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琦
41088119880821****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一定要保证质量,这是市政工程安全性的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标准要求才能保证出行等多方面的安全。影响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非常多,覆盖多个环节,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都需要结合设计、施工过程的相关因素。比如,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序、环境等因素,都属于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市政工程;质量
引言
现阶段,我国市政建设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对施工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并积极地运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工程进行管理。随着市政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的投资资金也有所增长,但是投资的质量还是存在欠缺,使得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从而致使了建设工程的投资出现了巨大的浪费,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提高市政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大管理力度迫在眉睫。
1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内涵
市政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很多十分复杂的机械体组件的安装过程,其中包括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设备的运转等等。而所谓的施工管理指的是在工程运转的过程中,使用一系列管理模式构建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维持整个秩序的过程。在市政工程中进行合理化的施工管理,对提高整个市政工程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材料质量问题
施工材料不合格,与工程标准要求不符,施工前未能对施工材料进行细致深刻的检查,以及施工前期的材料准备混乱,这些都会影响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有些市政工程因施工地域狭窄,施工材料不得不露天保存,因此可能会出现材料变质的情况。施工人员有时材料检查不及时,或者把检验合格的材料与不合格的材料混淆存放,都会在施工的过程中造成质量问题。有时因施工管理不细心还会造成一部分材料漏检的问题。有时候检验人员的不细心还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前市政工程材料采用招标采购方式,但是在招标采购时可能没有充分地考虑图纸设计要求,这给后续工程进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市政工程施工材料较多,相关部门需要检验材料质量,以及材料实施情况,强调运用不同的标准进行检验工作。只有加强施工材料的检验工作,科学地控制检验操作流程,才能保证市政工程按照相关要求实施。
2.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会受到外界多个因素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为了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市政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市场勘察工作,通过必要的市场勘察对潜在的施工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施工要求来调整不符合施工规范的一些细节。但是从当前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市政工程施工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比如施工材料和设备在使用之后随意摆放、施工人员施工不规范、施工设备保养不及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市政工程施工发展。
2.3管理机制不规范
在市政工程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管理机制不够规划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从当前市政工程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机制和管理规范,最终使得施工人员的工作随意性较大,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4技术管理不达标
从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的角度分析,技术管理出现问题也较为多见。具体表现: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发展中施工工艺技术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管理责任不明确、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达标,造成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出现因工艺质量不合格产生的工程返工、安全事故以及经济损失等不良现象,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合理开发以及市政工程项目开发中的经营管理效果控制,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5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从事市政工程建设的单位多数为一些行政主管部门。一部分单位不仅自身权力不够,更没有办法更好地在实践的过程中执行程序和其他相关的管理制度。很多时候,虽然工程已经开始多日,却没有正式的合同来保证施工的过程中。有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没有明确的规划许可证来规范施工的过程,最终施工的建设也会不能够更好地进行。有些政府会选择在检查时补办。或者为了追求自身的政绩而不断地缩短工期。这就会使得工程项目的设计存在诸多缺陷和隐患,工程质量和品质会随之降低,后续会蕴含更大的质量问题。
3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策略
3.1选取合格施工材料
合格的施工材料是保证市政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保证材料质量合格是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任务。首先,优化施工材料的选材关,按照国家有关市政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提高市政工程材料采购的招标要求,甄选合适的材料供应商,充分地考虑材料供给商的资质与材料品质。其次,加大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强调根据市政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材料控制,防止在材料采购时贪图一时便宜而购买不合格的材料,阻止施工材料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还要对进购材料进行综合的评估,运用大数据分析方式评估采购的不合格率,采用采购成本、采购加工可用性等数据指标,进一步通过科学的方式监控材料的整体质量水平。在确定施工材料后还要建立完善的存储机制,全面加强施工材料的存储管理,强调根据材料存储的需要设置专门的存储空间,确定存储的数量,防止材料进购数量较大造成材料无法存储的问题。应当根据施工材料的具体情况采购科学检验技术设备,不断优化材料检验的方法,强调在把出厂检验、施工实验等环节综合起来,以便于达到全面控制施工材料损耗的目标。
3.2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现场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为了能够提升整个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第一,相关部门要制定出明确的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和施工管理条例,在具体施工操作的时候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这些规定进行施工。第二,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施工管理办公设施和设备,具体包含水平测量仪、施工检测设备、施工测量设备等。第三,将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大纲、施工规划和施工细节落实到实际,并借助定期工会和例会的形式来强化对不同主体业务的管理,并定期借助工地例会的形式来加大对不同主体业务的合作交流力度,由此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第四,协调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模式。
3.3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加快打造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与指导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各阶段、各环节对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求其在具体工作的时候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中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单位主体还需要加大内部制度的建设,综合考虑自身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工程建设需求来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政策,在制度中明细市政工程施工未来发展方向,并按照这个动力要求坚定不移地开展工作。
3.4落实标准化管理
从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序、管理逻辑分析,落实标准化管理是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主要措施。从可行性、执行效果、专业性的角度来看,关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可由行业协会组织以及监管部门,基于标准化模板工程制定设计标准化管理流程,并基于设计的管理目标,形成制式的行业标准管理文件。标准化管理文件设计完成后,要求各管理企业及组织机构,学习并执行相关标准化管理程序,以此规范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同时降低因管理秩序混乱造成的管理风险和项目开发风险增高的不良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市政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时,需要树立正确的质量管控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准确定位施工问题从而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为市政工程的顺利展开与措施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大鹏.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其应对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07):130-130.
[2]彭斯.试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249-252.
[3]张贵平.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