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环保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4期   作者:赵 斌 杨小栋
[导读] 油田在长期开采过程中,浅层石油资源逐渐枯竭
        赵 斌  杨小栋
        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  青海 海西817500
        摘要:油田在长期开采过程中,浅层石油资源逐渐枯竭,这就导致油田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井下作业规模不断扩大,作业工艺也更为复杂,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污染问题更为突出。油田井下作业污染不仅涉及面广,且具有不规则性与分散性的特点,如果不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本文简要阐述油田井下作业污染特点,分析油田井下作业产生的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井下作业;环保问题;特点;防治措施
        石油作为目前世界范围使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需求量极大,但是在长期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其他污染物对油田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果不能有效处理油田井下作业产生的污染问题,不仅会影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影响油田正常效益,而且会进一步加重环境问题。目前,在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是废水污染、原油污染、酸液、压裂液污染以及泥浆污染等,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以及污染来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油田井下作业污染特点分析
1.1具有不规则性与分散性
目前,油田井下作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开采作业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物的排放呈现分散性以及不规则性,污染物来源不固定,且易出现突发情况,不同污染源造成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因素为油田井下作业污染防治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1.2污染物类型多
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类型较多,并且污染物成分较为复杂,在试油试采环节、压裂酸化环节以及原油落地环节均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要有效防治各个生产环节造成的污染,必须要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防治难度较大。
1.3污染面涉及范围广
在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不仅仅局限于井下环境,对于地表环境也会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等会对地下水、地表生物以及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涉及范围极广。
        2.油田井下作业产生的污染问题
2.1废水污染
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根据作业环节划分,废水的来源大致有三,其一是试油以及修油井时产生的压井液以及压井水;其二是修井过程中所采用的循环水;其三是洗井时所采用的洗井水。这三个环节是油田井下作业中废水的主要来源,这些废水中包含大量有机物以及细小颗粒物,并且具有腐蚀性,会对地下水以及周围土地造成严重影响。
2.2酸液、压裂液污染
一般酸化使用的是氢氟酸以及盐酸等酸性液体,腐蚀性极强,如果排入土壤中,不仅会导致土壤酸化,而且酸液与硫化物发生反应还会生成硫化氢,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压裂液的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水源以及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对油田周围的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2.3原油污染
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原油泄漏或者原油落地的情况,进而造成原油污染,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其一是在油井未投产前,管线工程尚未正式完工,可能会出现原油泄漏的情况;其二是在试油试采环节可能会有部分原油进入到油井中;其三是修井过程中,起下抽油杆、钻杆以及油管等部件时可能造成原油泄漏;其四时清洗抽油杆、钻杆以及油管时散落的原油;其五是因事故导致的原油泄漏,比如管线破裂、机械故障等。


2.4泥浆污染与废气污染
压井时要使用大量的泥浆,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泥浆,包括新油井替浆产生的废泥浆、侧钻进以及泥浆压井所产生的废泥浆。废泥浆中包含多种有害成分,会危害到人体神经系统、脏器以及造血系统,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此外,由于井下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或者废气,其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也会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如果不谨慎处理,会造成严重影响。
        3.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防治技术
在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所产生的污染类型不同,涉及面较广,污染源过于分散,污染物排放无规律,并且污染物的成分都比较复杂,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防治难度,对此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有效解决油田井下作业污染问题。
3.1废水处理
针对油田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污染问题,可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处理,其一是兴建废水处理站,将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全部集中到废水处理站,经过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再行排放。若油田条件不允许,可以对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然后利用贯彻运输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二是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在需要用水的环节尽可能选择能够循环利用的污水,最大限度减少清洁水用量,进而从源头上控制废水的产生。其三是井下作业结束之后,要立即对场地进行清理,集中回收可能产生污染的器械,比如抽油杆、钻杆以及油管等等,尽可能减少污染。
3.2酸液、压裂液处理
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酸液以及压裂液中含有大量有害成分,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进行排放,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首先,要加强酸液、压裂液的回收工作,对于其中可利用的部分要最大限度实现二次利用,从而减少酸液以及压裂液的排放量,降低污染。同时这也能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有助于降低油田井下作业成本,增加油田经济效益。其次,针对酸液以及压裂液中无法回收利用的部分,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尤其是高浓度酸液,由于其腐蚀性较强,必须要由专业人士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同时要注意在处理过程中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3原油污染问题处理
加强对原油泄漏的监管和处理,原油泄漏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是企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要加强对原油泄漏的监管和处罚手段,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有效的原油泄露处理方法,提高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改良仪器设备对原油泄露的监管和处理技术,加大对原油处理设备的研发投入。
3.4泥浆污染与废气污染处理
首先,关于泥浆污染处理,要有效解决此问题,必须要从根源上着手,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在作业环节采用对泥浆量需求更小的新型技术,或者可以实现泥浆重复利用的新型技术。目前,在油田井下作业中泥浆多次循环使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大幅减少了泥浆使用量,相应的所造成的污染也明显减少。其次,关于废气污染的问题,在作业前放压生成的气体要采用特定程序进行处理,然后才能进入到计量站;在试油环节产生的废气,可进站气体经过处理后进站,无法进站气体燃烧处理;井下作业涉及到酸化的环节,必须要在封闭环境下进行,以免废气泄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较多,作业人员在实践生产中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改进防治技术,进而有效控制井下生产作业造成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J]. 刘洋.  中外能源. 2015(06)
[2]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标准及污染防治技术[J]. 凌明立.  云南化工. 2018(03)
[3] 井下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探索与应用[J]. 刘兴平.  化工管理. 2017(31)
[4] 浅析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策略[J]. 王华南.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