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及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期   作者:郑齐征
[导读] 近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
        郑齐征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近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并使得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于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建筑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这样可以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这些质量问题,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建筑工程品质,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控制通病;防治对策
        引言
        尽管近年来房建施工管理理念不断优化、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也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房建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责任不够明确,存在管理漏洞;且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深入,BIM等先进技术手段并未在工程中得到充分运用,施工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同时一些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专业素质不高,在工作中不能做到尽职尽责,对于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的意外事故不能灵活处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效率与施工质量。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对房建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优化。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使得建筑工程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做好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质量管理工作,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加强材料、施工工艺和隐蔽工程验收的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实现土建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严重危害了后期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并且会遗留一些质量隐患,导致房屋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房屋开裂、房屋渗水、地基沉降等,这些质量通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
        2.1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质量管理效率,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目标,细化质量管理标准,使得质量管理有据可依。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不够重视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按照要求成立了质检部门,但是在开展质量工作时,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就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例如在钢筋验收过程中,质量管理制度没有细化钢筋验收合格的标准,在检查中发现一些细小的质量问题时,管理人员都不够重视,这样就容易导致钢筋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2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仍处于主要地位,机械设备只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有效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所招收的施工人员都是临时招聘的,每个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各不相同,进而导致施工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施工质量也会出现千差万别的情况,加上施工企业在实际的施工之前,并未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以及施工指导,使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法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2.3内部监管不够严格
        在建筑工程的内部监管中,一些监管人员极为不负责任,在发现工程问题后为了减少麻烦使用不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工程完工时也采取“纵容式”检查法,对一些重要工程建设点检查得不够详细,监管手段完全没有落实到位。且监管部门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有企业人员、政府人员和施工单位人员,难免有些人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起了歪心思,在利益冲突时选择徇私舞弊,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完全达不到质量标准。总的来说,监管方面的问题是长期存在于建筑工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其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最主要原因。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的防治对策
        3.1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架构系统化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筑工程人员必须从施工单位、勘探单位、设计单位等三个方面入手,将“质量第一”作为质量管理核心,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在施工单位方面,施工单位必须明确建筑工程的建筑目标,细化不同的施工部门,明确各部门的主要任务并落实施工管理体系。在勘探单位方面,建筑工程行业必须明确建筑工程的勘探指标,勘探资料必须以实地勘探为基础,科学地进行建筑分析;在设计单位方面,建筑工程必须由专业的设计团队进行建筑设计,在单位内部设立交叉审核制度,在图纸通过检测后才能投入使用。
        3.2提高管理人员能力素质
        管理人员是各项管理计划的具体落实者,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水平。因此针对当前部分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匮乏、责任意识淡薄、主观能动性不高等问题,应以结合房建工程施工管理需求建立健全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素养教育,夯实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让管理人员学习当前的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逐步提高工作人员能力以及素质水平,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除了日常的教育培训外,还可以激励惩戒的方式调动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与责任意识。在房建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可将管理人员日常表现、工作业绩与其的薪酬奖金挂钩,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积极性,从而提升房建工程管理水平。
        3.3强化单位监管作用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为了进一步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防治质量通病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监理单位的监管作用。监理单位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大纲和质量管理细则,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施工工序和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认真的检查,在隐蔽工程覆盖前进行验收检查时,一定要保证施工内容按照图纸要求和相关规范完成,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方及时整改。监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具有责任心和道德素养,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忽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管作用,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4管理者需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
        创新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需要充分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管理者要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以便对工程管理理念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对市场动态需要做到实时了解,管理者的创新意识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要摒弃掉,建设一套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模式能更好地服务建筑工程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要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消除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提升质量管理效率。在建筑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因素,并结合当前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完善,这样可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效率,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5.
        [2]徐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与发展,20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