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佘松华
[导读] 环境工程主要面向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佘松华
        身份证 43052119731223****
        摘要:环境工程主要面向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以及物理污染治理等领域,包括环境工程工艺设计、环境工程施工管理、环保设备安装调试、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环境工程监理等工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环境工程中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处理技术;应用与实践
引言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广大群众在思想、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有了很多的转变,并且伴随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环境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如何保护环境,改善遭到破坏的环境系统,如何建设相关的环境工程成为很多人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微生物技术作为一项处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技术,在环境保护工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微生物处理技术的了解,加深对造成环境污染原因的分析,就能更好地在环境工程中运用微生物处理技术,不断改善环境,提升环境工程的质量。
1环境工程技术
        环境工程技术作为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阶段,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环境工程的实际工作,并拟定可行性参考文件,为相关部门顺利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帮助。拟定环境工程参考文件固然重要,但其实施也不容忽视。目前,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规范环境工程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在具体应用阶段,要由第三方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环境工程技术本质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因此,在实施阶段,工作人员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具体内容。简而言之,在拟定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同时,也要确保其具备一定的可调整性,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帮助。
2微生物处理技术使用的优点
        微生物处理技术是从生物技术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生物技术的特点,但又同以前的一些物力方法、化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以下一些优势:第一,微生物处理技术对污染的降解能力强,并且对污染物有较强的吸附性,在环境工程的实际操作中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甚至在对水污染的处理时也能实现对污染物较彻底的处理。第二,微生物处理技术的成本较低,同以往的化学手段和物理手段相比,微生物处理技术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少,根据已有的处理数据可知,微生物的处理成本仅占到了化学与物理处理技术成本的30%~50%左右。第三,微生物的种类十分丰富,其能够展现出多样的代谢功能,能够对存在的多种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并且微生物十分容易繁殖,其繁育的周期较短,对各种环境的适应也很强,因此很容易针对各种不同的物质产生相对的酶,以实现对其的降解。第四,微生物处理技术在对污水的处理中有较强的左右,不止能对水中的杂质、污染物进行祛除,还能提升污水的透明度,实现对污水有效地处理。
3环境工程中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
        3.1利用微生物处理技术监测水质状况
        近几年,人们对水质安全高度重视,对水质的评价需要根据水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我国目前多数饮用水中都存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大肠杆菌经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利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对大肠杆菌的水存活率进行分析,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国家的实验标准相比对,明确水质的质量,便于快速发现微生物超标水体,从而进行及时的水体治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代谢物质和生活垃圾,运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对污水中的废弃物进行快速吸附,并且进行一定的降解。对废水处理完毕后,能够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变为无害物质。利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固体废物,通常是在固体废弃物中加入嗜热微生物、硝化细菌纤维,分解微生物等,使各种固体垃圾进行快速分解,减少固体垃圾的存量,从而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3.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该项技术实际运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特定软件对特异性进行探究,在和微生物进行密切融合之后,形成了荧光。这项技术对微生物处于活性污泥中的生成占据比重进行了全面和准确的定位,有效探测出实际数值。同时,把碱基互补配对形式作为重要前提和根基,把握核算分子技术,以杂交方进行溶液探测。主要是对细胞组织和膜上核酸分子。然后,还对检测方法是否高效和灵敏进行了分析。核酸杂交技术运用环节中释放出了一定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推广其运用的过程中,为微生物的检测工作实施提供了指引。最终,关注微生物的实际分布,对其适应性等方面内容进行定性的研究。因此,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把握荧光原位杂交这项技术,抓住技术的根本和源头,让废水处理工作变得更加全面和高效,形成可确定性研究领域和载体之后,让工业经废水处理环节不再陷入困境。
        3.3环境监测中微生物酶的应用
        借助生物酶可制作酶电极,微生物酶在应用阶段的作用较为突出,不仅能深入分析环境中所有污染物质,而且也能辨别其污染程度。比如在皮状丝孢酵母中提取的酚羟化酶,可将其控制在氧电极附近,制作而成酶电极检验粉,工作人员可借助微生物菌株,通过夹层方式制作微生物膜和氧电极组合而成的BOD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不仅所需时间短,且操作难度不大,而且也能够实现对环境的有效检测并加以控制。实践证明,BOD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成效较为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3.4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使用
        对于一些污染源较为特殊的环境污染来讲,以往的处理技术比较难以进行有效地处理,就需要采用固定化微生物的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步骤,其一就是需要对微生物有一个科学的筛选,了解不同微生物的作用,选择最适合本污染源的微生物;第二步就是需要将微生物进行固定,将其固定在一些细胞载体上。通过对微生物进行固定,对微生物形成一种保护,保证其能够在较为活跃的状态下能够繁育,这样能减少微生物降解的实践,提高环境工程处理的效率。
        3.5微生物在净化废气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实现废气净化也尤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要将气体转化成液态,再配合相对应的微生物实现对废气的有效降解,其所产生的代谢物会融入在液相中,形成细胞代谢的能源,而另一部分则会变为气体流入空气中,要严格把控其存在的有害物质,充分发挥清洁效果,废气净化塔如图3所示。除此之外,经相关人士对氮氧化合物废水的微生物净化研究可发现,借助悬浮生长系统,驯化脱氮杆菌,再融入NO混合气体,可以转化为零危害的氮气,值得注意的是,NO净化率可高达98%左右。
结束语
        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建设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很难有大面积的填埋点,导致填埋处理技术无法快速普及与推广。而微生物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为环境治理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微生物技术已经涉及很多领域,成为环境工作者的研究对象。未来,微生物技术还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荣.环境工程中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3):140.
[2]秦天一.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46-47.
[3]吴坚.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5):34.
[4]岳玉妍.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59.
[5]田秀芳.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运用与实践[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