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20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在大的市场环境下赖以生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建筑成本控制关系到建筑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建筑成本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财务的预算管理及控制对于企业改革进程的推进十分重要,虽然大部分的企业已经有着对预算管理的实践和运用,但是从现有情况来看,其实践和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是当前企业在面临转型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就建筑成本控制中的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成本控制;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引言
市场改革进入深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更加重视施工项目的预算指标流程的细化工作,努力实现预算管理和建筑企业战略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推动建筑企业的经营目的。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全面预测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并对各项经营活动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分配,做好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规划工作,以保证资金能够在项目施工中被合理使用,从而完成战略发展目标。
1建筑成本控制中的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是能够实现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需要围绕预算目标进行管理,对财务预算管理的流程进行明确,可以确保不同环节资金预算的有效落实。依照上一年度企业实际经营成果,可以确定本年度的预算目标,并且将其作为企业各部门及员工的行为管理准则,形成规范化的体系标准,对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进行控制,避免资金浪费问题;二是能够调动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在企业日常运营中,预算目标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而通过员工的努力,可以达成目标获得奖励,这也使得员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预算管理中,为预算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三是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财务预算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现金预算,为了保证现金预算流管理的有效性,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大规模支出资金后,可以向企业管理层发送预警信号,确保其能够尽快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
2建筑成本控制中的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性的施工预算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具有施工量庞大、涉及的人员众多等特点,所以相关的预算人员要有超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此工作,如果工程预算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那么相关的编制工作必定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具体所需要的资金与预算相差偏大,给工程后续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另外,如果建筑工程施工预算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出现了敷衍、马虎的工作心理与态度,并没有真正到工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那么他所编制出来的施工预算也会缺乏真实性与准确性,甚至有超出预算的情况出现。
2.2成本控制力度薄弱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设计不是很合理,控制力度非常弱,建筑企业在日常成本控制工作中,很多的工程造价需要根据预算方案进行全面的控制。由于控制力度比较弱,因此很多预算管理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预算需求进行控制。由于控制力不足,因此预算管理方案在国有企业中无法显示其优势,在具体的控制过程中不重视方案的设计,没有严格按照预算开展控制,最终企业实际的成本大大地超出了预算,控制力不足成为影响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另外,由于国有企业项目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因此在复杂的管理工作中,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建筑企业对于成本控制人员投入和资金都出现了控制不足的情况,因此,无法从整体上形成最佳的控制效果。
2.3激励机制欠缺
新的发展环境下,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变得更加规范,经济建设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而在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个别部门和员工没有能够及时对自身的观念认识做出改变,一味关注经济运行指标,指标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对部门及员工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销量指标进行分析,将其与薪酬挂钩。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中,费用明细预算方面的指标在考核环节基本只会体现在部门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中,缺乏对考核制度的贯彻落实,这种情况下,考核所具备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的发挥出来。
3建筑成本控制中的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3.1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督体系,提升认知度
想要有效地对建筑企业财务预算规划进行执行,需要保障各部门团体的协调配合性,将预算计划落实到每一个层级,从而保证建筑企业财务预算规划的完整执行,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升。想要有效地执行预算方案,需要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而最好的监督促进方法就是将预算方案的执行情况与企业人员的业绩挂钩,使得建筑企业利益和个人团体利益相勾连,确保各部门团体的认真负责的执行。在层层目标分解的过程中,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工作人员对于企业财务预算规划的认知度,在有效地执行和节省成本预算方案的前提下,保障预算计划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建筑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财务预算及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得建筑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保障我国企业转型和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提升企业在当前经济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2营造预算管理环境
建筑企业运营管理中,应该营造出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强化全体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做好必要的层次理论分析,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发展需求出发,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完善的标准体系为参照,可以提高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建筑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过也需要注意,在对预算管理目标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目标的细化,而是应该留出一定的空间,将部分权利下放到子公司或者子项目,争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想要在企业中营造出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对于不同子项目之间的监管力度,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自查或者审计查询,减少违法乱纪和贪污受贿的情况。
3.3加强预算的考评与激励
预算考核作为评估企业年度预算目标实现的核心内容,忽视了考核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就不能全面的了解当前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预算的考评与激励就是将企业既定的预算目标落实情况与相关人员工作利益相关联,实现责、权、利统一,奖惩分明,尽可能地展现出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需要将各种考核指标相结合,优化考核体系建立,以月度为时间跨度范围展开预算考核评价工作,对于预算执行状况,业绩考核激励措施等内容相协调,突出闭环管理的优势特点,增强预算管理工作的精准程度,逐步为拓展企业经营规模增添动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当中的施工预算结果是否具有准确性,与项目的施工效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建筑企业当中的施工预算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施工预算的重视与关注,不断优化与健全成为预算模式,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管理依据,让成本管理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与运行,并可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并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景冬玲.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乡镇企业会计,2020(06):43–44.
[2]许梓华.论国企经济管理中的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J].财会学习,2020(15):90+92.
[3]王永新.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财务管理优化对策分析与研究[J].财会学习,2020(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