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柳春
身份证号码 45270219771025****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547000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来达到预定目标,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在成本管理活动中,成本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创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控制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加强人工成本核算、积极地进行工程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
1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控的原则
1.1成本最低化
成本最低化原则是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建筑公司也不例外。对于建筑公司来说,成本最低化的原则是成本管控的最终目的。成本最低化原则的本质就是通过控制成本,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支出,但并不是“一刀切”式地减少施工成本,而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本最低化的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是通过多种降低成本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二是可以从实际的情况出发,通过企业的管理和调控,以降低项目成本。
1.2动态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管控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才能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动态控制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处于项目的中间阶段。动态控制的原则主要是要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全面分析,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参考原定计划对成本进行控制,尽可能将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工程造价的预算范围之内,保证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1.2.1全员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全员控制原则。这是因为建筑项目的成本管控是对参与施工项目的全部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包括个人和班组、部门和单位等。要实现对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对各部门的人员进行全面控制,规定人员和部门之间的责任,将任务落实到个人,同时将施工项目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将成本控制有效贯彻下去。
1.2.1全过程控制
项目成本的管控是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控制,不能遗漏,不能放松,这是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全过程控制是从施工项目的开始阶段,即招投标,一直到竣工决算。要保证这个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的支出都在工程造价的预算之内,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支出的合理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
2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2.1成本预算编制不合理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预算编制工作是对施工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前提。然而,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流程也越来越复杂,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因此很多施工单位都出现了成本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此外,预算编制人员对施工成本预算编制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导致成本预算发生失误,预算编制混乱,进而加大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难度。
2.2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要点不清晰
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需要经过各个工作阶层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第一,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能抓住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点,导致平行管理、费用重复使用的现象发生;第二,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施工成本不受控制的施工节点,导致施工成本的浪费。
2.3全过程系统控制不到位
一般施工企业只重视施工过程当中成本管理与控制,而忽视了准备阶段的事前控制、合同管理、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大多数情况下,工程在中标后至施工前会发生一定的变动,这就会导致工程的计量不准确,无法保证施工预算的精确度。而且,在工程竣工阶段,管理人员难免会对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有所忽视,造成施工成本结算出现一些偏差,对施工单位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成本分析
在成本管理中成本分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分析指的是根据相关资料,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核算,综合分析某一成本项目或一定时期内该项目的成本构成变动以及成本水平情况,总结出导致施工成本出现变动的因素,并最终得出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的有效措施。在成本分析中,主要包括施工材料应用、车辆使用、机械设备使用、人力资源使用等多方面的情况,包含着整个施工期间可能会产生的所有费用,通过对数据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分析,来制定某一项目或一定时期内的控制成本的标准,这有利于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细节的把握。由此可以看出,成本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成本分析。而成本控制的手段主要就是中间控制,根据成本分析的具体结果,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对施工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所有可能会对施工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加强管理和控制。
3.2加强工程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施工准备阶段,在这一时期需要统筹安排好所有与工程施工的因素,比如施工材料、车辆、施工人员等各个方面,并明确施工人员职责,做好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所有人员都能够按照规范要求来施工;制定出完善的施工计划方案,并不断改进和优化;针对可能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出应急预案。
另一方面是在施工阶段,所有的施工工序和环节够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并促进管理流程的进一步完善,保证各个施工环节能够相互协调,在规定的工期范围内完成施工进度;实施工程管理的人员说数量可以适当的减少,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提升管理效率;尽可能的使用有操作经验的施工人员,这样不仅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同时施工人员的安全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
3.3分包合同成本管理
合同管理是施工单位控制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施工单位在签订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合同时,应结合中标价,以施工图预算控制分包合同价格,绝不允许分包合同价格超出施工图预算。在进度款支付时,应严格按分包合同执行,以施工图预算控制进度款支付数额。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与合作单位需要签订各类合同,涉及专业及材料面广,内容复杂,在合同履行中往往会发生纠纷,甚至陷于被动而额外付出成本。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合同管理,并注意:(1)应全员、全过程重视合同管理;(2)制定比较严谨的各类合同范本,如劳务合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材料采购合同范本,提高风险控制能力;(3)清包工项目的人工费可一次性总价包干,不再调整。
3.4加强材料管理
无论施工材料是通过甲方提供,还是自行购买,在进行施工现场之间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如果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的话一定不予使用。特别是对于自购料来说,建筑施工单位在购买之前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勘查,并对施工材料进行统筹安排,这对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筑施工单位还需要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工艺水准以及工程质量,避免出现人为浪费。当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及时的对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行回收,并将完好的材料退库,进而减少材料成本支出。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企业保持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它是一个需要全员参加、全过程实时控制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并存的工程。克服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提高工程质量,对施工企业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方旭.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9(02):66+68.
[2]张丽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9(09):170-172.
[3]刘宗林.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探微[J].河南建材,2019(0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