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溢宏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随着我国 “五位一体”的衍生品监管体系的完善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高,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和国际化步伐应该早日提上议事日程。加快推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宜早不宜迟。本文从全球资本竞争的宏观视角,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国际化在加快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助推中国经济增长、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意义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受到广泛关注。大国竞争无不以强化资本市场建设、建立全球资本竞争优势为要务。一个健全和开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建立全球资本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兼并重组浪潮席卷全球衍生品交易所。美国的ICE集团和CME集团通过兼并收购,迅速跃升为全球领先的衍生品交易所集团。这客观上强化了美国在全球衍生品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也提高了美国在全球资本竞争中竞争优势。与之相比,中国近年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相对放慢。因此,决策者应该站在大国崛起和全球资本竞争的高度,充分认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快发展和国际化的意义。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是扩大国际资本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高中国全球资本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对中国而言,获得全球资本竞争优势就要尽最大可能使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国际资本是有限的,国际资本参与越多就意味着我国利用的国际资源越多、意味着经济实力相对越强。因此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完善必须把提高国际资本参与度作为重要的政策考量。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可以使跨国资本更安全放心地长期投资我国市场。因此,金融衍生品国际化与提高国际资本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度直接相关。
二、金融衍生品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短期资本跨境流动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市场
股票指数、国债、利率、汇率等期货衍生品的国际化可以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助于其长期持有中国证券金融资产。国际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变化无时不在影响着市场估值和市场信心,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对冲功能可以使国际投资者无需出卖股票或债券,就可以减轻股票或债券市场大幅下挫的风险。在市场大幅上升后,国际投资者也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品适时锁定收益,减少不必要的获利回吐。而这对稳定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极大的好处,对减少人民币短期汇率波动的压力有所帮助。
三、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对实现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意义重大
海外人民币存款余额,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规模,国际央行与我国央行签署的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多寡等,虽然重要,但都不是测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实质性指标。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评判标准是国际投资者持有中国金融资产的意愿和规模,也就是人民币作为国际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质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是使国际投资者更多地投资于中国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越大,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就越高,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就越巩固。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放在吸引国际投资者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也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有着强烈的支撑作用。
四、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在提升中国全球资本竞争优势的同时,可以提升中国的金融安全
一方面,作为风险管理工具,金融衍生品通常是国际和国内投资者管理市场和政策风险的首选交易工具。投资者管理风险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市场相对平稳和国家整体金融安全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衍生品持仓和价格的变化是市场风险的风向标,体现着短期资本流动的方向。关注市场风险就要关注资本的流动的方向和趋势,这是全球投资者和监管者的职业共性。虽然资本市场国际化必须在完善制度框架和循序渐进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也必须对市场泡沫和跨国资本短期炒作高度警惕,但是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提高和金融安全并不矛盾。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短期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汇率和股票市场的破坏,充分证明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进行严格监管是绝对必要的。但对正常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采取拒绝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的逻辑在于短期资本彰显的是资本市场流动性。流动性是资本市场的血液,是生命线,是国际资本长期持有他国金融资产的信心所系。缺乏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就不可能获得国际资本的长期承诺;国际资本大规模长期投资中国金融资产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就会落空;而所谓的金融安全就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假象下事实上的不安全。资本市场国际化并不必然使一国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提高,美欧日和其他资本市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都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国际资本参与美国资本市场,不仅必然受美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对这些政策产生约束。这种交互影响有利于理性和稳健的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此,一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必须兼顾国内外资本的长远利益。任何潜在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国际资本利益的政策,必然在第一时间反映在资本的流动上。而监管者必须及时发现政策失误,并在这些政策对本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更大负面影响之前及时得到纠正;在政策的动态调节中稳定国际资本流动、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强化国家金融安全。
五、商品期货市场的国际化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和国际贸易大国,中国急需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获得相应的定价权和影响力。目前,我国原油、铁矿石和PTA等特定期货品种成功引入境外投资者,推进了商品期货国际化进程。与商品期货市场开放争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相比,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放助推争夺的是国际资本本身。市场定价权是一种影响力的体现,而国际资本带来更直接的影响力:因为增量国际资本直接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宜接服务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这也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更多的就业和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的意义更直接、更重大。
六、结语
随着我国衍生品市场“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成熟,目前市场监管能力和技术手段足以应对国际化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在严控违规交易和市场过热的同时,应该“不忘初心”,努力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功能,并尽快启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使之为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为提升中国在全球资本竞争中的大国地位、为保障中国在大国竞争中的金融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静.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9 ( 03 ) : 69-70.
[2]施丽君.金融工程在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控工作探究[J].中国商论,2018 (0 2 ) : 36-37.
[3]周剑平.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8(01): 63-64.
[4]寇月明. 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 统计与管理,2017(06).
[5]董继鹏. 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金融研究,2017(03).
[6]王晶.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模式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2016.
[7]李志杰.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 华北金融,2014(02).
[8]韩淑炜.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74-76.
[9]杜鹏.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2013,01:202+204.
[10]梁凌江.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现状及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2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