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海
武汉比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430080
摘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各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市内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愈发关注。文章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在探讨当前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引言
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便是工程质量是否达标,能否满足使用需求。尽管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期,无论是建筑数量,还是建筑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但其中也不乏劣质工程的存在,不但使人们的经济蒙受损失,严重情况下会造成重大工程事故,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形成威胁。所以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管理的力度,保障工程质量,以更好地满
足人们的需求。
1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主要受到材料因素、人为因素、机械设备因素、施工技术因素的影响,材料因素包括工程实体中涉及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对市政工程的外表、功能以及安全性能均具有直接影响,一旦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就会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质量。人为因素包括施工工程施工管理阶段涉及的人为因素与领导层、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一旦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专业技能不足,就会导致整体施工质量下降。机械设备因素包括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需要有相应的机械设备,这时机械设备在运行阶段的性能以及质量优劣程度就会影响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施工技术因素包括建筑施工阶段中的地基、模板、混凝土、防水等技术的执行情况也影响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越佳,所取得施工质量越好。
2当前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是工程项目建设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材料从采购到使用经历了多个程序内容,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材料质量不合格,从而给建筑工程建设埋下风险隐患。相比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种类繁多,在材料价格、规格、尺寸、性能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异,材料种类丰富多样。建筑工程建设对材料需求量大,一些单位为了眼前利益不惜购买一些质量差、价格低的材料,由于质量参数、指标存在隐藏风险,这些不合格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增加了工程质量问题及后期二次施工、维护的成本费用。
2.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对建筑工程开展管理工作时,为了避免出现意外的混乱情况,必须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整个项目施工过程提供指导。在实际施工中,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流于形式;即使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不重视导致无法贯彻落实,监督工作不到位,最终导致施工管理效果差。为此,必须将建立和完善建筑项目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并且将其落实到实际施工中。
2.3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施工管理人员拥有科学的管理理念,而且还要求他们充分了解掌握建筑工程各个方面的业务知识,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国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专业知识,而是说许多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不能对施工管理进行统筹安排,导致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此外,许多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较低,不具备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逃避工作责任,大大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有效性。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对施工中材料的科学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就需要做好相关施工材料的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材料会起到决定性的质量控制影响。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现场严格的把控施工材料。首先,需要确保材料的使用性能以及供应合理,材料的使用性能需要满足设计与施工标准的要求,从而确保施工的效果。另外,还要确保足够的施工材料供应,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基础。在进行施工材料选择的时候,要保证材料的生产企业具有合格证、信誉好等优势,这样能够保证材料的使用性能。
3.2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科学设计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保证施工需要的设施齐全。负责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全局角度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管控。对当前新出现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理念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条例。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关注国家的政策变化,比如有没有出台新的政策或新的规范。如果政策发生变化,施工管理制度也应随之及时调整。
3.3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于施工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我国建筑工人进入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产业工人的极度缺乏,是制约建筑行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所以,确保施工质量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包括道德素养、社会修为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对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所体现的价值观等,通过政治思想、文化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助于施工人员理解企业管理观念,增强对专业技术的学习、理解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团队凝聚力。同时,应该对施工人员开展常态化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时掌握新技术,促进建筑工作人员的由“农民工”转向技术工人。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采用科学的奖励措施来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性化管理,深入推动施工人员能力的提高,给国内建筑行业产业工人化的发展打下基础。
3.4加强风险防控
建筑施工企业毕竟和其他行业不同,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一方面项目经历时间相对较长,另一方面项目人员具有很大流动性,同时项目包含的环节也众多,这些都增加了建筑施工风险。所以,必须对建筑工程实施风险防控,这样既能减少施工期间不固定因素,而且能提升工程经营效益。首先,施工企业应在内部有效建立起相应的部门,由该部门对各种风险实施管控,借此增强预防风险相关能力。例如,在施工时,会涉及诸多种类的材料、设备,而这些都需要人进行监督,认真核查施工材料,但如果成立风险管控部门之后,不但能对材料实施严格审查,还能及时找出某些不达标的材料,从而让施工风险降到最低。其次,企业要对现有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增强他们辨别风险方面能力,提升预防风险意识,这样既能把风险防控时刻记于心中,还能严谨对待施工现场,从而把控好施工环节,改进施工效率。另外,还要做好风险评估方面工作,当风险来临时,能够对风险实施正确评估,从而把风险有效屏蔽在外,提高工程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对施工单位而言,在工程项目中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既定目标,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但关系到工程交付后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对施工单位实现经济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在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基础上,实现工程的管理优化,从而保证工程完工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 袁萍.浅析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20(12).
[2] 曾辉.论述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地产,2019(24).
[3] 郭冲.试分析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中国地名,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