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期   作者:辛锡荣
[导读] 目前,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建筑电气领域能源节约设计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辛锡荣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311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建筑电气领域能源节约设计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本文以建筑电气能源高效合理利用领域照明工艺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设想背景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建筑电气能源高效合理利用领域照明工艺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设想原则,并对建筑电气能源高效合理利用领域照明工艺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设想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照明节能
        引言
        在现代化科技和经济的推动下,建筑电气智能化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减少建筑本身的能源消耗,将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与节能理念相结合是一种有效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建筑整体的应用性能,还可以减少建筑本身的资源损耗,对提升建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从建筑项目的整体角度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电气智能化设计要点,从而打造完美的智能建筑体系,以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的优势和作用,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大幅度提升,推动建筑行业朝向智能化、现代化发展。
        1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原则
        1.1适用性原则
        为了能对建筑室内提供稳定且持续的照明,需要明确不同建筑空间对于照明的实际需求。例如,在地下停车场进行空间内部的照明设计中,就要强化配电设计,并为用电设施提供科学合理的电能供应。在确保项目整体舒适性,满足照明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节能用电政策及管理规范。
        1.2节能性的设计原则
        节能性是落实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效用的最主要目的。即使民用建筑采用的各种电气设计具有极为先进的节能设计理念,如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真正做到节能减排,此类电气设计的节能理念也是毫无意义。因此,民用建筑应用电气节能设计不能毫无依据地凭空想象,要在进行设计前做好详细的实地调查工作,明确掌握不同类型民用建筑的电力消耗情况,才能根据实际的电力消耗采取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及时控制不必要的建筑电力消耗。
        2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的探讨
        2.1变压器的选择
        变压器的耗电量非常大,同时数量较多,如果能控制损耗,就可以有效节约用电,因此,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已经成为节能的主要方式。变压器需要设置在用电负荷中心,合理布置配电线路路径,选用高效低耗变压器,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变压器负载率应不高于85%。当建筑物照明需要较大的电量时,为了显著提升照明用电的可靠性,保证变压器的稳定运行,适宜设置独立的变压器作为照明使用。
        2.2配电电源导体节能规划设想
        在建筑电气能源高效合理利用领域照明工艺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设想中,配电系统所选择的电线截面、电缆均应在设计值以上。一般20.0℃时,标称截面为2.5mm2的导体电阻值应在7Ω/km以下。为避免电缆、电线导体界面在设计值以下导致的线路损耗增加、设备电压降低、设备动力不足等问题,相关人员应以三相照明配电干线各相负荷分配平衡为最终目标,严格依据相关电缆、电线设计标准设定最大相负荷、最小相负荷分别在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00%、85.00%以下。同时根据线路电阻计算方法,可以优先选择电导率较小的材质制作的线路,即在节约用铜的方针下合理利用铜芯。一般来说,铝芯导线、铜芯导线分别用于在负荷较小的建筑、负荷较大的建筑电气电缆、电线中。在导线材质确定后,尽可能减少导线长度,优先选择直线布置的方案,避免走回头线,减少低压来回线路电力能源损耗。

对于长线路而言,可以依据热稳定、保护、载流量需求,结合电压损失分析,选定增大一级的导线截面,即在导线长度超出100.0m时,保证导线截面在70.0mm2左右。除此之外,考虑到大型建筑无功功率消耗较大,且内部运行电动机数量较多,可以在10.0kV及以上配电阶段,优先选择集中式电气补偿方式;而在低压配电中,可以分散补偿为主要原则。经无功功率补偿,促使系统功率因数、电力线路损耗分别上升、下降,达到提高建筑整体电力能源输送质量的目的。
        2.3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
        照明系统是建筑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行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优化照明监控系统,对建筑物的照明系统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采取分时、分区、分回路的控制方法,减少照明资源耗损,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比如,根据楼宇建筑的作息时间,设定照明系统的通断时间,或者利用楼宇自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统一控制建筑内部的照明系统;(2)创新照明系统的感应设备,保证照明系统控制的时效性。比如,在建筑内部走廊设施感应照明系统,有人经过时可自动开启照明灯具,无人时则恢复到关闭状态,这样可以大幅度提升照明灯具的利用效率,减少电能的消耗。通过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做到与科学技术齐发展,对建筑行业而言,也是不断优化和升级的重要体现。
        2.4选择合理的光源
        光源是保证照明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在设计民用建筑中的照明系统时,要保证光源的合理性,使光源既能满足照明需求,同时还符合节能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LED灯的光效不断提升,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超250Lm/W的LED光源销售,同时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寿命越来越长,因此深受用户欢迎,LED在民用建筑普及率逐渐超过其它光源;灯具的类型较多,灯管、灯泡、吊灯、筒灯、射灯、投光灯等等,市面上均有相应大量不同品牌的LED光源相匹配,因此在选择合理的光源时,优先选用LED光源。户外场所使用的路灯、球场光源应当选择高压钠灯等卤化物灯,此类光源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易被腐蚀,还具有较高的光率和良好的光线穿透性。
        2.5提高系统功率因数
        在传统照明系统中,无用功率主要由电感元件产生,其存在会直接影响对电能的利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能,避免发生浪费问题,需要采用电子镇流器,将补偿电容器安装好,以有效降低无功效率的产生,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满足照明节能设计的需要。而LED本身是容性负载,可以抵销建筑内电机负荷的感应无功功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因此LED灯具一般对功率因数值不作要求,只有在大功率的灯具,如风雨操场的2kW以上的投光灯才提功率因数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建筑行业要做到与时俱进,敢于挑战和创新,将新的发展理念和技术引入到现代化建筑工程建筑中,借助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并且采取有效的节能对策,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发挥智能化和节能性设计的最大能效,为人们打造优质并且高性能的建筑环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省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讲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能够灵活运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依据建筑整体规划和设计目标,采取有效的电气智能化及节能设计方法,摒弃传统建筑设计的弊端,从而提升建筑物的应用价值,助力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德义.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要点探讨[J].居舍,2020(16).
        [2]王海深.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探讨[J].四川水泥,2019(11).
        [3]梁志毅.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6).
        [4]叶晓雪.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
        [5]何卫民.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