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工程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利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陈富辉
[导读] 为顺应时代发展,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显著加大
        陈富辉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松华街道办事处
        摘要:为顺应时代发展,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显著加大,以此建成诸多农村供水工程,但部分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依旧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为改善农村季节性缺水问题,应进一步加大供水工程建设力度,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对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合理优化,凸显供水工程建设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农村供水工程基础设施管护及利用展开叙述,旨在改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不足,推动其工程建设发展,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居民用水问题。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基础设施;管护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需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制度,需对工程建设过程及竣工后期维护进行全面监管,为实现“以水养水”奠定坚实的基础。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旨在发展农村水的良性循环,为贯彻落实这一理念,本文针对工程基础设施管护和利用进行分析,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农村供水工程基础设施管护情况
        1.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形成管护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以政府为主体,相关行业监管为基础,后续运行维护为理念的责任划分制度。切实健全了“三项制度”,秉持贯彻专注的工作原则,监督者及其领导者对工程建设和维护进行了实时管控;其次,安全工程建设充分考虑了当地地形、水流特性,因地制宜的开展针对性的工程建设。以乡镇引水为例,乡镇饮水需求量相对较大,所以各地成立了自来水公司,经由公司集中管理。1.2农村供水水源工程
        农村供水水源工程建设需落实责任制。各地区水库和山塘需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经由政府、主管部门及水库责任人实现责任的明确划分。汛期需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同时应加强日常巡查,时刻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此外,应开展大坝安全鉴定,合理评估大坝安全状况,定期对大坝进行加固处理。总之,供水水源工程应明确划分责任制。
        2.农村供水工程基础设施运行管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饮用水水质保证存在明显的弊端
        农民共同建造以及自己建造的某些供水设施没有安装消毒设备,使政府项目无法使用。管理员在药剂配制、消毒设备以及水处理等方面的标准不高。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水源众多,其检测水质的明显能力较低,难以满足整个地区对水质检测的总体要求。对于少于1000人的项目,没有针对水源采取保护措施,并且水污染具有很高的风险。
        2.2水库缺失经费以及管理人员
        如今,很多地区的水事务人员负责技术指导,但是相关的人员很少,且专业性不足,并且不满足改善水库的精细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要求。例如,盘锦市有很多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安全监测等工作需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来执行,地方政府要承担费用,因此承受很大压力。很多的水库具有公益属性,其维护与管理分家,在供水中不收取相应的费用,运营和管理的成本不足。在水管理的体制发生了改革,由村民共同管理,维护费用未付诸实施,使用寿命缩短,经营风险增加。
        2.3农业灌溉设施缺乏维护费用
        建设后移交并使用了一些小规模的灌溉工程,由于缺乏维修的专项资金,管理和维护措施没有得到充分实施,受益农户普遍对日常管理不热心,设施遭受了自然以及人为的破坏,无法正常进行工作,降低工程的总体效益。
        3.农村地区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在今后的供水工程管理与建设当中,应将积极调查,促进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的管理与建设继续推进,提高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与开发,努力解决工程用水短缺的问题。


        3.1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
        3.1.1不断落实管理与维护责任
        监督当地的饮用水安全,整合各岗位的职责,监督各个城镇以及村落的运营管理以及维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水费以及水价的征收工作,评估运行的管理与维护的绩效,减少运行的成本,努力实现中央、省以及市级的管理与维护资金落实,减低农村地区的财务压力。此外,积极宣传相关政策,构建畅通无阻的投诉途径,并提高农民对卫生饮用水、节水以及水费付费的认识。
        3.1.2不断改善水质,强化对水源的保护
        监督所有领域以加强其水质的监测与检测工作,改善水处理以及消毒的设施,并确定管理人员的各自责任。对于小型饮用水窖对应的农民,要确保其已安装并使用净水器,努力保护饮用水的水源,加强巡查与防护措施,严格避免污染水源现象发生。
        3.1.3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对扶贫成果进行巩固,依靠水源工程的稳定性,落实“十四五”期间地农村地区的供水保障措施,对主要的水源大力进行建设,为农村地区提供重要的水源保障,针对季节性的缺水问题制定详细的策略,继续与水利企业紧密合作,逐步推进城乡供水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3.2农业灌溉工程
        基础设施维护管理过程中,运营管理是最后一环。供水工程规模庞大、资金投入较多,若缺少科学、合理的运营、管护模式,不仅无法保证其使用年限,并且还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项目的生产力,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无法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福利水平的重要目的。因此,各级财政预算应该将农村供水工程的管护费用纳入其中,只有确保经费充足,才能够实现专人管理、专业维护,以此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益,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提供更好的农业灌溉服务。另外,乡镇政府应该主动承担起工程的管理、养护责任,将工程管护工作落到实处,明确责任、权利、效益,并将工程管护情况纳入考核项目当中。不仅如此,还应该加强供水工程管护宣传工作,强化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使农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工程管理、维护工作当中,履行基本的工程管护义务。
        3.3应用插卡式水表
        插卡式水表是在卡片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套适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管护的科学系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应用卡式水表之前,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系统的应用目的,充分考量系统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通用性以及兼容性,并以此为准则选择科学的卡片类型以及性价比较高的表具。单从功能方面来看,卡式水表可细分为五个部分:①密钥管理模块;②开户发卡模块;③售水管理模块;④卡表终端模块;⑤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卡通”运营模式不断普及,从传统的IC卡到如今的“智能卡”,人们对于“卡片”的应用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凭借先天优势,“智能卡”不仅被赋予了特殊功能,并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灵活性、通用性以及可扩展性,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当中,这很可能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深入发展,政府部门的协调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深化转型,插卡式水表在供水工程管护中的应用必将普及。
        结束语:
        综上,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项目,是关系着农村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供水工程基础设施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在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农村供水工程基础设施的管护现状出发,结合实际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农村供水的效益,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文春.盘州市农村供水工程基础设施管护及利用[J].珠江现代建设,2020(4).
        [2]张正川,缪景春.浅议农村饮用水运行管理与维护[J].农家参谋,2020,No.649(06):33-33.
        [3]阿布来提·扎克尔.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后期管理与维护存在问题的思考[J].智能城市,2019,v.5(22):77-78.
        [4]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4):18-22.
        [5]杨林,韩彦平,孙志敏.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J].宏观经济研究,2020,(10):56-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