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杰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上海市 200135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建设现代化城市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发展也进入了高速阶段。基于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求的提高,各地标志性建筑不断的涌现人们的视野,高支模作为满足现代化商场、文体、办公等要求的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必不可少一项技术,也得到充分的应用。多年以来,由于高支模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高支模现场施工必须得到重视。本文就高支模施工中的架体系统搭设、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支架体系的监测及支架体系的拆除进行了论述,可为相类似建筑对高支模的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土建;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建筑物在空间和层数上的追求,在建筑工程中会较多地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在较高的位置架设水平混凝土模板,构建一个相对高水平的支撑体系,满足高结构、大跨度设计类的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为了更好地推广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各道施工技术要点,注意施工细节,为建筑施工的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现阶段,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发挥支撑的作用。因为这项技术在荷载以及跨度方面都比较大,同时设置的高度也比较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关注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因此,在使用高支模技术期间,需要对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进行分析,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以往的方式是先实施测量放线操作,这样才可以确定轴线的长度,然后再对支架实施搭设以及标高控制。在此期间,需要安装好施工模板之后,在对其实施组合以及固定操作,最终实施混凝土浇筑操作。因为高层建筑距离地面的高度比较大,因此在传统技术无法符合工程根本要求的情况下,需要使用现阶段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将高层建筑支撑项目操作落实到位,同时还可以强化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给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提供保障。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流程
2.1施工流程
按照如下流程做好各环节施工作业:测量放线(横梁、轴线位置)→设纵向梁板→搭设主体龙骨→组装横梁底模→搭建楼面模板结构→加固横梁板钢筋→灌注施工→养护作业→拆模(满足强度要求时)。
2.2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材料,对高支模施工选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制作模板的木材从外观来看必须要平整无孔洞,钢材应该涂有防锈漆、无打孔,特别要注意木材要进行防霉、防虫处理,钢材要避免碰撞折弯。第二步要进行参数设计,以板高支模采用满堂架钢管支撑体系设计为例,按照设计规范要求,顶部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大于200mm,立杆上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300mm,否则需加设纵横向水平杆;距楼面200mm高设一道扫地杆,立杆底端布设300mm×50mm垫板,立杆纵横向间距0.8m,步距1.5m;纵横每十排立杆加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楼层面夹角为45°-60°;满堂架体系和先浇筑的柱体或墙结构拉紧顶牢,梁板下立杆纵横成行,水平横杆全部贯通;板下支撑体系水平杆全部延伸到梁下与梁下立杆或水平杆连接,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最后要根据设计方案预先制作模板,与模板制作部门和加工厂进行对接,就模板尺寸、型号等设计问题进行沟通确定可操作的模板制作方案,加工厂按照模板分类和制作要求完成后,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涂刷脱模剂,按施工进度运输至现场模板存放区有序堆置、合理保管待安装使用。
2.3高支模支架的安装
在开展高支模工程安装施工期间,须对梁线位置进行校准处理,确保后续水平控制线的效果理想,增强高支模核心判定的精确性、科学性以及可靠性。在开展高支模模板搭设的过程中,应将铺设钢管作为基础,有序安装模板,随后落实龙骨架架设。在安装上层模板和加设支架方面,应以荷载能力为主要参考依据,确保架构整体更加稳定。为保证模板质量,应在整改与安装期间开展故障检查和排除工作,以免出现漏浆或者是接缝故障等问题。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积极开展清洁工作,确保模板内部没有积水和杂物。高支模施工安装的过程会涉及多个体系,应保证技术信息通畅,综合考虑水电等除模板意外的安装内容,以免安装体系受信息不畅因素影响产生问题。
2.4混凝土浇筑施工
模板与混凝土施工具有很大的关联性,浇筑前,首先要检验混凝土原材质量,确定合理配比,其次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按照浇筑的流程进行施工。对于梁柱不同的施工部位要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例如墙柱和梁板需要分开浇筑,先浇筑墙柱,待混凝土养护到强度达到70%后再依序完成剩下部位的浇筑作业,并且墙柱由于高度原因需要按照每500mm一层的厚度分层浇筑,上下层要控制好浇筑时间,且柱还要进行二次浇筑,全面保证凝结强度。为保证浇筑质量,在整个浇筑过程中要做好技术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严控施工材料质量,严格把控技术要点,保障振捣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控制好浇筑的高度以及速度,避免漏振或者过振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品质达标。
2.5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高层主体施工提供辅助力,因此在完成任务后需要进行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标准且经过质量验收后,经审批确认后方可按照拆除方案有序进行。拆除前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警戒,防止高空坠落事故,也避免钢管等主构件砸伤建筑主体;拆除时要遵循先支后拆、先板后梁、先非承重后承重的原则,并且要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上到下的顺序;模板要一次性的全部拆除,拆除时要避免较大的振动和撞击,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因此要先松动模板的顶托,并拆除胶合的模板,逐步拆除支顶架直到全部拆除完成;拆下后的模板要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先进行清理,检查构件和模板的外观和性能状态,对可以回收利用的部分按照指定的地点进行登记存放,对质损件进行维修处理以备下次使用,已腐蚀的部件、严重损坏的构件要进行更换。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对策
3.1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高空作业危险性较大,触及人身安全的问题必须重点对待,因此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安全部门,由专职安全员和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和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既要保证作业环境安全,确保高空安全防护到位,还要认真检查施工场地,正确放置材料,最重要的是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强自我约束,严格参考施工方案以及行业标准来开展施工,配合安全管理工作,及时上报问题,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3.2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通过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强化他们的专业能力,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高支模施工技术专业指导,提升他们的专业施工能力,并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技能水平考核制度,确保相应的施工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
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持续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作为新型技术形式,其有效降低了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并创造安全的建设环境。土建工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引入高支模施工技术后,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为充分发挥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势,施工单位则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提高员工的综合水平,根据实际勘察结果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等,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推动土建工程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汉卿.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1):98-99+101+107.
[2]周洪东.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J].四川水泥,2019(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