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梁小军
[导读] 随着建筑工程建设数量的持续增加,其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梁小军
        广州一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建设数量的持续增加,其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为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高支模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因为高支模技术对操作要求较高,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以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文章重点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高支模材料的选择
        在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前,应科学选择模板,以使混凝土的成型速度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具体来说,在进行模板选择时,(1)优先选择信誉度高、手续齐全的大厂商,且要求模板具备较强刚度,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均满足实际需求;(2)严格对高支模系统中其他钢管、固件的质量进行管控,要求其规格、数量、型号、质量都与实际需求相符,并达到规定要求,对于未经质量认证或者质量不达标的钢管和固件,予以拒收退回处理,严禁其进场;(3)在对脚手架搭设之前,需要仔细对设计图进行分析,按照要求选择脚手架的长度,要求其与建筑物层高保持一致,这样搭设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后期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并使脚手架支撑系统具备较强稳定性,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2.建筑工程高支模系统控制要点
2.1构造要点控制
        (1)立杆的管径、壁厚应与排架设计要求相符,并将其安装在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的垫脚板上。在接长立杆方面,需要将其与对接扣件连接,并在对接扣件设置时采用交错方式。严格禁止将相邻垂直立杆接头安装在同步内。同步内的立杆需要将接头高度方向错开,距离控制不低于500m,并且每个接头中心与主节点距离应小于步距的1/3。(2)在搭设水平杆时,应将其选择在立杆底距离地面200mm高的位置,且沿着横纵水平方向搭设,扫地杆的搭设依此按照纵下、横上的顺序进行,并在纵横方向上将水平杆布置在可调支座支柱的顶部,以使水平杆发挥其作用。此外,顶部水平拉杆和扫地杆应均匀分布,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应与模板(排架)的设计要求相符;(3)必须将一道水平连续剪力撑设置在竖向剪力撑顶部交叉的平面位置,以提高高支模框架的稳定性和刚度。通常,剪切支撑的设置可以使临界荷载提高25%至65%。
2.2安拆环节的控制要点
        (1)在对脚手架立杆进行架设时,严禁直接搭接接头,而应对接头方式进行科学选择;(2)如果使用可调螺丝杠调节脚手架高度,需要将丝杠设置在脚手架一端的上方位置;(3)严禁损坏脚手架支撑系统中的相关扣件,始终使其保持完整;(4)在对脚手架支撑系统进行使用时,应密切注意沉降和局部变形问题,应提前对预控措施进行制定,并妥善对变形材料进行更换处理,以将沉降和变形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5)在对楼面支架搭设时,有必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首先,对轴和梁进行放线,以对楼面水平标高进行明确,然后顺着纵梁方向对门式脚手架进行安全,并对其进行校直、调平,其次,对上层门式脚手架进行安装,在安装时,需要锁紧脚手架两侧且同时完成安装工作;另外,需要将上下层门式脚手架立柱安装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使其处于相互垂直稳定状态,以保证脚手架的安装质量。
2.3高支模验收
        在建设建筑工程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项支撑系统,起到辅助施工的作用。由于高支模安装质量直接对施工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在安装完成后,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要严格测试高支模系统的性能,还要对独立支架质量进行仔细检查,以使各支架间的契合度与相关要求相符,从而保证整个高支模系统具备较强的安全稳定性,为建筑工程后期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2.4高支模拆除
        在土建工程主体完成建设后,需要对高支模进行拆除。在对高支模系统进行拆除时,必须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在其满足拆除条件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进行复验工作,在通过批准后,方可执行拆卸工作。同时,在拆除之前,需要考虑上部载荷对拆除层的影响。在拆除时应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即先对后支设模板和承重部分拆除,最后对最先支设模板和非承重部分拆除。

在完成拆卸工作后,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需要对拆卸模板进行统一存放和运输,切勿随意放置拆卸模板。此外,在进行拆卸工作之前,各部门人员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由安全监督员监督整个拆卸过程,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场,如有需要,可以将警戒线设置在现场。
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要求
3.1梁模板施工要求
        (1)如果建筑跨度大于4 m,则必须确认模板可以拱起。在调整实际拱起高度时,需根据梁模板的实际结构调整。通常,拱起高度应在总跨度的1‰至3‰之间,拱起高度不得大于3厘米,以防止影响梁模板的正常施工。(2)对梁模板进行安装时,必须先对底模进行安装,并通过拉通线校正,以使中心线精度得到保障,在确保底模处于水平状态的前提下,对侧模进行安装,在此过程中,应确保侧模与底模呈直角,以使梁模板具备较强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3)在对梁模板搭设时,必须有效将梁支撑框架与相关支撑框架进行连接,例如柱、板和墙等支撑架,以使其成为一个稳定性较强的整体,为建筑工程后期的施工提供保障。
3.2顶板施工要求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还会对顶板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在搭设顶板时,涉及的施工细节较多,如小楞、满堂架、模板等,为使顶板施工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在操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艺和流程完成施工。另外,由于顶板施工质量与板面标高、楼板厚度等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和楼板厚度,特别是要对阳台、卫生间板面下沉高度进行分析研究,以使顶板质量达到相关规定标准。
3.3柱模板的施工要求
        在对柱模板进行搭设时,首先要使柱模板的垂直度得到保障,为了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载荷因素导致柱模板位移,必须将柱模板支撑有效与支撑承载架进行连接,以避免柱模板位移。
3.4剪力墙施工要求
        剪力墙是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重要位置。在对剪力墙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花篮螺丝、铁丝等调节上部板的局部位置,以使上口的平整度得到保障。只有采取此种方式,才能在施工过程中,使剪力墙的墙体模板满足水平和垂直施工要求。
4.提高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对策
4.1全面对高支模施工设计方向进行了解
        由于高支模系统的施工是在高空操作的,其操作过程具备较高难度,因此,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在施工前,负责高支模系统施工的人员要全面勘察分析施工环境和设计图,并掌握了解施工的流程、施工要点和规模,根据调查的数据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以使高支模系统顺利完成施工。
4.2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
        由于高支模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支模系统施工质量。为了使高支模施工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在制定高支模板施工方案或施工前,需要安排一支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团队全面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以确保施工方案具备较强的合理性。此外,相关建筑材料必须在进场前完成质量检查,以使建筑材料达到规定标准。在高支模搭设过程中,应安排相应的人员对搭设过程进行管控;在搭建完成高支模后,监理人员必须严格检查和验收其质量,并在取得批准后,才能开始后续工程的施工,以最大限度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土建工程建设中,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为了确保高支模技术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要求对施工流程和要点进行控制,以使土建工程具备较强的安全稳定性,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立松,高支模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3:142-143
[2]贾连国,建设工程高模板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13:165
[3]肖成勇,超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安全,2019,05: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