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鹏、吴传海、王志军、崔瑞豪、王莹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名门雅橙苑项目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铝模进行施工时非标准层模板配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在非标准层根部使用木模板的解决方案。在非标准层根部采用铝木结合进行施工,利用特定的系列创新发明和配套技术,在不新配额外的标准铝合模模板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模板成本。工程实践表明:铝木结合的施工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铝合金模板;非标准层;铝木结合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也是能耗大户,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建筑施工污染大,能耗高的问题。建筑铝模是典型的绿色施工技术,解决了传统模板施工效率、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逐步演变为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模板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开展建筑绿色施工中建筑铝模的应用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应用原理
铝木模板交接处需设置在易于操作、整体稳定安全的部位,原内墙铝模标准板尺寸为400mm×2750mm,外墙铝模标准板尺寸为400mm×2700mm。由此,将铝木结合点设置于竖向构件的铝模标准板上端。将交接处加固点加固成刚性节点,木模下脚就无法出现偏位现象。通过特制木模板压脚角钢将铝木模板竖向连接成整体,并固定水平向;再通过二次加固措施的实施确保加固节点不偏移。
2基于铝模的非标准层根部铝木结合施工技术
2.1墙柱模板设计
(1)本工程内墙模板标准尺寸400?mm×(2?600+1??200)mm+底角铝,外墙模板标准尺寸400?mm×(2?600+1?500)mm。(2)外墙承接板(K板)为400?mm高规格,起到楼层之间的模板转换承接作用。(3)内外墙模板为对拉螺杆,背楞加固体系,背楞配置为内墙6道、外墙7道,间距:从地面向上250?mm、600??mm、600?mm、750?mm、600?mm、850?mm、K板背楞(根据层高4?500?mm设计)对拉螺杆间距不大于800?mm,K板设加固件控制K板移位。(4)墙体厚度控制:在两模板之间的拉螺栓上安装定位穿墙管,定位穿墙管由定位胶塞和PVC管组成,墙体厚度控制准确。(5)墙体垂直度控制:为了准确、方便地调整墙体垂直度,在墙体模板单侧安装斜支撑,每面墙安装2支以上斜支撑,斜支撑间距不大于2?000?mm,楼面板浇筑时必须预埋斜支撑安装铁件。
2.2材料准备及零部件制备
主要施工材料包括木模板、木方、钢方通、螺杆螺帽、角钢等。为保证零部件制作的精度和效率,提前制作好胎架。1)墙根木模板制作。墙模板分内墙板及外墙板这2种形式,包括标准板及非标准板。标准板采用1830mm×915mm的模板加工而成,长度为1830mm,内外模板的高度分别为690、700mm。2)可调式双方通主楞制作。铝模加固体系只有横向背楞,无竖向背楞,在模板铝木结合部位,由于铝模和木模厚度的偏差,造成背楞上下不在同一垂直面,承压不均,有胀模风险。为此,设计了一种可调节的竖向背楞。背楞采用2根40mm×60mm的方通并排焊接,两方通之间的空隙,根据下部模板背楞的木方进出位置,焊接相应尺寸的螺栓套筒,用来调节螺栓加固下部木模板的木方次楞。3)非平面精准开孔工具制作。使用可调节式主楞对铝模及木模进行加固,对焊接的螺栓套筒位置定位要求非常精确,为满足下部的木模板加工制作时的螺杆眼开孔定位要求,配套设计了2种“非平面精准开孔工具”,分别适用于外墙及内墙。
2.3柱形铝模安装施工技术
柱形铝模安装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应用建筑铝模的关键技术,这是因为铝模具有独特的样式和结构,为保证铝模安装质量,避免在后期混凝土注浆时发生渗漏浆液的问题,在柱形铝模安装中需要先布置高质量的支撑体系。本工程由不同高度和不同结构样式的建筑工程共同组成,在柱形铝模安装时,有现场工作人员按照柱形结构的特性,提前设置好立楞,并严格控制立楞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柱形铝模施工的稳定性和精度,保证了后期混凝土的注浆效果。
2.4铝木交接处模板支设、加固
铝模板支设完毕,根据设计图纸加工制作、支设交接处上部的木模板。内外墙铝木结合交接处木模板加固设置40mm×90mm木枋次楞,木枋次楞横向设置间距≤230mm;设置48×3.0mm双钢管主楞加固,双钢管主楞竖向设置间距≤457mm。在交接处设置对拉螺杆穿过特制压脚角钢与双钢管主楞加固成整体,主楞伸入铝模板区域,对拉螺杆横竖向间距均≤457mm。在木模拼接处应有木枋,钉铁钉固定,铝木结合交接处设置斜撑加固,墙柱端头设置步步紧加固。
2.5阴阳角、墙端、转角等模板加固
转角部位与常规的模板加固方式一致,主要采用木方与模板之间的有效固定。剪力墙的转角尺寸包括50、100、150mm等规格,大于或等于200mm尺寸的转角,可采取阴阳角的加固方案。阴阳角部位采用定型角钢进行加固。预先在角钢上开孔,用自攻螺钉与木方固定连接,焊接角度与剪力墙角度一致,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部木模板不变形。墙端端部的加固与常规的模板加固方式一致,利用墙长方向的模板加固柱墙端部模板,外侧用木方垫牢,再在侧面用方通或钢管进行加固。
2.6墙体铝模安装技术
墙体铝模安装也是应用建筑铝模的关键工序,当墙体专用铝模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安装人员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先确定墙体铝模安装的位置,然后进行墙体铝模安装。墙体铝模安装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结束了。还需要进一步对墙体铝模进行加固处理,提升墙体铝模安装质量和效果,并对照效果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松动问题及时加固,本工程墙体铝模施工中,通过加装螺杆的方法,保证每块铝模都能够被牢牢紧固,提升稳定性,便于后期混凝土浇筑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证施工质量。
3效益分析
铝木结合运用施工为超高层结构铝合金模板体系施工带来了新的思路,铝木模板结合交接处加固技术实际可行,有效地解决了变化层铝木模板加固问题。1)提高结构成型质量。变化层铝木模板结合交接处加固技术解决了铝木模板竖向构件加固问题,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尺寸与观感好,避免结构出现涨模、错台和爆模的质量缺陷。2)节约施工工期。铝木模板结合交接处加固技术使得铝木模板结合施工得以应用,减少了木模配模时间,劳动力安排、资源调配消耗的时间,缩短了变化层施工工期。3)节省施工成本。铝木模板结合交接处加固技术的特制角钢紧固件加工简单,其余加固件材料现有,利用率高,为铝模模板结合运用的核心,降低资源的消耗,节约施工成本。
结语
铝模工程的非标准层中,采用基于铝模的非标准层根部铝木结合施工技术,在下部木模加固、整体加固、特殊节点施工等一系列问题上做出了有效的施工解决方案。在实际项目中,通过几次施工试验,效果良好。该技术较目前常用的铝木结合施工,成本投入较低,工具构造简单,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操作。采用一次性浇筑,整体性能好,有效解决了铝模工程中非标准层施工墙体不顺直、错台等质量问题。在已有的誉珑名苑、誉珑荟庭、卓越东部蔚蓝海岸(五期)这3个项目中先后实施了“基于铝模的非标准层根部铝木结合施工工法”,根据现场实施和反馈情况来看,共节约经济成本约60.2万元,并节省了后期的修补费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希黔,林琳,王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施工技术,2011,40(8):1-7.
[2]仇铭华.铝模板技术在北美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3,42(1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