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现荣
山东北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276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高速公路规模不断扩大,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因素以及车辆荷载等原因,导致公路路基路面出现病害。基于此,本文调查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研究对其进行科学检测的原则及方法,重点研究高速公路路基路面预防养护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公路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路基路面病害;检测;有效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内容。而对于公路施工而言,除了要关注公路施工进度外,还要对公路施工的质量给予足够的关注,以保障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效果。在公路质量管理中,路基路面的病害预防是关键。然而,受施工环境、施工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公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发生病害的可能性也在明显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主体有必要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病害的发生及预防策略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探讨,以提高公路施工过程中病害问题的预防效果,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
2 路基路面病害
2.1 路基翻浆
路基翻浆是指由于路基湿软、强度下降等情况而出现的路基弹软、裂缝、冒泥浆等翻浆现象。一般来说,造成路基翻浆的原因主要有2种情况:(1)季节性天气原因,即在冰冻春融时期,因为地下水位升高、路基排水不畅等导致路基或路面的基层含水率过高,路基路面的强度急剧下降,引起路基变湿变软,在行车的反复压力下,路基出现翻浆情况;(2)公路处于土质比较松软的诸如湿地等区域,由于路基土质差,容易形成积水等情况,进而造成路基路面松软,在行车等外力的作用下出现翻浆等情况。
2.2 水损坏
路面排水不畅或长期泡在水中,水逐渐渗入路面结构层而导致的路面破坏现象,会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寿命周期,可以分为:网裂、坑洞、辙槽、卿浆等。水破坏是因路面施工质量低劣、压实度不足、沥青混合料搅拌不均匀等导致集料空隙率过大造成的。水损坏的过程是持久的,要保持基层和面层的水及时有效地导排出。水滞留在沥青的各结构层内,会导致沥青颗粒表面的膜在水流动侵蚀或者荷载的作用下剥落,引起沥青颗粒间的粘结力降低,路面便会出现局部网裂、松散,导致路面强度降低,长时间不维修处理,再加外界车辆荷载的作用,整个路面便会大面积损坏。
2.3 车辙病害
该病害主要体现在高速公路路面上具有较为明显的车辙痕迹,甚至存在凹陷等现象。致使该病害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高速公路路面耐高温性能较差,在夏季等较为炎热天气,长时间的高温暴晒会在一定程度上软化路面,使得车辆通行时留下车辙;二是车辆超载,或是经过的车辆超过公路路基承载范围,从而导致车辙、凹陷出现。
3 检测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方法
在开展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科学检测工作时,大部分情况应先使用无损检测方法,对于该方法而言,主要使用雷达探底检测技术以及声波检测技术等。第一,雷达探底检测技术主要利用高频脉冲波发射机和外辐射电磁波天线,通过向检测区域发射高频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波,分析脉冲波能量波反射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情况,进而掌握高速公路结构情况以及公路路面厚度,明确其存在的具体缺陷。该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方法,无需对公路进行施工即可明确病害位置及情况,对降低成本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第二,声波检测技术主要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吸收原理掌握监测区域内结构情况,从而明确公路路基出现的具体病害。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进行科学检测工作时,需要立足于高速公路实际情况,若是公路路面存在较大面积的损害,为避免损害严重化,应选择雷达探底以及声波等无损检测技术,若是无法依靠无损检测技术准确获得病害信息,则需要采取破坏性检测技术。以出现网状裂纹的公路为例,由于导致该病害出现的原因是外界载荷超出公路路面可承受范围,这类病害会对该路段交通情况造成影响,在该情况下,需要选择钻芯等具有一定破坏性的检测方法,甚至需要挖除路面对公路路基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现病害原因,便于后续养护工作的有效展开。
4 路基路面病害预防养护策略
4.1 注重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施工材料使用方法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公路施工中路基路面的质量。施工方要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相关情况和要求,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在施工材料采购、运输和现场管理过程中,施工方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验收和管理,确保材料质量不存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按照施工标准规范化地使用材料。在应用水泥稳定碎石的路基施工方法时,应采用振动试验法进行密度测试,以确保水泥用量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对于采用混合料的施工来说,考虑混合料中细料、矿粉等会对混合料的收缩产生较大影响,应对混合料中的各类物质的含量进行必要的控制,以确保混合料的收缩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2 落实局部整修,加强组织管理
所谓局部整修工作,是指整修高速公路路基路面不完整区域,且在不破坏公路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实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深层次养护。在开展局部整修养护工作时,虽然具体工作区域在公路局部,但仍应立足于公路整体养护的角度开展工作,从而将局部整修作用逐渐扩展到全面养护,强化其养护效果。另外,在局部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开展逐层的技术养护,保证养护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开展该养护工作时,应成立保畅工作小组加强组织管理,重点加强养护施工路段的现场安全维护工作,并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需要全面巡查养护施工路段,检查施工安全设施和施工标志,保证其符合相关要求的同时,保证不待工、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4.3 裂缝嵌缝技术
在开展该预防养护工作时,应在路面温度较低时进行,这主要是因为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原理,当温度较低时,路面收缩,进而裂缝变宽,从而更好进行混合料的填充,同时能够避免填料不足的问题。通过该技术,能够有效减缓恶化率,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以某公路工程为例,灌缝采用压力灌缝机具、专用的沥青路面灌缝材料,以提高裂缝修补的质量。操作包括吹出裂缝的碎屑或使用一个路面锯或槽刨切割一个储槽,然后封填灌缝材料。灌缝通常适用于集中处理路面出现的较多纵缝、横缝,裂缝边缘轮廓清晰,尚未发展出支缝且处治宽度小于20mm的裂缝。裂缝分级为轻时采用清缝灌缝;裂缝分级为重时采用扩缝灌缝。扩缝灌缝时用裂缝开槽设备对准裂缝处进行开槽,开槽宽度为15mm~20mm,深30mm左右。
5 结束语
考虑到公路工程施工易受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现实情况,施工主体要对公路的路基路面施工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可能影响公路质量的问题出现。对于公路路基路面中容易出现的病害问题,施工主体要通过规范公路施工管理、注重施工材料质量、合理设计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和注重公路边坡的防护等措施加以预防,以确保公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兰志忠.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及预防养护[J].建材与装饰,2020(06):258-259.
[2] 黄开正.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J].中华建设,2019(12):120-121.
[3] 范茜茜.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与预防养护[J].大众标准化,2019(14):1-2.
[4] 袁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与预防养护[J].交通世界,2019(28):34-35.
[5] 赵晨.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及预防养护[J].交通世界,2019(2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