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可可
山东德泓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房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建项目建设在技术性及系统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显了房建项目现场施工技术应用及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为保障房建项目建设实现高效、优质的发展,从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手段两方面入手深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在稳中有进态势下得以发展,并进一步开展了各项生产活动,各行各业也享受到国家颁布的针对不同行业的利好政策,使得我国经济建设得以迅速发展。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活动之中,建设施工技术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于建筑工程开展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之中,对于建筑方案最终落地交付具有关键影响因素。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少施工现场的勘察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前一部分施工人员并未明确施工的实际情况,只凭借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和周围地形图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未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导致施工方案与建筑的设计方案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符,延缓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其次,施工人员在现场勘察的过程中会受到设计人员的数据影响,先入为主,并未对设计图纸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核实。在勘察的过程中只进行大致的勘察工作,并未使用精确的仪器进行再次勘察,导致实际施工时实际情况与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不相符的问题。最后,勘察并未全方位覆盖。在勘察的过程中只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进行勘察,并未勘察施工现场附近是否存在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等、文化古迹等,导致施工后遇到各种问题,不断的调整设计方案。
1.2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
对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来说,管理质量直接是由管理人员来决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尽心尽责,才能确保管理质量的提升。在进行现场施工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管,确保各项施工环节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但是,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所涉及到的人力和物力都很多,范畴较为广泛。在落实施工管理工作时,如果要对全部的建材进行质检,那么消耗的时间很多,会影响到施工工期,因此,通常都是实用抽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是对局部建材质量有所体现,不能全面的体现出所有建材质量,这当中难免会有质量不好的材料混入施工现场,所以,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3缺乏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施工管理制度是施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即使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与管理意识足够,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了管理人员无规范可循,影响施工管理的质量。而且实际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无法有效沟通协调,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与设计会存在矛盾的情况,施工人员便在没有与设计人员沟通的情况下按照经验施工,导致了实际与设计不相符的情况。施工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后,缺少明确的施工问责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
2.1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在施工环节落实阶段,真正开始实施工地工程开展的进程时,建筑工程的首要步骤是打好地基,也是建筑结构最基础的构成部分。而我国大部分工地的施工活动开展所拥有的地质结构性质都属于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具有缺乏稳定性与相应承载能力较弱的特点,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以及地基变形的情况。其存在的现实条件因素包括: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会遇到不尽相同的地质构造与自然因素,使得工程的变动性加大;施工团队和技术监管部门,需要采取科学理论与现实条件相结合,有效保证建筑的质量。而类似问题的出现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带去严重的发展问题,施工团队以及技术管理部门应该重视此类问题。
2.2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漏施工
防水防渗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首先,为了保障材料在涂抹后墙面光滑避免出现细小的颗粒,所以要做好外墙面的清理工作,并且在外墙面进行洒水工作,确保墙面的含水量。在防水防渗漏设计时要做好门窗的设计,避免雨天漏水等问题。其次,在防水材料涂抹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第一,上人屋面的防水材料涂抹,防水等级为三级,发泡层厚度3mm,防水层涂抹4次。第二,非上人屋面的防水层厚度在1.5mm左右,防水等级三级,发泡层厚度为3mm。
2.3混凝土技术
当代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多数都需要用到混凝土技术,混凝土的浇筑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旦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上出现问题,必定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建设质量,必须加强这一施工环节的控制。一方面,应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与建设要求,选择最适用的混凝土类型;另一方面,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对混凝土进行科学配比,确保其各项指标能满足应用要求。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各个操作环节的管控,以免出现操作失误问题,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3.1施工人员的管理
首先,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意义。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在施工前为管理人员分配好明确的工作内容,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资源配置。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由技术岗位选拔出的管理人员在发现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不规范时,要及时纠正不规范施工行为,并且为施工人员演示正确的施工规范操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最后,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调动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将薪酬和施工质量连接在一起,增加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3.2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制度
在房建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要认真、深入地分析各影响因素,不断优化和完善现场管理工作。编制合理的责任制度,并细分及明确责任到人,使每个人都能清楚自己的权、责、利;合理设置和规范岗位体系,防止“一岗多人、一人多岗”,保障现场施工的各项工作都能高效、有序地进行。同时,为激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也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对于那些工作当中表现积极、为企业作出了一定贡献、创造出一定经济效益的员工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怠慢工作的员工,则应该做出一定的惩处。
3.3制定现场组织计划
为了让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施工企业还必须制定出科学的现场组织计划,在计划中应对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职责加以明确,并在后期生成调研报告,和施工合同内容相结合来设计施工图纸,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图纸的实用性。并且,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地质条件勘察工作,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所制定出来的现场组织计划和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合。
结束语
综上,随着现代房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也越来越系统、规范,同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规模也越来越大且越来越复杂。因此,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要着眼全局,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完善现场管理体系,在推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高效、优质开展的同时,也能实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于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居舍,2019(19):39.
[2]刘文秀,季益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居舍,2019(19):47.
[3]张鼎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9(06):197-198.
[4]黄厚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门窗,2019(12):76+79.
[5]高胜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9(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