的数值。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可适用于多种指标检测结果的验证,例如滴点、凝点以及闪点等指标检测结果的验证都可采用这种方法。第二,油品分析人员可以计算单次测定的结果与算数平均值的差值,确定这一差值不超过规定数值。一般情况下,在验证压力分油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第三,油品分析人员可以平行测定几次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超过规定数值。总而言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油品分析人员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更为可靠的数据。
3.3规范检测细节
在油品分析工作当中,大多数油品分析人员都存在自己的操作习惯,部分操作习惯不会影响到检测结果,但大部分不良操作习惯都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导致检测无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油品分析人员会在潜意识当中形成不良操作习惯,在工作中不注意,所以根本无法避免。例如,在操作过程中,部分油品分析人员进行油品蒸馏指标倒取试样时会利用小烧杯进行被测试样的倒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污染被测试样,也会损失轻质成分,对蒸馏检测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其次,一些油品分析人员会盲目追求检测报告的完善与全面,背离了技术指标的测定意义。如部分油品的低温指标要求低于某一数值,这是为了保障油品在相应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应用。在检测时,仪器性能、油品性能等因素会对检测造成影响,可能无法检测到具体的数值,这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油品低温指标低于某数值或高于某数值即可,不需要编造假数据,否则就会影响到检测结果。
结语:
油品分析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当前油品分析工作中存在分析人员专业能力低等问题,影响到了油品分析的效果,为此应该提高分析人员的专业素养、全面了解油品分析工作中的影响因素、有效进行数字取舍并规范检测细节,从而保障油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爽.影响油品检验数据准确性的原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6):37-38.
[2]武庆臣,崔鑫,韦胜余,许承杰.关于提高油品检测实验室数据准确性的几点思考[J].石化技术,2020,27(10):91-92.
[3]王守珍,孙吉军.?强化精细管理 提高分析检验数据的准确性[J].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