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马建春
[导读] 框架剪力墙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建春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200000
        摘要:框架剪力墙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不仅具备良好的竖向承载力,同时也受到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的影响,可以大大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受力性能。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灵活地应用框架剪力墙机构,加强建筑物的稳固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该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为我国建筑工程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提供参考,为我国建筑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常用结构,综合性能较好,可以保障我国建筑行业质量化、安全化的发展建设,因此,以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为核心展开研究是极有必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具备较强刚性的同时,兼具灵活性特征,能够基于实际建筑工程荷载能力实现稳定受力,并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性作用下,实现内部结构受力平衡,对促进建筑稳定性、安全性起到极大的作用。
        1在建筑施工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运用价值
        框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对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中,更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该技术的普及对其实施的要求也不断增多。框架结构想要拥有良好的平衡力,需要使用混凝土承重墙作为梁柱,来承担整个结构中的负荷与承压问题。该结构中的混凝土承重墙不仅负责承受垂直的压力,还要承载项目建设施工、材料等方面的重力。通过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房屋增加更多面积,提升空间利用率,解决了外露的横梁和立柱问题,不仅使房屋结构的美观性得到了提升,对后期室内空间的装修和设计也提供了一定的方便。除此之外,该结构还具备良好的抗震性,与其它结构相比,剪力墙结构能够承受更多的水平荷载压力,使房屋的抗震性得到大幅提升,并且由于其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将重力通过楼板、柱梁、次梁最终传递给基础结构,通过将压力分散的方式提升房屋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2技术应用难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了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下结构以及地上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让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形式较为复杂,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平面布置图、结构图以及配筋图才能准确地确定每一层框架柱以及剪力墙的钢筋构造以及尺寸,将会增加项目工程的施工难度,一旦某一项环节发生错误,将会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不可预估的项目损失。此外,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具体施工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框架结构以及建立剪力墙结构进行综合布置,因此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体量相对较高,在进行钢筋绑扎以及模板安装期间,不同层数的剪力墙型号不仅相同,因此给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带来影响。
        3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技术要求
        3.1测量放线
        剪力墙结构设置条件较高,灵活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彰显框架剪力墙结构空间灵活性特征,因此,在实际施工设计中,应加强剪力墙结构灵活性分析力度,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及建筑规模设计剪力墙厚度,并测量剪力墙结构底板数据,明确剪力墙结构设置方位与高度。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前期,需展开二次施工测量,根据建筑实测值调整施工设计方案与图纸。例如: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展开测量放线时,可运用全站仪、经纬仪等精密设备测量实际数据,以此保障数据精准有效。


        3.2钢筋施工技术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中,钢筋施工作为施工重点环节,需在正式施工前再次展开钢筋质量检测,主要为防止前期准备阶段质量检测后,钢筋受运输影响产生形状弯曲问题。实际施工中,由于钢筋使用规模较大,在现场施工应适当增加钢筋存放节点,便于开展后续钢筋安装与浇筑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钢筋节点位移问题,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测与控制。首先,需在专业人员主导下完成钢筋箍筋固定的工作,加强现场监管工作,基于实体完成放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用定制模具完成钢筋加工,继而规避钢筋位移问题的产生。其次,需确保钢筋施工人员了解钢筋节点,可采用计算机技术完成钢筋绘图放样,1∶1模拟样板对照完成高质量施工。框架柱箍筋加密工序需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标准进行,通常情况下钢筋加密区需控制在1m范围内,并额外注意调整钢筋型号、数量、尺寸。最后,应合理协调施工现场各部门,统一统筹调配完成钢筋施工工作,在多方统一协调下确保钢筋横向、纵向连接稳固,连接方式通常采用机械连接、绑扎连接、焊接的方式展开施工,具体方式需根据实际使用规格型号进一步确定。
        3.3混凝土施工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由于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比较大,所以为了提升施工质量,在施工阶段需要选用分层、分段施工的方式来保证施工效果。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展混凝土施工,在了解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同时在浇筑区域合理开展浇筑作业。在浇筑工程中,需要尽量保证浇筑持续性,避免因为浇筑中断而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均匀性。除此之外,因为混凝土具有水泥水化效果,因为外界温度变化有可能导致收缩裂缝的出现,影响到框架剪力墙的安全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硅酸盐水泥,以此来增加施工质量。在浇筑区域中,将硅酸盐水泥、沙料碎石以一定比例按照顺序添加完毕之后,需要适当掺入高效减水剂进行搅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混凝土的水热量大幅度降低,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收缩裂缝,还对混凝土离析情况进行了控制。在分层、分段完成混凝土施工以后,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洒水养护,然后通过覆盖保护层进行两周的工程养护,保护层的作用就是确保混凝土中留有凝结水,防止裂缝、开裂的情况产生。
        3.4模板施工优化
        在实际模板施工优化时,采用倒挂方式用以完成剪力墙墙体模板施工。由于马镫筋、箍筋等构件限制,模板施工中应有针对性地将接头位置设定为活动式结构,降低出现涨模问题的可能。墙体模板施工需建立在支撑结构施工完毕基础上,在框架剪力墙支撑工序过程中,需注意为剪力墙结构墙体模板预留搬运空间。在模板拆除过程中,需先完成梁板模板拆除,制定合理有序的模板拆除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并保障质量。为全面保障模板施工质量,需在模板工程结束后,展开多重检查。首先,由模板施工人员进行自检,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加固模板。其次,由模板施工人员展开互检,此时应重点围绕隐蔽工程进行检查,缓解模板质量问题。最后,由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人员进行最终检查,完成三重模板检测后方可进行验收工作,以此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
        结语
        总的来说,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期间,建筑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期间所有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促进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云飞.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3):227-228+231.
        [2]高志铭.基于实例解析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建筑与预算,2020(09):79-81.
        [3]吴永波.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J].居舍,2020(23):71-72.
        [4]韩典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64-65.
        [5]王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中关于框架剪力墙的应用方式探究[J].城市建筑,2019,16(32):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