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露凯 贺勇杰
绿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311400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近几十年里,建筑行业也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同时对资源也造成了过度消耗。随着今天人们对于节能环保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在建筑行业中应用节能环保理念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就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S210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高,但水资源自身的品质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使水资源恢复过去优异质量,节水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节水更是居于整个工程的中心地位,国家应通过建立完备相关建筑工程节水的规定条例,辅之以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等来规范管理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减少在生产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积极推进新型节水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要绿色实施,节水节能以保证建筑工程用水的持续性,在尽可能维持经济高收益的同时,使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对于建筑工程所排出的工业废水量要合理控制,维护人们共同生活的优美环境,使社会效益成果显著。
2 研究意义
随着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与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随之而来。绿色是一种环保节能的象征,而绿色建筑理念的核心,就是对水资源和能耗的节约,水资源节约主要指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能耗节约主要是指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最大限度的节约水电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在我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节水节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的大城市人口近些年来呈现大幅度增长,人口密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水资源、能源的供给压力。因此,我国的水资源、能源人均占有量较低,分析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水资源、能源节约措施,对于建设节水节能低碳、绿色生态、节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
3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措施
3.1 创新给排水节能理念
首先,应改变传统供水理念,尤其是对于绿化等非饮用水,应大量使用雨水等非传统用水水源。为实现节能目的,可以有机结合屋顶雨水利用与绿色建筑太阳能的应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加热的能耗。还可以把屋顶光伏热水系统与户内热水器组合使用,无论冬夏,用户都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沐浴,大大地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这种供水方式的创新在于供水水源来自于屋顶雨水,而非传统的自来水,当然这种创新的供水方式还得对雨水的水质处理进行必要的投入。同时也可以考虑对建筑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居民各层空间进行蓄水,让雨水从屋顶进入处理系统,然后流入各个蓄水空间,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给排水,通过智能系统在排水的过程中实现给水,比如生活废水排出经过处理后,不仅可以用作小区的绿化用水,还可以作为用户的冲厕用水等,这样资源和能源都实现节约。
3.2 优化节水配套设施
节能环保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首要应用,就体现在节水配套设施的优化上。具体来说这些设施包括各种卫生器具、水表、给排水系统零配件等等。我们日常生活中耗水量最大的给排水系统设施,就是卫生间的坐便器。传统坐便器基于其结构过于简单,以及气密性不足等问题,容易出现渗水、漏水,造成水资源浪费,所以坐便器也是节水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各种新型的坐便器不断出现,在节约水资源方面有显著的效果。比如,新型虹吸式坐便器,相比于传统坐便器能够节约用水50%以上。
淋浴喷头也是重要的节水目标设施,当前的创新型淋浴喷头采用水箱的浮球阀模式,对于喷头的出水控制更加灵敏,而且还更加人性化,不但有效地满足人们对于淋浴的需求,而且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此外,水表也是节能减排理念应用于给排水系统的关键性设施。作为家庭用水量的检测装置,水表对于控制居民用水量同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所以要重视水表改造工作的开展,通过提供水表的精确度从而为人们更好的节约水资源提供帮助。此外,水泵对于水资源的使用也有很大影响,作为向建筑供水的重要基础设备,水泵的型号对于水资源的节约有很强的关系,所以要重视水泵的选型。
3.3 分区供水
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管网末端压力应得到有效利用,其压力值为0.3~0.4?MPa。在绿色建筑中,市政供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的方式应在低层或多层建筑的供水系统广泛应用。而在绿色高层建筑的低层,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应尽可能的利用市政管网余压供水。合理划分供水系统分区,是节约能源消耗,即节能的有效方式之一。绿色建筑里技术员可以通过给水压力设备进行分区,一套压力设备往往设置一个分区。理论上,设置的分区越多,节能效果越好。但是,很难在泵房内达到过大的压力。此外,管道和设备的投资将会增加,维护和管理成本将会很高。供水压力设备是绿色建筑中主要的能耗设备,其中,水泵是用到的最多的设备。供水系统的节能效果主要取决于水泵的选择。变频泵具有依据水量自动调整转速的优点,这样就能方便地改变流量、扬程和功率。而变频设备应该优先应用于给水设备中。
3.4 构建水资源循环系统
建筑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对建筑的生活污废水进行收集,经再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洗车、消防以及公共设施卫生间的冲厕等用水,将生活污废水转为中水,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系统中设置水质监测器,如果水质不达标则排放到下水管系统,并且发出警报。通过楼宇顶部蓄水池收集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当水质标准达到绿色建筑的用水要求时,即可纳入循环水系统。为解决热水供应消耗电能过大的状况,可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根据南北方区域的不同,合理采用热水加热资源。在高端建筑中,可以将冷水热水、生活排水、雨水、消防供水等系统独立开来,并且针对性进行节能设计。热水供应系统进行支管循环设计,确保支管热水温度也能够达标,在热水系统循环管路中尽量按同程式回水管路设计,或者回水管路中设限流调节阀、温控阀等保证循环效果的措施。这样尽管前期成本会增加,但是长期效益显著,节能效果良好。为了避免热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用户节约了能源,也节约了水资源。热水循环采用机械循环方式,保证热水循环效果。
3.5 太阳能加热系统
建筑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设计。比如,依靠太阳能加热处理建筑热水。如果建筑层数较多,必须分散应用太阳能开展设计,在楼梯及其他公共位置设立管道,确保各个用户的进出水管道能够在楼梯公共间位置,将太阳能集热板设计在多个位置。在高层设计过程中,可以在楼梯顶尖部位建设水箱,依靠太阳能加热水资源,如果太阳能应用效果有限,借助燃气进行辅助加热。
4 结束语
总之,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通过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进行优化,运用不同的节能减排设计的方式,为建筑给排水节能效果保障打下基础。通过上文中对节能减排设计的相应研究,提出相关的节能减排设计的方法,这对实际设计工作的落实有着积极意义,能为建筑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志伟 .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南方农机 ,2018,049(011):221,223.
[2] 乔宇 ,Qiao,?Yu. 节能环保理念在工业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化工设计通讯 ,2018,01(v.44;No.187):244-244.
[3] 周昌海 .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的实践研究 [J].?建材发展导向 ,2020(5):37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