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
河北建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河北衡水市 053000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当下的建筑行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了当代社会的发展,只有不断地改变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才能使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质量上升一个台阶,本文着重阐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和建议,使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更加地科学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对安全意识的加强以及对生活观念的改变,突出了建筑工程管理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施工的环境因素,和施工的方法,施工技术的不成熟,加上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工程建筑在管理和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就要使各项目之间实际无障碍的沟通以及强化监督功能,对成本的控制有一个规划,这样才能创新管理方法,使得工程建筑的质量得以提升。
一、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面的问题
许多建筑企业重技术轻管理,导致在管理方面出现许多问题,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在承包过程当中有层层分包的现象,就会使得管理失去应有的作用,在分包中,许多承接单位并没有相关的资质进行工程施工,使工程质量就大打折扣,分包带来的问题有许多,其中在承包的范围总有着模糊的认定,有些地方存在共同的范围,但有些地方却有双方都不认的范围,使得在管理上出现空白。再一个,从承包的个体利益着想,每个承包的企业都想在施工期间干最少的活而得到最多的利益,使得在众多被分包的企业中,矛盾重重,加剧施工质量不合格现象,使许多工序该做的不去做,不是忘记就是扯皮,加大了管理难度。[1]另外,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也是一个方面,大多数建筑企业管理者当中,专业管理人才相对来说偏少,低素质管理者无法协调各承包企业之间的矛盾,最终加大管理的难度。
(二)施工环境与方法的问题
这里要提到两点,一点是施工环境的影响,另一个是施工方法的影响。施工环境里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个指管理的环境,管理环境主要与管理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如层层分包在我国还是被允许的。二是技术环境,技术环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水文不良、气象条件差等,都会导致技术环境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第三个就是劳动环境,劳动环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人力的问题,一种劳动工具的问题,在这两种劳动环境当中,人力问题是管理的难点,对于劳动工具或者说劳动设备来说,在施工中的维修频率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第二个影响施工的因素是施工的方法,施工方法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要想办法改善和创新施工方法,才能提高施工的质量,施工方法主要集中在施工的技术,流程,各个措施以及检测,设计等等一些环节,这些施工方案要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施工方案对成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三)施工技术的问题
目前的工程施工技术已经是越来越先进了,涉及面也越来越广,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就要有一个综合性知识的考量。
但是,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各部独当一面,只对本部门的施工技术方案负责,对涉及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一窍不通,导致技术衔接出现空白,无法及时在施工位置、次序和交叉部位无缝处理。这些问题常常是管理者经常忽略的问题。其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个性化的建筑也得到许多人的喜欢,这就要求在施工技术上要有所突破,从而要求建筑企业学习更多的先进技术,将它们运用到建筑工程当中去。
二、提高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策略
(一)管理体制要完善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将各职能部门相互串联起来,避开独自为政的现象,杜绝分层承包的现象,对不符合市场准入的企业,严控把关,有些企业由于缺乏施工所需要的必备条件,在拿到分包合同后,随手又以更低的价格转包出去,使工程在成本支出中大幅缩水,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有些企业甚至明目张胆地用假的资质证明来充当施工资质的,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企业通过层层分包的方法得到施工的资格,这对工程质量来说不但得不到保证,同样也使管理的难度加大。
(二)强化各部门的合作
层层分包的现象导致各个部门之间没有一有效的合作机制,一个工程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会出现许多个衔接处,为了使这种衔接更加顺畅,就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切实履行各部门的职责之外,就必须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避免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另外,各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可发生矛盾的现象,积极有效地沟通,相互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交流,对于交叉工序担起共同的责任,使材料的供应不能因为由于交接而发生脱节的现象。[2]在一个建筑工程当中,个人的力量有一定的作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决定工程的质,组织的力量非常重要,在组织下完成各项规划有序进行,这样就会避免由于个人的主观因素而造成的误差。
(三)成本控制
一个建筑工程从立项到最后的竣工,都要在成本控制范围之内,在实行成本支出规划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返工的现象,设备维修,以及物资运输,进场和保管,都在成本控制的范围之内。成功的成本控制,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有更多的竞争优势,从而达到再发展的目的,相反,如果成本控制不到位,使每项的支出都超支,最终只会造成财务风险的增大,无论是对企业和整个工程的进展来说,都不是很有利的。在成本控制当中,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成本管理的计划,这样,才能将成本控制在自己手里从而达到增益的目的。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的质量,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施工环境的影响,一个是施工方法的影响,环境影响下包括地质,水文,气象,都可能对施工发生一些影响,这就要考虑施工技术的问题,施工技术与工程的质量直接挂钩,近年来人们的审美观发生改变,个性化的建筑能够吸收更多的人。在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上面最主要的还是管理体制的问题,层层分包限制了管理的能力,同时分包过程当中,对工作不负责,没有资质,没有相对应的人力资源,没有有效的证据来支撑其进行一项工程的质量建筑,最后就是成本控制,成本控制要从自身能力出发,才能最终收益。只有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使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和保证。
参考文献:
[1]雷冰.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 城市地理, 2014, 000(014):106-106.
[2]廖琪.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商, 2016, 000(03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