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祥
东莞市凤岗镇工程建设中心
摘要: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通过有效的施工管理能够处理许多施工中的问题,同时落实好组织设计工作,要处理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就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控制施工进度与过程,联系实际情况调整进度,有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同时针对当前进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处理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对策
工程施工进度是指工程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和按计划的完成情况,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复杂多变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施工现场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会促使工程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差,那么在实际施工当中,就要不断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偏差,以免影响施工工期、投资效益和成本。所以就需要项目参建各方相关人员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管控,使施工进度控制在计划范围。
一、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
1.各参建方原因
??? ?工程项目参建各方都存在着各种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比如建设单位,为了追求投资成效,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在项目招标时就尽可能的压缩了施工工期,导致项目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时存在着各种不合理性,还有各种审批手续办理不及时,反复提出变更调整等;设计单位在进行图纸设计时对地质勘查不够准确,对现场地形没有进行详细的修测,导致施工图与现场出现过多的不符,设计深度不够,造成工程需要过多的变更调整,增加了工作量,拖延了工期;监理单位没有按合同要求配备人员,人员能力和责任心不够强等;还有就是承包单位技术力量不足,人员配置不合理以及人员组织能力薄弱,对工程进度控制意识不强,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都会对工程进度控制造成十分严重的干扰。
2.环境条件原因
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往往会受到施工环境条件的影响,比如受到现场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制约,一些地质比较复杂的地方,如果存在淤泥冲积层、流沙、地质断层、夹层、溶洞、地下水位高情况,不但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很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还会延误施工时间;还有就是施工现场的一些障碍物,比如一些高压电设备、给排水管道、一些重要的军用和长途光缆、地下文物等,如果物探不够详细,施工过程中需要迁改这些障碍物,往往都会花费较长的时间甚至无法推动;再者就是气候因素,南方地区的暴雨和台风季节,北方的寒冷天气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工期。
3.资源供应原因
工程在施工当中,需要使用到非常多的资源,如果没有科学的整合以及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就很难确保进度得到有效的控制。比如人力资源配置,一定要根据工程的需求配备足够的人力,才能有序的按计划完成任务;还有材料和机械设备资源,如果未能及时供应或者送达现场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不达标,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再有就是资金问题,若是建设单位没有如期支付工程进度款,导致承包单位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同样会对工程的运作造成影响,并耽误工期。
4.技术和管理原因
如果没有完善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那么施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人员设备和工序安排不当,导致各工序衔接出现问题;其次是没有科学的组织管理,导致各分包方之间出现配合不默契、不到位的情况;再者就是采用技术措施不当,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等不够成熟,出现问题时缺乏足够的处理经验和对策,造成工程返工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到施工进度。
二、工程进度控制对策
1.加强各参建方进度控制
一个项目的开展,建设单位应该在项目招标阶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期计划,也就是合同工期,一般合同工期不应低于定额工期的80%,可以在合理范围内根据投入的情况进行调整,比如需要工期相对缩短时,考虑到施工单位需要加大人力和设备,中标价格可以适当提高,反之中标价格可以适当降低;其次是建设单位要及时办理好三通一平等各种报审报批手续、各种管线和障碍物迁移等工作,确保工程不因此而无法开展;再者是建设单位应尽量减少修改变更调整,不要为了一些个性化需求反复进行调整影响工程进度。
设计单位方面,应在设计阶段先对工程项目开展详细的地质勘察、地形修测和物探,避免弄虚作假的情况,同时要到现场详细了解地形,让设计图纸更加符合现场实际情况,避免因图纸出现缺、错、漏等情况,导致过多的变更调整影响施工进度。
监理单位方面,应该要根据施工现场以及合同要求配备足够的人员,做好岗位登记工作,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监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责任心,严格按监理规范履行好监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承包单位方面,在工程建设进度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要根据施工合同的工期要求,合理配置好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以及材料采购部门等,制订好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以及施工总进度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核对各单位工程的各环节间是否存在工作面冲突的情况;同时要建立项目进度检查控制体系,要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统计和整理实际施工进度情况,并定期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让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趋于一致;另外,承包单位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编制出详细的雨季和冬季的进度管理措施,保证工程按进度顺利开展。
2.环境因素对策
由于环境因素对施工现场的影响难于改变,因此需要未雨绸缪降低影响。首先要严格要求勘察单位提供准确的地质勘察资料,若在初勘时发现施工场地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应该要及时提出建议,为详勘查明场地地质情况做好准备。在环境复杂的场地施工,承包单位要做好详细的施工专项方案,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保证工程有序进行。施工场地的障碍物,要事先做好物探工作,给工程提供有价值参考的资料,建设单位要提前办理障碍物的迁改手续。对气候因素的影响,承包单位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前,应该要及时了解和收集当地的气候资料,并制定好雨季和冬季的施工计划,并且尽可能在气候条件适合的时间段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3.强化资源配置管理
资源配置管理对工程进度非常重要,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一定要根据施工计划以及不同的时期合理的配套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并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培训教育制度,确保施工班组中要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落实度高的管理人员以及充足的施工人员,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需要持证上岗,最好能加入竞争机制,从多方面综合的考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让工程进度得以保障;其次是设备管理,根据项目的特点合理的选择机械设备,并且正确的使用设备施工来取代人力劳动,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避免使用性能差,维护不到位的老旧设备,影响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第三是材料供应管理,必须要根据施工进度需求,提前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材料的品质方面,从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到进场后的抽检必须要严格的把控,确保材料合格;最后是资金管理,工程建设各方面都离不开资金,除了建设单位要确保按时发放工程进度款外,承包单位也要合理的调配资金,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影响很大, 从而影响工程进度,承包单位必须要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专项方案,在每一道工序开展前都要进行技术交底,并梳理好各工序间的关联,保障施工的连贯性,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要做好检查报验工作,减少因返工而拖慢工程进度。同时要加强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学习, 规范施工操作和施工流程。如果在施工中要采用到新的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时,必须根据有关规定提供权威性的技术鉴定报告、相应的试验并有质量指标、质量标准和工艺规,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也使施工进度得到有效保障。
5.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
大多数的工程项目,为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对未能按合同工期完成的采取处罚的方法,按规定一般处罚的违约金上限不超过合同总价的5%,对承包单位存有在一定的约束力,但与增加施工人员投入、材料和机械设备周转的费用对比其实差距并不大,导致采用罚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可考虑对合同工期内提前完工的适当设置工期奖和质量奖,奖励数值或是与违约金相当,提高承包单位的积极性,保证施工进度。
6.应用科学信息化管理技术
把科学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工作中,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既能节约项目管理成本还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使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把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各类施工数据进行准确计算,控制人力、材料和机械的使用,减少不必要消耗浪费,保证施工企业效益。并且系统结合当前施工现状,编制出总体工期规划,进行实时管控,比对实际工期和预设工期,一旦发现工期拖延,进行分析原因,给出具体解决方法,有利于进度的控制。
结语
对建筑工程建设而言,要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预期的目标,就要展开科学的进度管理控制措施,在具体开展当中首先应科学的管理人力、材料和设备,能够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务,在工程开展的过程当中应展开动态的进度控制方式,对施工进度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用有效的处理对策,积极的控制施工进度,由各方协调配合,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进度规划,以及有效的控制体系,如此才有助于确保施工进度满足预期要求,并提高工程的质量与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陶坤玉.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控制方法研究[J].智能城市,2018, (17):121-122.
[2]张修成.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探讨[J].科 技资讯,2015,(3):137.
[3]胡华强,胡传根,张林法 .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探析[J]. 科技风,2012,28(04):118~119.
[4]陈伟权 . 探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J]. 经营管理者, 2012(0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