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王辉
[导读] 现阶段是我国市政工程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王辉
        身份证号码:64010219780203**** 诚捷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是我国市政工程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难免会出现因工程施工过快而导致的施工劣质现象的发生。其中,软土地基是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常见地质现象,其会对市政工程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进行恰当的处理,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施工项目也在不停的增长,而在这之中,市政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市政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们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市政的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对于市政工程的基础承载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保证市政工程安全的重点。
2 软土地基的危害
        软土地基是指强度低的弱质土,特征是土质较疏松、水分含量高。这种在我国的市政建设上经常能看到。很多是由于市政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不完备,软土地基和一般市政工程地基的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土壤中软土的含量多而形成的,这样不恰当的处理地基会给市政建设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在市政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比较低,处理不当的话会给工程带来更大的威胁。此外,软土地基含水率较高,工程建设时需要解决排水问题,不处理的话工程就会翻浆。如果城市一旦下雨,城市的排水系统就会紧张,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交通,引起安全事故。
3 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1)经济合理性。在进行任何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都应该充分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成本大于收益,那么进行该工程项目就是一个亏本的项目,除非是利国利民的项目,否则不应该继续进行资金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等成本的投入。只有当成本小于收益的时候,才能够保证项目是有正向收益的项目,这样才可以正常进行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考虑人力资源成本和设备使用率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当充分考虑上述观点之后,才可以进行正式的施工。(2)因地制宜。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对于市政工程施工而言同样如此,如果市政工程盲目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而不考虑施工实际环境的因素,就无法建造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市政工程,这样不利于市政工程的顺利施工,也不利于建设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安排专业测量团队对实际施工的环境进行精准测量,并由专业团队对测量数据进行监督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才可以将测量的数据上报给相关设计部门,由设计部门针对数据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符合实际施工环境和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施工图纸。
4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4.1 置换法
        软土地层的抗压能力、承载能力以及稳定性都是非常差的,所以为了能够改善地层结构的强度都会使用置换方式。所谓的置换施工法,其实就是将高强度的土层和低强度的土层互换,这样就能够通过土壤互换,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和性能强度。当前置换施工法的使用过程中,土壤的置换主要使用的是爆破和挖掘。但是置换施工有几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就是工程量较大、周期长、成本高,所以置换施工法的应用范围较小。虽然置换施工法的应用范围较小,但是其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能够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能强度。在进行软土地基的置换施工过程中,要先对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勘测考察,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情况,从而使用合适的置换施工法。换填方式要进行断面全宽,纵面分层,将软土挖去做换填处理,然后将置换的基土先回填入坑内,之后就是使用基土进行回填。并且在置换回填过程中,要注意地下水的位置,确保地下水位是低于基坑地面的。


        4.2 碎石桩法
        碎石桩处理方法是通过管状设备的震动,利用水流的作用,以电击或者水冲的方法使软粘土成孔,待到孔形成之后,在孔中装入碎石等较为坚硬的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可以形成直径比较大的桩体,其主要成分是碎石,通过碎石桩与黏性土的结合来形成地基,这能够有效提高软土地基自身的抗剪强度,从而防止地基沉降情况的发生,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它主要是由它是经由振冲技术改良成的,并且形成了类似钢筋混凝土的复合型结构,此种复合型结构不仅能够防止低下水温的影响,并且其造价成本也比较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出现工程沉降问题,由于这样的优势,导致其在市政施工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4.3 强夯法
        强夯法作为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常见的形式,要想能够确保该种施工手段应用价值有效发挥,那么施工人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先完成轻夯处理后在进行重夯,施工人员必须结合现场环境,保持适度的原则,合理的调节落锤的高度值。同时,严禁夯击坑较大以及较深现象的出现,更不能深坑周边出现严重的凸起问题。最后,为了能够确保土壤能够实现顺利的排水,在施工人员完成夯击处理之后,必须先静置一段时间,当可以顺利进行排水时才能够开展接下来的施工操作,保证土壤结构当中的裂缝能够有效的弥合。在市政软土地基处理中所应用的强夯法,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会借助25t的轮胎吊车,控制夯击的高度在0.8m,融合自动脱钩设置形式,确保施工设备自行进行夯击。
        4.4 复合地基处理法
        复合地基的方式是指在软土地基的结构层之上注射具有稳定性的结构装置,使其在软土地基与土壤接触面之间增加一层复合地基。并且可以在市政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让复合地基与工程接触的部位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复合地基的组成结构,因为如果选择合适的复合地基组成结构,就能够选择坚硬的组成成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复合地基的密实程度,有利于工程的顺利施工。除此之外,利用复合地基还可以在不同的土壤上使用这种方法,其他的方式都对部位有着明显的要求,而复合地基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地理环境状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施工,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的可变性和自由度。
        4.5 挤密法
        所谓的挤密法,就是在软土层中渗透入一定量的沙石粉末,然后让砂石粉末逐渐补充软土层的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然后再使用压路机对土层进行碾压加固的形式处理。砂石粉末的利用有利于提高软土地层的存在性和强度,并且通过长时间的碾压与夯实,实现了砂石粉末和土壤颗粒之间的有效结合,大幅提高了软土地层的平整性和稳定性。通过实际的施工效果证明,紧密法有利于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性,实现了工程的整体平稳,并且挤密法的使用有利于后续对土壤的整体维护,大幅降低了土层维护的成本,减少反复施工的情况出现。但是挤密法的技术应用要求较高,砂石粉末的配比工序复杂,在砂石配比过程中,一旦出现配比失误,就会使得后期工程降低下沉的问题,所以紧密法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砂石粉调配比例的优化。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市政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工程建设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分析,对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革新,研制出适宜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并针对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杜绝市政工程出现安全隐患问题,为市政工程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世杰.试论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3):180+182
[2] 曾凡举.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
[3] 朱转霞 . 市政道路施工中土基工程质量问题分析[J]. 砖瓦,2020(09):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