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艳娇 郑立昌
天津建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在分析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形式及破坏机理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在 材料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拌和及浇筑中的防裂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裂缝
在建造过程中,房屋的砌体和高层建筑很容易发生开裂,这对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产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基础的沉降和施工期间的裂缝,温度的差异会由于组件的膨胀和收缩差异而导致裂缝,钢材和混凝土的膨胀差异会导致裂缝,混凝土质量差会导致裂缝,而低的施工水平则会导致裂缝。每个建设项目都消耗时间,材料和资源,并且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并防止出现裂缝,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
1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混凝土的裂缝根据尺寸分为微裂缝和大裂缝。宏观裂缝主要是指宽度为0.05mm以上的裂缝。此类裂缝的原因更加复杂且不那么频繁。宏观裂缝通常是微小裂缝,它需要不断发展,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宏观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并引起结构变形,因此在存在水或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应格外小心。微观裂缝是指宽度小于0.05毫米的裂缝,这种开裂主要发生在水泥和混凝土骨料之间的粘结处,微观裂缝也可能出现在泥浆中。这种裂缝主要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弹塑性是混凝土特有的裂缝,危害较小。根据深度,混凝土裂缝可分为深裂缝,穿透裂缝和表面裂缝。表面裂缝主要是指由外部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裂缝通常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并且危害较小。深层裂缝是由切割混凝土结构部件引起的裂缝,此类裂缝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渗透是基于表面裂缝和深层裂缝的,这种类型的裂缝通常相对危险,并且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 设计方面的因素
如果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出现了计算错误,会使建筑物的实际受力与设计受力产生偏差,导致混凝土出现配筋结构刚度不符、配筋数量不符等差错,从而使得在工程施工时混凝土产生裂缝。
2.2 材料方面的因素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过关。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应避免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混凝土材料,并且不同的施工部位及施工环境,应采用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另外,施工人员在选择砂石集料的时候,应注意砂石粒径、级配等因素的影响,并注意砂石集料的含泥量是否合理。如果材料质量不过关,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裂缝。
2.3 施工方面的因素
在现场施工中混凝土材料会随着外界因素变化而产生水分蒸发、干缩的现象,进而出现裂纹。另外,工作人员在搅拌、运输、浇筑及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就会使混凝土的质量产生问题,继而出现裂缝。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如果模板支持的刚度不够、模板的构造不正确、拆模的时机不对等,都会使得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如果没有充分振捣,会使得混凝土产生漏振的情况,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而产生裂缝。另外,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施工时钢筋是否会碰撞,一旦钢筋碰撞会产生移位,久而久之混凝土就会产生质量问题。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工作人员也要注意对其的养护,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也容易让混凝土产生裂缝。
2.4 地基不均匀沉降
如果施工场地存在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会使得混凝土拉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缝,并且施工场地的地基沉降程度和沉降范围会使裂缝的长短和深度产生明显的变化。另外,如果地基沉降过于不均匀,会使得拉应力过大,进而导致混凝土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建筑物出现贯穿性裂缝。
2.5 结构受荷因素
混凝土结构还会受到结构受荷因素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进而造成裂纹,如混凝土施工中的不当行为、超载施工等。受荷性裂缝产生的原因大多都是梁板结构所受荷载超过了规定范围。
2.6 徐变裂缝
徐变变形指的是在瞬时弹性变化之外,随着时间变化变形值也增大的一种情形。
例如,徐变会让受弯构件的变形值扩大3倍,而过大的变形值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除此之外,不合理地设置施工缝、较大的混凝土水灰比、后期施工的干扰都会使得混凝土更加容易产生裂缝。
2.7 混凝土湿度变形裂缝和温度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因为体积的收缩而使相应构件内产生拉应力,拉应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收缩力,如果工作人员在这时没有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会让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出现收缩裂缝。另外,大量的水化热会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被大量释放,而大量释放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因不够稳定而出现裂纹。
3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对策
3.1 优化结构设计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可为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控制提供助力。优化结构设计,可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应更加仔细,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概率也会有所降低。在选择材料时也应该提起重视,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混凝土合成材料,并非质量好的材料就适合合成混凝土,在合成混凝土时,可选择强度中、低等的材料,还可以在其中融入钢筋,钢筋并不是直接融入到混凝土当中,而是将其应用在承台表面,这样可以逐步增强混凝土的承载力。
3.2 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开展之前,需要根据结构的需求科学地制作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施工需求,在制作混凝土时,需要选择相应的原材料,并保证混凝土中的含泥量达到相应的规范要求。在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混凝土外加剂及掺合料,这2种材料的应用不仅可降低水泥的用量,而且可以控制水热化,使混凝土的性能与建筑施工要求相符,使混凝土的合成成本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材料质量与施工要求相符,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各种原材料的使用比例科学、合理,同时需要对构件的养护工作提起重视,这样可以使构件的性能得到保障。
3.3 做好施工现场的管控工作
为了降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概率,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系统的管控。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的引导,使施工人员在各个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如若发现混凝土存在裂缝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治理。在施工现场当中需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若发现混凝土存在裂缝隐患,应进行及时的预防,这样可以控制混凝土裂缝的逐步扩大。在发现混凝土出现裂缝后,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修补,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裂缝带来的危害,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4 科学养护成型的混凝土
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可以避免由于养护不到位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作为施工人员,需要对养护工作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利用科学的养护工作控制成型混凝土内部、外部的温度差,从而使混凝土的约束应力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施工人员对成型的混凝土给予相应的保温养护,可以控制降温的速度,降低温度应力,缓解由于表面干裂导致的塑性收缩。因此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养护工作提起重视,如果在施工中遇到恶劣的天气气候,可以组织施工人员搭建相应的防雨设备,将防雨设备铺设到成型混凝土的表面。此外,还需要对排水问题提起重视,避免雨水流入基坑,这样可以确保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
3.5 做好施工验收方面的工作
施工验收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验收工作提起重视。首先,需要做好地基的验收工作,确保地基的承载率与施工要求相符。其次,需做好混凝土养护的验收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养护时间。最后,对混凝土的搅拌、浇筑等工作进行相应的验收,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保证,从而降低后期使用中裂缝的发生概率。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设计阶段加强结构计算和结构措施设计,在实施阶段加强材料控制和施工组织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楼板构件裂缝的发展。箱体内无明显裂纹和渗漏。规范和加强住宅工程楼板厚度和配筋,保证住宅工程的刚度和配筋率,有效防止住宅工程楼板裂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逸生.? 浅淡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预防及处理[J]. 广东建材. 2007(03)
[2] 李洪海.? 建筑工程用水泥和混凝土的选用与检测[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