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刘军凯
[导读] 当下,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作为构成建筑行业的重要分支
        刘军凯
        21100519701120****
        摘要:当下,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作为构成建筑行业的重要分支,房屋建设与人们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无法弥补的损伤。在当下的房屋建筑中,经常出现施工人员综合素养不足、施工材料质量欠缺等各式隐患,严重影响施工建设进程。基于此,以下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建筑工程管理;研究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具有长期性,需要历经比较大的时间跨度,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也比较多,而且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环境、施工技术、施工材料设备等,若是不对这些因素加以管理,就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相关建筑企业要加大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尤其是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设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使其发挥出积极作用。
1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
        1.1与国家硬性要求相契合
        企业自身要谋求发展,就必须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契合,在建筑领域方面,需注重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能,要求时刻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于首位。为此,在房屋建筑中,对施工质量与工程管理进行提升,是响应国家硬性要求,与国家发展相并进的必然要求。
        1.2实现信息化管理
        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由于缺乏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导致整个管理的过程在沟通时不够顺畅,而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实现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借助基于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除了能进行沟通和协调,还能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及时地对各种风险进行预警,从而使项目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比如,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方面,通过应用物料管理系统,能及时地掌握整个物料的变化情况,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可以及时掌握每项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智慧化地进行物料管理,能更好地对物料进行及时补充。
        1.3是房屋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市场来说,具有高质量的房屋建筑的房地产,就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竞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下,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仅科学技术在飞速的发展,在房屋制造领域技术以及施工监管方面也在进行深度优化,以此来保障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在具体的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施工器材、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影响,搭建质量也会相对不一。为了有效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保障房屋建筑安全性能,就需要最大化提升对现有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的管控,从而适应不同情况,把控每个施工环节,从而对住房质量作以提升。
2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常见问题
        2.1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施工图纸会审不到位、工程设计不合理、施工顺序不恰当等问题,导致工程质量风险增加,甚至引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如因建筑工程项目管线分专业设计沟通不充分,导致管线碰撞;软基基础处理不当、高地下水位处理措手不当引发基坑边坡位移、滑坡、周围构建物变形等风险。究其原因,是由于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未能加强施工技术方案会审、施工图纸审查和施工过程质量监测与控制,导致施工质量问题频发。
        2.2施工进度控制不合理
        控制好工程的施工进度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工程施工队具有高效率和高组织性,那它将更有可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

人员安排不合理,人员素质过低以及人员积极主动性差等问题还常常出现在建筑施工队伍中,彼此间的协调配合性差,这都是造成工程进度缓慢到的原因,严重的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导致工程在使用中出现种种问题。施工进度过慢很可能会造成工程预算超支,工程无法高质量完成,施工进度过快也会导致细节上得不到很好的处理,最终使得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质量受到影响会危害到居民或者建筑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3施工者综合素养不足
        当下,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主要还是依靠人力。为此,建筑企业方面就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把控,避免安全隐患。但是,许多的建筑企业缺乏对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把控,选取的施工人员多来自于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员。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就只能单一的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进行房屋施工搭建,致使施工行为缺乏规范性,所以极易出现返工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进步,和工程安全。除此之外,很多施工企业缺乏对员工进行施工知识的培训,致使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中,过于我行我素,缺乏正确安全意识,使得施工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3互联网环境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3.1对监理单位量化考核
        软件提供了强大的科学管理工具,不但给监理人员进行了赋能,让他们更好地介入到工程管理中去,也将他们的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工程部可以对监理单位使用现场管理APP的情况进行考核,针对日常巡查执行情况是否到位、是否对施工人员身份及上岗证等进行抽查、施工的签证照片是否属实等多个方面进行抽查,定期按抽查情况及系统中导出的数据进行综合量化打分。
        3.2在工程用工方面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为切实加强用工管理,需要及时地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与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综合信息平台做好对接,尤其是要采用工程实名制管理系统与工资支付分账管理系统做好对接,只要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都要及时做好人脸数据信息的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反馈和共享到政府的工程实名制管理系统中。对于施工人员的工资支付信息,可以及时地录入工资支付分账管理系统中,这样就能更好地实施工程用工的信息化管理,使工程项目在顺利实施的同时,还能确保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3.3借助信息技术改进施工管理方式
        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时,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进行科学的改进,借此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当前的社会时代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相关建筑企业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之中,创新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提高施工管理的高效性,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比如,建筑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的进度管理系统,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输入到管理系统之中,并且要清晰地标注出不同施工环节的开始、结束日期,同时还要呈现出相应的施工结果,时刻关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时更新施工进度条,经常督促施工人员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结束语
        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互联网信息的应用,旨在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为此,需要切实注重上述工作的开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树坤.关于互联网技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思考[J].建筑,2020(23):78-79.
[2]周森.新时代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22):88-90.
[3]朱龙军.关于互联网下建筑工程管理的思考[J].中华建设,2020(11):42-43.
[4]戴溢华.“互联网+”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C].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第26届华东六省一市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技术编辑部,2019:491-493.
[5]杨玉芳,黄昊.互联网环境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研究[J].河南建材,2019(03):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