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颖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1121
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的质量,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建筑平面的稳定性,建筑施工程序的规范性,响应了国家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号召。因此,企业应深入探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应用,提升技能水平,减少企业建筑投资成本,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简称 PC) 是一种建筑结构形式,通过预制混凝土将建筑主体结构或者部分结构组装完整。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效率,同时起到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尤其近几年的技术创新带动了该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建筑施工人员的认可,同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1混凝土装配式的概述
近几年,我国对建筑行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建筑材质的制作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成效,不过大多数施工项目在建筑期间必须借助人力进行水泥与砂石的搅动,并且在开展项目建设期间,必须应用模具方能够开展项目建设,但是以往的项目建设方法的建筑效率较低,同时必须待混凝土凝结后方可以开展后续的建筑,无法保证项目的建筑效果,同时增加了建筑施工用时。不过后续随着建筑行业的进步,涌现较多的板材生产单位,此类单位通过流水作业的方式开展板材加工,既符合现代建筑行业对于材质的标准,又能够顺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如今,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逐渐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建筑方式,应用现场建筑混凝土可以加快项目建筑进程,同时符合建筑构造美观性与效果的标准。不过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建筑方法在效果与施工进度层面不能和事先生产混凝土配式构造展开比较。把商品混凝土逐步应用到建设项目建筑期间,个别混凝土站与建筑位置间隔距离长,可以依旧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方式开展建设。特别在 BIM技术被广泛应用后,通过科学的技术和混凝土建筑技术的结合发挥了良好的效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建设项目的经济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项目的建筑效果。
2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浇筑要点
如果混凝土灌浆期间发生问题,可能造成缝隙的出现,从而降低项目建筑效果,所以,需要应用科学的方法提升灌浆操作效果。必须保证灌浆液配比的科学,采取科学的设计施工措施,良好的结合混凝土灌注操作后抗拉强度、硬度与散热能力,合理地选用材质,同时需要尽量应用水化热偏低的水泥,降低灌注期间出现的较高的温度,进而减少室内与室外温度差值,防止缝隙出现。并且需要合理的添加减水剂等,预防泌水情况的出现。保证构件强度在有关标准范围内,提升骨料调配比例降低水泥的使用数量,粗骨料需要选取连续级配,细骨料需要应用中砂,同时施工前期需要开展配比验证。
若是条件允许,需要合理地提升配筋率,同时提高配筋品质,提升构件低于缝隙的能力。灌注前期,需要开展搅动与振捣操作,搅动期间必须向着同一个方向,采用相同的频率,针对较大的构建需要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灌注,同时针对温度进行管控,需要尽可能地规避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灌注,若是在夏季进行建筑,应当选取温度较低的时间段开展灌注操作,如果无法调节,则需要采取降温操作,在表面装设遮盖物质,然后事先装设排水管路,帮助混凝土进行散热,整体灌注期间需要重点注意混凝土的温度,若是温度上高较快,室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差值较大,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降低温度,防止影响混凝土的特性。灌注之后需要开展维护,工作内容为管控温度与湿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2.2预制墙板安装与节点施工技术
(1)预制墙板装设前期工作。预制墙板套筒浇筑衔接期间主要的工作为组织有关建筑工人进行学习,采用组织有关工人进行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工人的安全观念与效果管控观念,使建筑工人认识到此行为不可重复进行,需要从思想观念层面意识到工作效果的关键。并且,能够开展建筑操作的模拟练习,促进建筑工人对于建筑工艺的了解与应用。对于浇筑液的输送与存储标准,建筑位置需要规划独立的存储浇筑液的位置,并且需要具备防潮能力与较好的通风性能。开展预制墙板和现浇构件建筑前期必须确保表层的干净度,严禁有其他物质,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除表层的毛刺,同时保证无混凝土碎裂或者晃动的石子。和浇筑液接触的表层需要保证其湿润度,不过严禁出现水体淤积现象。(2)预制墙板装设。在进行装设期间,必须科学地选取吊装位置,从而确保装设工作可以正常地开展。在装设期间必须规避墙板由于装设出现损伤,降低其使用效果。(3)预制墙板位置固定。在装设预制墙板期间,必须确保墙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地装设到指定位置,针对预制墙板需要应用现浇构造顶板事先定位钢筋,和预制构件的顶流浇筑套筒相连,待墙板吊起后采取有效的定位操作找准装设位置。找准装设位置后应用墙体斜支撑调整,之后开展预制墙板浇筑施工。
2.3设计优化
(1)以根源着手,促进规划部门的升级,特别是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建筑公司需要组织有关的规划工程师开展学习,人才作为最为关键的影响条件,必须转变规划观念,在根源上节约成本。譬如,在规划户型期间需要密切关注装配式建设单位的预制状况,提高标准构建的应用数目,例如凸窗大小、窗洞大小以及楼梯等,有效地提高标准构建的应用。还有,在优化规划期间需要有效利用后浇带宽度的特性,尽可能把大构件转变为标准构建,若是两个户型存在差异但是开间一样,借助切割的方式转变为标准情况。(2)总包公司与预制公司联手投标,明确中标之后,立即与规划单位进行交流,设计有效的方案,减少成本投入。
结束语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行业的需求,因此,必须优化施工技术与工艺,升级原有技术并发明新技术,其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强大的优势,符合我国环保政策,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璀瑾,吴俊宏.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71.
[2]庞松波.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9(29):117.
[3]董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