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煤矿开采沉陷损害评价及治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刘晶 刘延威 温忠党
[导读]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地质灾害
        刘晶 刘延威 温忠党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277000
        摘要: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地质灾害,特别是开采沉陷不仅会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会影响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危害性极大,管理部门必须进行科学的治理才能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将其生态与社会效益做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就煤矿开采沉陷损害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力求减少煤矿开采带来的危害,实现煤矿企业绿色可持续地前行。
        关键词:煤矿开采;沉陷损害;治理对策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关乎各行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的稳步前行,但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易因操作不当而出现大面积的坍塌情况,对耕地资源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政府部门凭借前瞻性的思维,对沉陷问题及其损害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借助科学的治理方案将煤矿开采工作带来的社会影响做到极大程度地减少。
        一、煤矿开采沉陷损害的分析
        (一)对建筑物的影响
        基于人口数量的增长,配套的建筑物呈现紧密性,各类设施的覆盖面积逐渐扩大。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部分采矿区正好位于一些建设物或建筑设施的下方,那么岩层所具有的承载能力随之降低,从而易引发土地的塌陷,将给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
        (二)对水资源的损害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岩层上部的应力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地表可能出会现一些裂缝或沉陷等情况,使地表汇水的条件也随之改变,水径流在这些变化中流入地下,部分河流出现断流的现象。与此同时,地下的蓄水结构被破坏,出现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给供水系统的运行带来阻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采空区随着煤矿的开采逐渐增多,其地面区域开始有沉降的情况,出现深度不同的裂缝,一旦沉陷深度低于潜水位时则会出现积水情况,形成沼泽生态而不适宜耕种。同时地下水位若是不断下降,还会导致干旱的问题,土地开始沙化,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煤矿开采沉陷损害的治理方案
        (一)结合损害情况,改善耕地规划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耕地这个生存资源,同时耕地也一直是保证粮食产量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部门应带着长远的眼光,对煤矿开采的沉陷损害问题做到极大程度的重视,对耕地受损的情况做到及时处理,结合耕地受损的实际情况来优化耕地的规划方案,让受损的耕地可以得到重新利用,从而将资源浪费的问题做到有效的解决。政府部门要结合各地区的差异,对治理方案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使之极具可行性和合理性,满足不同地区的真实需求。例如,在某地煤矿的开采导致大面积的耕地坍塌,政府结合坍塌的特点,在边缘地区进行杞柳的种植,借助先进的理念,秉承着“削高填低”的原则将轻度的塌陷区做到了有效地恢复。在重度的塌陷区,政府鼓励种植茭白等水生的植物,塌陷区逐渐转变成为绿色的田园,将煤矿开采带来的损害进行科学和高效的弥补,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稳步前行。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建立起专门的体系,在科学的方式下将沉陷带来的危害做到不断的减少,让治理措施得到细致化的落实。


        (二)强化环保意识,减少沉陷损失
        为解决煤矿开采与水资源之间产生的矛盾,政府部门有意识地通过各类教育工作加强全员的环保意识,使水资源得到极大程度的利用,让煤矿企业在治理方案下实现稳步前行。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煤矿开采公司进行全面和细致化的文明勘探,对矿区附近的水资源情况做到精准的掌握,对开采的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保证与开采区域的特点相契合,不仅可以给水资源带来有效的保护,还能减少对耕地的损害,让水资源的保护方案极具长效性。政府部门秉承着可持续前行的理念,掌握水资源的实际分布,对煤矿开采进行严格的把控,加大各环节的审查力度,从而让煤矿的开采可以避开水资源的密集区。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部门对已受到煤矿开采损害而导致报废的水系统进行二次利用,结合岩层的承载力、沉陷的深度等将系统所具有的剩余价值做到极大程度的利用,从而将各类资源做到整合。政府部门还从宏观角度入手,对煤矿开采行为进行规范,落实“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让煤矿企业将水资源的保护与生产建设的规划结合,不仅可以实现短期的效益,同时也能够满足远期利益的扩大化,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丰收”,减少沉陷带来的损失。
        (三)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开采行为
        不论是何种问题的治理都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规范来作为支持,法律在其中起到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于此,要想确保煤矿开采沉陷损害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提升煤矿开采企业开采煤矿工作的合理性,就必须要加大对于违规开采行为的执法力度,有效的规范煤矿企业的开采行为。首先,需要从立法的角度来对煤矿开采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煤矿开采的标准,并对各项标准进行细化处理,同时还要完善当前关于煤矿开采的相关的法律标准,对于一些存在矛盾性的法律规定进行整合处理分析,提升各项法律规范标准的可操作性。其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审查机制,专项负责对于煤矿开采企业开采煤矿行为的监督审查,对其开采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做到违法必究,为了杜绝执法部门与煤矿开采企业之间同流合污,还必须要设置出针对监督管理人员的奖惩标准,提升惩处力度,以此来有效地实现规范煤矿开采企业的开采行为,进而降低沉陷损害问题出现的概率。
        (四)提升宣传力度,树立起规范开采意识
        煤矿开采沉陷问题不仅会对于地区内的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地区的整体空间有效利用率,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确保每一位煤矿开采企业负责人都具备较强的规范开采意识,提升对于煤矿开采沉陷问题的认知度。相关的管理部门还要加大对于煤矿开采沉陷损害问题信息的宣传力度,需要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借助媒体部门的宣传优势有效的宣传关于煤矿开采沉陷问题的损害、生态环保工作的中重要性、受损区域重建工作要点、违规开采行为惩处措施等信息,以此来确保各个煤矿开采企业管理人员都能树立起较强环保意识以及规范开采煤矿意识。还需要定期的组织煤矿开采企业负责人开展工作研讨会议,对其进行各项规范开采煤矿工作要点信息的宣传,并对其进行环保教育培训,重点宣传沉陷损害信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炭的开采可以为国民经济在各时期的稳步前行提供极大的推进作用,但也给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在新时期下,煤矿企业要协调好煤矿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政府部门借助科学和有效的治理措施对塌陷的耕地功能进行不断恢复,减少开采活动给水资源带来的破坏,从而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程度的保障,同时依托法律手段来约束开采的活动,促进社会在各时期的和谐与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星.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J].科技展望,2016,26(20):173.?
[2]何荣,郑天斌.简述煤矿开采造成地面沉陷的主要形式及防治对策[J].企业导报,2016,(07):149-149.
[3]薛雄飞.煤矿开采沉陷损害评价及治理对策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02):136-137.
[4]刘德胜.煤矿开采沉陷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80.?
[5]孟海军.煤矿开采地表沉陷关键因素及防治措施[J].煤矿现代化,2017,(4):63-65.?
[6]龙恩谊.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及控制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5,(06):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