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发展及其编制问题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彭晓钟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工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彭晓钟
        深圳市广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工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企业的装置规模和产业链条不断增加,此种成长速度会产生安全隐患,若是企业有突发环境事件产生,则会威胁到人类和环境。为解决此种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企业要构建救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本文主要阐述编制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应急预案;编制问题;企业
        在企业开展环境管理过程中,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编制企业环境预案存在着专业性低、操作性差等问题,无法使企业环境预案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因此编制优质环境预案有利于企业环境应急工作的实施。
一、企业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内容
        我国环境保护部门根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编制环境预案的目的、依据、原则以及指挥领导机构、地方机构、预防应急措施和排查环境风险措施等。同时,企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包含了现场处置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以及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三种。环境风险的类型多,因此可能对多种突发事件的单位编制综合环境预案,综合环境预案需包含了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程序等内容。某类环境风险企业单位要根据其危险源和突发事件种类,编制对应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包含的内容有应急组织机构、污染种类和预防措施等。企业在面对危险性能大的岗位时,需要编制重点岗位的现场处置预案。根据现场处置预案特征可知,其工作内容包含着应急处置要点、流程和事件特征等内容。企业单位编制的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和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三者间需要协调共进,保证三种预案能够有效的衔接在一起。
二、编制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不足
企业在编写自身情况时,需要明确规定编制工艺流程、污染物来源和排放情况等内容,但企业由于对自身情况缺少了解,因此编制情况不够详细,特别是在环评报告以及清洁生产报告中,并未写出存在的风险以及解决措施,因此编制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环境应急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环境应急资源分为七类,包含着安全防护、污染物控制、污染源切断等,企业通常存在环境应急物资储存少和零库存问题。我国企业开展环境应急管理时间晚,在储存和救援环境应急资源上力量弱,未包含上述提到的应急环境资源内容。对于环境应急资源的认知停留在表面,认为只是对其配备消防器材和应急器材为,甚至企业未根据规定设置应急池或者设计的应急池和实际处置应急风险能力不匹配,特别是在监测环境上有着滞后性,无法快速识别突发性环境产生的污染物。因此无法及时制定控制方案,从而产生事故的经济损失。企业和政府构建储备环境应急物资,但政府和企业间的调配缺手交流性,致使未有效的衔接。
(二)忽视了处置应急废物处理工作
 按照传统处置突发性环境事件经验可知,若是有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则会有多种废物产生,此类废物是由生产行业特征所存在,有着危险性。在处置废物时,需要识别危险废物,对其进行收集、转移和处置,通过此些环节能够保证废物得到正确的处置。但在预案中,对于废物风险识别和处置等,在发生污染事件后无法准确的收集和处置废物,主要表现在,接收处置的废物单位目前未开展具有可行性的处置技术,同时也未规划转移路线。综合型处置危险废物是单位选择处置应急废物的最佳方式,但因应急废物危险性大,如果需要埋填此些应急废物,则需要快速的选择处置废物的暂存池,从而减少对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政府在处置规划应急预案时,缺少对此部分内容的重视。由于企业和政府的应急预案间缺少有效的衔接,致使企业的应急处置风险措施存在问题。
三、优化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措施
(一)规范性编制环境预案,健全管理环境应急物资体制
  加强管理环境备案,编制环境预案工作,实施企业编制预案职责。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提升编制预案的标准。企业需要及时的排查风险,并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概率进行评估,以便于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保证环境应急预案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编制的预案需要确保能够预防风险点,发挥出指导应急的功能,企业也需要进行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在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环境预案过程中,需要支配企业工作人员参与编制工作,从而探索诚信机制和公示机制,以抽查和统计的方式通报失信的企业,规范生产企业的编制工作内容。明确划分企业建设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和政府构建的环境应急储备库间的关系,从而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维护和检查应急储备库情况。同时政府和企业间需要搭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交流平台,比如应急团队、应急物资等内容。构建综合调配共享机制,实时共享物资储存信息,从而达到存储、调配和使用环境应急物资的目的[1]。
(二)加大培训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构建风险预警防控制度
  企业若想使管理部门以及协调组织发挥出监督作用,则可通过培训、专家讲课和与研讨会等方式,培训专业人员的素质。优化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企业重点对待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使企业能够规范编制应急预案管理的内容。以试点推动的方式健全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从而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以编制筛选的方式为环境应急预案提供管理工作,以便于企业提供学习参照。为了预防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以第三方环保管家或者自建的方式完善预警防控制度,应先识别预案风险的等级,并且在企业构建监控风险预警体系,从而防控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及时排查企业中的风险部位,构建排除制度,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内容。实时演练情境风险,从而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做好记录工作。政府在规划环境时,需要统筹重点企业环境应急计划,科学的根据应急废物数量类型编制环境预案。同时政府也要按照污染物处置要求制定处置应急废物的方案。在建设废物处置方案时,需要按照处置计划和专家建议等情况开展处置应急废物的工作[2]。
(三)不断健全和改建预案
        编制预案行为是应急准备工作的一项流程,编制预案工作不代表是某个短期行为,因此合理的编制预案工作要进行反复评价、修改和尝试。若是企业未认识到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作用,仅是应对环保部门开展编制工作,则会使编制预案工作内容流于表面,使其失去作用,无法体现预案作用。因此企业要提升预防意识,加强培训企业领导和职工,从而进行环境应急演练,在规章制度中落实应急工作,同时要在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健全预案,使其发挥出预案作用,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流程,只有规范环境应急预案,才能够使企业更好的处理突发的环境事件,从而减小损失,结合预案内容配备物资和人力、成本,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使人们处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处理突发的环境事件时,应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规范,保证企业能够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使企业经济损失减到最小。在制定应急预案后,也要实施在实际行动中,根据预案的内容配备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同时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演练和培训工作,保证预案发挥出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彦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J].科技风,2020(19):164-165.
[2]杨冉.关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能源与环境,2019(04):77-78.
[3]刘海兵,张喆,周强,张瑞.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发展及其编制的若干思考[J].环境保护,2019,47(11):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