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医院的清晰流线组织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杨帆 常炳尉 陈祥辉 韩瑞 张大伟
[导读] 清晰流线组织是医院环境体系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杨帆 常炳尉 陈祥辉 韩瑞 张大伟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

        摘要:清晰流线组织是医院环境体系重要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医院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医院建筑物规模不断增加,内部功能区域愈发丰富,复杂的建筑功能区域、大量的医疗科室、交错的建筑内部通道都加大了患者看诊就医的难度,既不利于照顾患者的身体不便,也不利于提升医院的看诊效率。因此,优化设计清晰流线组织,能够有效简化流线型、规范功能区域、明确各区域功能与方向,帮助患者更好的寻找目标科室、节省患者寻找目标的时间与体力,同时便于医生高效看诊,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与服务能力。本文根据具体案例,分析了整体流向设计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超大型医院的清晰流线组织设计要点与策略。
        关键词:超大型医院;流线组织;设计

        现代社会背景下,超大型医院具有建筑物较多、建筑物规模较大、内部空间交错复杂、功能区域较多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超大型医院内具有很多不同功能但是关系密切的医疗功能组团,这些功能组团是遵循医院特有规律形成的,能够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满足医院的运行经营需求。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与服务环境,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西海岸院区(以下简称“妇幼西海岸院区”)作为案例,研究内部的清晰流线组织设计,提出有效的清晰流线组织设计策略,为医院实现功能明确、流线清晰、医患分流提供有力支持[1]。
一、案例  
(一)案例概况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西海岸院区(以下简称“妇幼西海岸院区”),总占地面积72534㎡,总建筑面积253123㎡,地上面积160990㎡,地下面积92133㎡;地块东西长约270m,南北长约280m。医院内总床位数:1060床,包括:综合(成人)500床,儿童500床,感染病区60床;建筑内容为:1栋门急诊医技保健综合楼、1栋住院楼、1栋感染楼等。其中门急诊医技保健综合楼的清晰流线组织设计要求较高,既需要明确综合楼内的各区域功能,明确不同区域的行走方向,还需要保证流向组织简化,避免交错复杂的流线组织影响。
(二)整体流线设计方案
        妇幼西海岸院区为本次清晰流线组织设计的主要对象,设计方案分为三部分:
        (1)控制建筑红线退界。考虑医院的地块形态及综合楼地理位置,设计综合楼的后退南侧用地红线最近距离36.9m,行政科研楼最近点距东侧用地红线13.1m,感染楼最近点后退西侧用地红线12.5m,满足建筑规划。
        (2)医院区域的整体布局。医院主要分为三大功能区,包括:综合医疗区、行政科研区、感染病区,其中综合医疗区位于地块南侧,便于患者进入;行政科研区位于地块东北侧,便于与医疗区联系,同时实现医患分流;感染区位于基地西北角,这主要是考虑到建设城市形象需求及附近居民感官需求,因此将感染区放置在影响相对较小的位置[12]。
        (3)设计三大功能区建筑物出口如表1,保证各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且设立基地西北角对外出入口,方便患者进入医院的同时对内部人流、物流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分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互相干扰的情况。

(三)分流设计
        关于分流设计,包括:(1)人车分流,借助立体交通将车流引入地下区域,实现地下门厅与门诊大楼、住院建筑、行政科研楼之间的连通,进行人流分散。(2)机动车分诊分流,由于医院为超大型医院,门诊量较大,门诊激动着可以从院区大门进入,分别到达门诊建筑、急诊急救保健建筑、医技建筑、住院建筑、行政科研建筑、感染楼等,实现分诊分流,解决内部交通压力。(3)洁污分流,物流与洁污分流分别具有专用通道,避免接触交叉感染,保证医院医疗质量[3]。
二、超大型医院的清晰流线组织设计要点与策略
        完成外部区域的流线组织设计之后,要根据妇幼西海岸院区内部实际情况进行建筑内部的清晰流线组织规划,同时衔接建筑内外的流线组织,为患者与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
(一)流向组织清晰,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工作人员在医院外围设置了精细的交通车环道,将步行人流线路沿着建筑内部展开,实现了“内外分离,互不干扰”的目标;在综合楼的出口与入口位置,设置地下坡道,引入车流,让车流在地下区域进行集散,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在地面的停留,营造宽阔、舒适的地上环境。为了提升流线组织的清晰度。工作人员提出“人行地上,车行地下”的理念,利用长距离的地下车道解决车行落客问题;在地下地道位置设置门厅,便于患者抵达各个医疗建筑物、各楼层。在地上的入手广场位置,设置步行服务流向,促使患者能够沿着流向有序进入医疗建筑物内部,在各个节点分流,进入不同的医疗建筑物[4]。
(三)科学设计医技综合楼,满足患者复杂就医需求  
        医技综合楼是本医院人流量最密集的区域,具有功能丰富、交错复杂的特点。在医技综合楼的建筑内部流线组织设计时,需要加强门急诊、病房区域、医技医疗区域之间的联系,将医技医疗区域作为主轴,同时连接门诊、急诊、各项医疗检测科室、病房区域等,形成核心明确、结构丰满、层次清晰的流线组织。在本次流线组织设计中,立足于首层门诊主入口,自动延伸到两侧,西侧为儿童门诊区、急诊急救,东侧为成人门诊、急诊急救区、核医学科,中部为影像科、门诊药房等[5]。在东西两侧位置各设置扶梯与直梯,二层为成人区域,包括门诊、急诊、检验检测、成人彩超、成人B超、遗传实验室、留观输液等;三层为儿童区域,包括各个科室,同时设置病理科、输血科、体检中心等。四层设置内窥镜中心、CICU、手术中心、日间手术等。由此形成1-4层清晰的平面流线组织,方便患者有目标的寻找所需区域与目标科室,同时实现成人与儿童患者分流,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妇幼西海岸院区”的清晰流线组织案例中,工作人员分别展开建筑红线退界控制,优化整体布局,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流设计与竖向设计,进一步明确医院的各区域功能,形成清晰、明确的流线导向,为患者就医提供较大的便利。在今后的超大型医院清晰流线组织设计中,建议工作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高效运行原则,简化超大型医院内部流线组织结构,科学设计医技综合楼内部,在提升医院运行效率的同时满足不同患者的复杂就医需求;还需要加强绿化体系设计,提出多层次设计理念,营造良好的医院园区环境,提升超大型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宇轩. 论医院门诊空间功能,流线,形象的综合设计——以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投标设计项目为例[J]. 城市建筑, 2020, v.17;No.371(30):71-74.
[2] 许屹中, 寿杭祥. 高效性流线与人性化空间的融合交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设计回顾[J]. 中外建筑, 2020, No.227(03):132-135.
[3] 邓扬, 罗静. 综合医院交通流线设计的探讨[J]. 城市建筑, 2019, 016(006):190-191.
[4] 吴洋, 陈文涛. 大型妇幼专科医院综合体总体布局与功能流线分析[J]. 城市住宅, 2019, 026(008):207-208.
[5] 张晓青, 姚芫, 莫龙. 谈超大型医院的网格形布局模式[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9, v.20(05):70-71.
[6] 王晖. 私立高端医院流线设计思考——以紫合梅州医院设计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9, No.179(02):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