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侠
刘艳侠 身份证件号:3725011974****1542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在高层房屋建筑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深基坑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能够确保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及后期投入使用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风险。但在现阶段的深基坑支护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为确保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掌握。
关键词: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定义和特点
深基坑是指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基坑的深度超过5m或通过相应的支护结构进行支护基坑。在现阶段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极为常见,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指在进行深基坑施工前,按照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检测工作,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深基坑坍塌的情况,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及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深基坑施工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①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需要加深基坑深度,以确保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②需要将土体的实际情况和深基坑开挖进行充分结合。③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方式比较多,当前较为常见的支护方式为悬臂式支护结构、重力式挡土结构和混合式支护结构。根据支护方式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深基坑支护分为加固型和支挡型,在实际的施工中建筑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筑需求、施工方式对支护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操作技术管理要点分析
2.1钢板支护的技术要点分析
钢板支护是常见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方式,适用于松软土质。钢板的韧性大,在软土环境施工中,可以实现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操作。如果前期设计勘察不合理,土质不符,可能导致土板错位或变形问题,影响基坑支护的施工操作。在钢板支护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钢板支护方式。钢板支护的深度需要在6m~7m的软土层,支护操作中需要全面考虑地质条件,以保证基坑支护的质量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从而更好地发挥支护技术操作优势。
2.2地下连续支护墙的技术要点分析
地下连续支护适用于群体建筑。钢筋混凝土墙体施工中,以分槽确定施工技术方案做好支护结构的保护。根据地下连续墙的支护工艺需求,对渗透值、刚度值等进行分析,判断深基坑支护下是否满足不同建筑的支护需求。在大面积的基坑支护,地下连续支护墙施工中,连续支护墙方式可以提升施工效率,满足支护施工技术质量水平的总体要求,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设计标准。
2.3深层水泥搅拌桩基坑支护技术分析
深层水泥搅拌桩基坑支护技术是适用于特殊的深层建筑基础施工。水泥桩具有韧性强度,可以保证地下的结构不受损害。水泥桩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因为深基坑支护的成本较高,稳定性和延展性较差,在设计勘查阶段,需要确定建筑企业的施工标准,结合实际需求确定施工方案。
2.4锚杆支撑支护技术要点分析
建筑锚杆支护技术操作中,需要根据建筑基础的维护程度准确判断支撑下支护的作用和基本要求。锚杆支撑需要确定支撑锚杆的支护标准,结合实际地基的变形程度,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支撑比例范围,确定结构形式和规范要求,保证智能结构支撑的稳定性及结构的合理性。调整深基坑支护效果,确定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标准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以满足不同面积、不同结构、不同高度的建筑工程建设使用,从而提升后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范操作。
3.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某住宅房建项目基坑开挖深度在5.0~10.2m,且现场高差较大。基坑北面紧邻一个公交车停车场,停车场围墙与该住宅房建项目的地下室外墙的间距在3m左右,且北边的用地红线与该住宅房建项目的地下室外墙的间距在30m左右。
3.1测量放线
根据规划部门、建设单位提供的标准点和建筑定位图,组织测量小组进行施工控制坐标网点的测量放样,坐标测量点高于室外永久地坪300mm。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确定基坑开挖线和控制点坐标,用全站仪确定控制桩,控制桩采用钢筋桩,沿轴线桩设置,并撒白灰线进行准确标识。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工作,开挖时确保基坑平面位置准确。对于改移管线,精确定位现有管线,避免施工时损坏。完成测量放线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经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后序施工的定位依据,再开展下一工序。
3.2泥浆的制备与管理
采用自然造浆法制备泥浆,需定期进行检测,保证泥浆的性能。自然造浆如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自然造浆和红土造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情况及时进行相应地调整,定期清理泥浆循环系统的沉渣和废浆。泥浆池安排专人维护、管理、负责。冲孔桩泥浆量大,应合理设置泥浆池,及时清理并外运泥浆,防止泥浆无序排放或外溢从而破坏场地及施工便道,影响运输商品混凝土车辆的行驶路线,从而影响桩身混凝土浇筑进度。
3.3钢板桩施工
开始钢板桩施工前,根据测量数据及控制轴线明确钢板桩的位置,并定位放样,以便打桩作业的高效、优质开展。①由专人负责把打桩机的铁链穿过预留孔锁到机头上,再利用打桩机上的夹具夹紧钢板桩,从一端将钢板桩慢慢抬起,直到钢板桩达到竖直状态。接着由专业施工人员旁站指挥,把钢板桩慢慢移动到预定位置。吊装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都要在安全区域内,等钢板桩就位之后再靠近进行后续工作。②钢板桩打桩施工中常用的打桩设备有振动压桩及静力压桩两类,现实打桩施工的时候要结合实际需要来选用打桩设备。且钢板桩打桩施工中,要先把钢板桩插入土层中,并打桩到指定标高后结束搭设。③拆除过程中要先拆除挂钩,再开始移位,且要有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拆除,以防出现意外,确保拆除工作安全进行。
3.4支护桩保护
(1)开挖完土方之后12h内实施支护桩保护,且要尽快做完垫层砌筑及浇筑施工,使围护结构基底能始终保持稳定。(2)采取分块跳挖,控制跳挖间距≤30m,且跳挖作业后要第一时间进行振捣,增大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可以有效保护支护面层及桩墙,避免两者发生较大的变形及位移。
3.5冲洗池和沉淀池的布置
在大门处设置了车辆冲洗池,对所有进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以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同时,也在冲洗池旁边设置了沉淀池,以此处理降水施工及排水施工中的水,待沉淀处理达标后再排进市政管网内。此外,也可利用沉淀池内的水对车辆等进行冲洗,以节约水资源。
3.6人工修土
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待机械开挖至距标高300mm的时候,安排人工进行修土作业,并严格控制基坑底部及内壁暴露的时长≤12h,有效防止因土质变化而引发基坑支护变形或位移等问题。同时,也必须在基坑四周安设防护栏杆及逃生通道,以保障施工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是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技术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对支护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方式加以改善,掌握并优化施工技术,以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及房屋建筑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朱生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46-47.
[2]赖金桥.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10):82-83.
[3]王延海.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8):49-50.
[4]毛建.建筑深基坑多种支护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18):108-109.
[5]林艳贺.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探索[J].房地产世界,2020(1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