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土地资源规划的现状、问题和改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陈茂亮
[导读]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陈茂亮
        河南北大金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关于土地资源的应用规模逐渐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需要积极践行可持续的发展思想,针对土地资源规划加强思想重视,提高管理工作力度,从而保证土地资源配置更加符合规范,也能够推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为了全面提高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需要结合实际全面分析目前在规划管理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改善举措和优化方法为支撑,对土地资源真正实现科学配置,从而全面提高土地管理综合质量。本文就当前城市土地资源规划的现状、问题和改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土地资源;问题;对策
        引言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丘陵为主,实际可利用面积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们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
        1土地资源规划的现状分析
        1.1土地规划中城市定位不准确
        就目前来讲,我国社会呈现出市场经济全新面貌,并给市场环境带来显著影响。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提出全新要求,如何规范资源配置,优化土地管理,成为决定市场经济是否获得深入发展机会的重要因素。然而,受以往经济体制所影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为缺乏战略统筹,导致城市定位不够准确,所以衍生出的土地问题也比较严峻,关于土地的资源配置与管理整体来讲比较桎梏。
        1.2城市发展与规划不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致使城市规划进程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出现了发展与规划的不平衡。相关的规划文件,如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规划文件制定的出发点不同,采用的标准也不同,两者之间的差异加剧了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诸多矛盾与不足。城市用地不足与耕地用地不足加剧了用地紧张的情况,旧城区的改造导致空地浪费大量存在,郊区废弃建设用地没有被合理利用。
        2土地资源规划的问题分析
        2.1土地规划缺乏法律支撑
        就目前来讲,在土地资源领域,关于法律体制的建设并不全面,缺乏有效保障,导致在规划与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完善性的法律作为支撑。首先,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导致在土地资源规划与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方向导向。其次,就目前来讲,在具体实施土地规划,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所制定的监督机制并不全面,导致土地规划缺乏立法保障,甚至在土地审批与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漏洞,导致管理工作覆盖面并不全面,给后续的持续性发展进程造成不良影响。
        2.2各类规划相互衔接还不够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与作用,它应具有综合性、战略性、控制性,其他各类规划应与其协调。但现实的各类规划如城市、交通、水利、旅游等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还不够。在编制时间、调整范围等方面不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2.3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阻碍土地规划合理化
        通过对土地规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导致规划方案在设计与整理的过程中,缺乏战略统筹,而严重影响管理质量。众所周知,在土地规划领域,所涉及的部门比较复杂,主要涵盖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然而各个部门在针对土地资源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未能就具体的工程信息进行科学沟通,缺乏协调配合,导致每个部门所掌握的土地资源信息比较片面,而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可执行性。


        3土地资源规划的改善对策分析
        3.1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
        随着新型资源观确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呈现出土地资源管理法律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手段市场化,行政管理规范化的趋势。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前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对以往土地资源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符合当前形势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要积极创新管理理念,以适应当前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更好地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同时,要创建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打破土地供应双轨制,根据市场走向合理划分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资源管理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土地使用原则,让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对当前管理界限相对模糊的土地使用制度予以裁撤合并,创建单元化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土地使用方案实施细则,健全土地管理机制。
        3.2做好土地资源管理规划
        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要想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就要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科学、严格的规划,做好管理规划工作,解决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相关部门应强化自身职能,针对土地资源开展集中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城市、农村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核与分析,制定严格和完善的审批流程,要按照审批流程进行处理,确保土地资源得到较为合理的应用。除了要重视经济发展外,还要保护好耕地,避免耕地污染和浪费,实现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结合。
        3.3按需挖掘存量土地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刚刚实现了全面脱贫,城市建设大部分仍然处于旧城改造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许多城市的中心发展落后于周边地区。所以,旧城改造是土地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并不到位,存在许多土地闲置情况,需要将闲置土地进行合理规划。
        3.4强调市场规范,加强土地规划全过程监督
        首先,需要明确掌握国家的土地市场等级,根据不同等级设置对应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方案,促进土地管理工作实现高效开展。同时,针对土地招标、审批和使用等全过程制定完善性的监督体制,针对土地开发和使用行为进行合理监督,方便及时发现违法和违规现象,如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污染严重等问题,进行及时纠察。
        3.5加大对耕地质量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要科学规划土地,要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要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动态平衡。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关系,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综合考虑耕地开发利用问题,最大限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增加可用土地数量,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要科学合理地规划现有的耕地情况,保护好耕地红线,不断提高耕地使用率。针对农业用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耕地产量;对于非农业用地,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同时,土地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系统重要的组成要素,它的开发和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密切,在进行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加强土地污染防治,防止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发生,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
        结语
        依前所述,在全面开展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可持续性思想为导向,分析目前在规划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举措,遵循市场经济,做好上下联动,强调公众参与,强调市场规范与监督,从而保证所构建的管理体系更加规范,所呈现的功能覆盖面更加全面和具体,助力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郑峥.现代城市土地资源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20):111-113.
        [2]吴静.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进程及其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研究[J].中国矿业,2020,29(08):60-68.
        [3]白海江.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资源,2020(04):189-19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