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俊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市政工程管理中,要充分认识项目管理对市政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在每个施工阶段,合理运用科学的工程监理方法,提高市政建设工程质量。同时,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应充分运用先进的工程建设监理方法。施工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市政工程建设。确保市政建设项目在资金使用、人力资源使用上实现优化配置。同时,应用项目管理,不断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提高市政建设投资收益。
关键词:项目管理理论;市政道路;工程管理;应用
1市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
在市政工程运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主导工程建设,地方政府对工程建设负有一定的责任。在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长期未签订合同、许多工程证书不齐全的情况。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绩效,往往会缩短项目的设计时间,导致项目质量低下、功能不全。
1.2监理机制不完善
监理机制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许多市政工程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监督机制,甚至一些管理者也没有认识到监督机制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监理机制发展的不利现象,如:监理人员无证上岗,没有经验和能力,最终导致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1.3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足
市政工程具有特殊性,其施工环境十分复杂,目标也相对较高。但是,在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很多单位会忽视工程质量问题,只注重施工时间,以应付上级的检查。每个责任人都没有强制性的标准,一些管理者缺乏经验,不了解制度。一些施工人员觉得,工程结构与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没有直接关系。这种错误的推断最终会导致工程质量低下的后果。
2在项目管理中采取的措施
2.1加强对项目质量的控制
2.1.1详细监理工作
为保证工程的正常实施,赋予监理工程师足够的指挥和控制权,分配工程资金,并详细说明监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审查施工方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参加现场签证;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所用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组织施工过程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预验收,提出工程质量评价意见。监理单位在业主详细监理工作和权限的基础上,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相应标准。
2.1.2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业主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同时对监理质量行为和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以达到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业主对监理质量行为的检查和监督,主要是指监理人批准的监理计划和监理细则、旁站方案、监理月报和工程资料;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督,主要是对典型工程的现场实体质量进行验收,关键的(关键的)和困难的过程或部分。监理月报的内容之一是反映监理对工程过程部位质量的检查和控制。通过监理月报,业主可以同步、全面、准确地掌握工程质量。现场实物质量检查与监督是指业主代表对典型、重点、难点工序或部位的现场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准确地发现监理人对施工方法和措施的审批情况。
以某工程为例,根据监理月报反馈,业主代表对桥台回填关键工序进行现场实物质量检查和监理。回填材料一般采用透水性好的天然砂砾回填。如果使用其他材料回填,应检查材料的透水性是否良好。检查回填是否分层填筑,每层是否过厚。如果填土太厚,很容易形成上密下疏的回填层。检查压实时间。控制含水量,防止因雨季施工造成回填土压力,检查回填土填筑面是否做成3%~4%的坡度排水。
2.2做好所有项目参与方的沟通协调工作
2.2.1建立良好沟通通道
在企业管理中,沟通管理是创造和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实现企业管理根本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工具。沟通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项目进展的速度和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因此,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消除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障碍。同时,沟通有利于及早发现和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和事态的扩大;有利于找出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加强对项目参与方的管理,确保项目目标按要求完成。建立专项协调会议制度。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协调会。对较复杂的工序和关键部位,施工前应组织专题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人员进一步明确质量标准、规范要求和责任。
2.2.2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每个项目的实施都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很多外部条件在合同或定义上是不明确的。作为项目的投资方,我们应该主动为项目的实施创造尽可能便利的条件。如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工程实施提供施工条件,即满足开工条件的“三通一平”到位。二是及时提供设计变更图纸,在不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协调现场设计变更的处理。三是避免因拆迁影响工程进度。
2.3加强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
2.3.1工程变更
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不符,或因功能和有关规范的要求需要进行工程变更时,设计单位应进行设计变更,施工单位根据变更后的图纸计算费用,形成完整的变更资料,报有关领导审批。
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应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由监理工程师报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以书面形式通知设计单位。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直接到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比如,由于施工方的原因,实际施工进度滞后于进度。为不影响整个工期,施工方向向设计单位提出,将原设计的非机动车道下污水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改为塑料检查井,检查井采用ppb材料。施工单位工程负责人认为施工单位未按合理程序变更,否认方案,要求施工方通过其他措施弥补工期延误,不影响整个工程工期。
2.3.2现场签证
现场签证是指原设计未包含的事项或工程承包范围以外的工作内容。双方现场代表(或其委托人)应出具工作内容的证明文件。双方应根据实际办理情况和发生的费用办理现场签证,即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或施工单位现场代表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责任事件签署证明。因此,现场签证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各方应同时保存文件、现场图片、图像、现场会议纪要、草签等相关资料。
如西环路路面改造工程K0+200~K0+300段路基高填方施工后,高填方段左侧的鱼塘、鱼田将形成低洼地形。路基填筑施工后,地表水和农田灌溉水不能自然排出,将造成该段农田、菜地、鱼塘被淹。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现场勘察,决定沿K0+260~K0+434左侧既有排水沟埋设一座Φ1000m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引地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K0+434,接ya42-1分支井北侧雨水干管排放。本工程量不包含在施工合同中,施工单位应在双方现场决定后7天内予以关注,并向施工单位提交签证,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计算工程量和费用,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现场代表批准,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理论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工作中,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理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导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正确方向,优化项目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结合本文的分析,发现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马永福.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运用阐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71(25):35.
[2]刘熊.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9):181-182.
[3]庞俊勇,郑靓婧.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