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
身份证号:37090219861128****
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国家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当做最重要的事来抓。其中土地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中至关重要的,它既是农业的根本,也是以种地为生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根底,更是农村中经济发展的根基。所以强化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相对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言具有着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三农问题措施
党在十八届后开展了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步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掌控大局,展望未来而开展的一项重要行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行为,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这些都是为从今往后每一个时期的“三农”任务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困难最繁琐的任务在农村。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土地是财富之母”,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和最重要的条件,人类生活中所需要的大多能量都是出自这土地上产出的产品。从而,土地不仅仅是农业的基础,同样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资源。
一、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
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方向;跟随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针,党中央又做出相对应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宗旨,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遵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条件,强化农村每一项事业建设的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改进和改良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是做好“三农”问题的主旨,并且全面利用好农村土地资源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息息相关。保证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对经济的安稳、和谐、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1在农村土地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
1.1大量的违建房屋
我国人口一直以来都是呈增长趋势,所以对于房屋的需求量也必然而然的增加,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土地资源一直都是最紧缺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于农村土地的管理还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农民便大量的开始违章建造房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使得农村土地管理一度出现混乱。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走进城市,而在农村居住的人数量渐少,很多的房屋和土地便闲置下来,这就造成了国有资源极度的浪费。违建的房屋不但使农村的面貌受到破坏,也没有达到土地资源利用方面预期的效果,同时,还使得我国政府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提升。
1.2农业用地资源减少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乡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土地,非农建设占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等原因,导致农业用地资源减少。有的地区为了城镇建设,甚至占用农业耕地,毁坏万亩良田,令人痛惜。“民以食为天”,保证近14亿国民的吃饭问题、保证粮食安全问题是重要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
1.3农村土地管理意识差
虽然我国不断提高土地管理水平,但是不同地区的执行力度存在差异。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对土地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当地土地管理水平低下,出现违法征用现象无法及时处理,导致城市建设征用土地不断增多,农村土地耕种面积急速下降且管理水平低下。对于大部分以种地为主的大龄农民而言,依靠其他手段谋生的概率很小,影响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1.4没有足够的节约用地意识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政府都在响应国家的有关好转,大力开展城镇建设,有部分的地方政府,为了尽早实现城镇建设的目标,一味地追求城镇建设的效果,对于城镇建设的规划工作却全都忽略掉,这些就促使农村的土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随着城镇的不断建设,农村土地变得越来越紧张。这种现象就凸显出了当地政府没有足够的节约用地意识,也缺乏节约用地的思想观念,为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2解决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加强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
农村土地权流转工作是新时期土地承包管理制度下的重要政策之一,符合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需求,对于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农业部的土地承包管理规定,不得擅自征用和改建农村土地,不得从事与农业用途无关的项目。各级乡政府应将该政策纳入日常工作中,加强执行力度,切实保证农村土地管理的高效性。同时,确定土地流转的具体原则、范围及流转流程,严格控制和打击土地非法使用现象;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的管理,使用统一的文本,指导合同内容的确定。此外,农经部门还应恢复、履行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证以及仲裁职能,以保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与管理。
2.2强化利用形式,提高村镇规划水平
对农村土地要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科学制定和实施村庄整治计划。结合当地实情,对农村住宅进行科学布局、集中化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人员必须要下基层、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当地文化、民俗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不能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桌上规划”,既无法发挥出土地规划的作用,又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阻碍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2.3加大对于农民建房管理的力度,使用地行为规范化
对于农民私自违建的行为,有关部门一定要依法查处,毫不留情,而且要根据房屋建造得的申请流程,对农民在原有建筑上面的扩建和翻建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大房屋建造制度在农村的宣传力度,使相关的政策法规落实到每一户农民家中。通过法律的程序来制止弄进违规建造的行为,对于不合法的建筑要坚决拆除,让农民继续享有土地资源,以便他们可以更好的建设农村。同时,必须是每户农民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之前通过正规流程申请下来的宅基地,现在已经建成房屋的可以继续保留,但是不能够出现违建现象。对于宅地基的申请,以及房屋建造的力度要加强,是流程透明化,并且要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这样才可以使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得到提升,为农民与政府日后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完善现有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农村土地的管理制度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完善,政府的相关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农村土地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而且对于近些年出现的新问题也要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最后通过相关的农村土地管理知识来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正,通过一次次的修正,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最终会一定会适用于广大的农民群众。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要有对违章建造的房屋更加严格的处理方法,同时要加入一些确保农民经济利益不受破坏的条坤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农民心中树立起政府的形象,进而可以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使难度降低,有利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城镇化建设。所以,一定要的做好农村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并通过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使农民可以真正受益。
3结语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管理和使用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如监管不力、观念淡薄、非法征用现象频禁不止等。要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就要从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入手,加强土地管理监督,保证其流转的合理性,使农民获得基本的生活保证。在合理的土地征用过程中,还应采取人性化策略,减少农村土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始终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使农民土地占有和使用更加合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柏秀雯.浅谈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农家参谋,2020(02):38-39.
[2]刘春城.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析[J].信息周刊,2019(23):11-12.
[3]曹雪姣.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学与财富,2019,(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