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期   作者:贾士全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与日俱增
        贾士全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与日俱增。其中,安全管理一直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加强建筑安全管理,通过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但是,现阶段安全事故仍然常有发生,这表示安全管理工作仍需要有很大的进步。基于此,文章将对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
        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的安全管理来看,安全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和施工有效性产生的直接影响,做好安全管理,不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安全管理面临的局面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并在有效性方面得到提升,为整个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1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是一种耗时量长、流动性强、人员需求量也比较大的项目,鉴于这一特点,在工程开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不同于其他风险系数较小的工作。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来说,致力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人员,专业水平没有统一,强有力的管理还不到位。建筑工程需要安全防范的地方很多,工作任务也很繁重,需要各方互相协调、达成共识。由此可见,强化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效率,增收建筑企业的收益。从另一方面来看,保障人员人身安全,也是保证了项目的施工进度,对建筑行业良好形象树立也是非常有利的。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2.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弱
        建筑工程行业可划分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工程进行时中,每个环节需要人员共同参与。这就导致工程安全质量受到众多人员影响。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农民工占比较大,许多建筑工人都是为谋生而来到工地进工作,其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相对较低。此外,由于工作量较大、工期较紧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几乎不会对工人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这就导致施工人员作业不规范,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此外,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在施工过程中难以规范的将安全管理条例落实到位,安全帽等防护用品穿戴不合格,这都将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风险。
        2.2施工现场存在安全管理漏洞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事故发生概率,安全管理系统性较强,管理难度较大,则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完善的规划。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建设企业难以将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与安全管理目标向结合起来,并且许多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目标不够规范,施工过程指导性较弱。此外,建筑工程属于高危行业,其潜在的风险较多,所以在进行施工前,应对施工风险因素进行准确的编制,并且制定有效的控制计划。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宣传力度较差,施工现场缺少安全管理氛围,这造成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难以按照项目的安全标准进行生产,违规操作也经常发生,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
        2.3建筑物料使用不符合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许多物料进行支撑,物料的质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一旦使用的物料质量不合格,将会降低建筑整体安全性,同时引起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料的选择,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3.1构建安全专项技术体系,切实保障工程安全
        常规性的市政基础建筑工程通常拥有比较完善的安全技术体系,如果是结构相对复杂且动态变化显著、地理环境复杂、环境比较恶劣的施工场地,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比较多,想要出具适用较广的安全管理体系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确定施工位置和工程概况之后,必须要尽快出台安全专项方案,以期能够从技术领域出发,在施工开始之前即针对安全事故隐患以及潜在性的风险因素予以有效预警以及全面防范。通常来说,需要在工程施工开始前,由设计人员、施工队伍代表等组成考察小队,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加强勘察,配合设计文件展开审核和深入分析,如果发现施工设计方案当中存在一些无法在实际施工中加以保障,或者是客观条件上不能改变的安全隐患,就要尽快更新设计方案,以期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哪怕是再小的风险隐患,也必须要针对有可能发生的任何意外情况做分项分析,并做出针对性的方案,防止小缺陷“积少成多”。
        3.2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交底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工程设计内涵,保证施工工序更加标准化。因此,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必须结合施工实际情况、施工进程、工序特点等,从专业角度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安全隐患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保证施工流程更加规范。此外,提前制定工程应急措施方案,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保证技术交底工作不会出现遗漏问题。针对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围绕工程建设情况制定培训内容,确保这些培训内容具有法律效应,将培训过程以存档影像资料的方式妥善保管,以备后续工作检查使用。只有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并且保证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位,才能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3.3严格监管施工建材质量
        通常,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材料,其材料类型、数量及规格等均不同,同时以建筑施工设备作为辅助,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材料和设备已经无法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为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需要适当地引入新型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同时要求设计人员参与整个工程建设中,通过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交流,深入分析施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做到及时解决。这就需要选择高资质的施工单位,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并且具备前沿的技术理念和思路,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建材使用的计划方案,同时注重原材料的质量管控,杜绝施工不达标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做好材料保管的相关工作,及时记录材料的出入库情况,避免材料浪费问题的出现。另外,要加强施工设备的管控,选择与施工建设需求相符的设备类型,结合设备使用情况合理规划检修和保养周期,以降低设备故障概率,更好地保证施工进程和施工安全,降低成本消耗,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诸多环节,并且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同时最好安全管理工作也对我国的建筑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管理者亦或是施工者都应增强安全管理意识,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完善施工体制结构,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提高安全管理措施的贯彻力度,进而有效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风险,保证企业利益,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余玉惠.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四川水泥,2019(10):333.
        [2]谷鹏举,于龙,徐旭.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安全,2020,35(3):28-30.
        [2]宋永伟.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7):149+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