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病害防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期   作者:张群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前进,现代基础道路建设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群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前进,现代基础道路建设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混凝土沥青道路是目前主流路形式,社会对道路的承载力要求不断提升,文章将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和预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述。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病害防治
        从2000年到近20年,我国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对道路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沥青凝固道路面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道路建设的需求。在各种道路类型中,沥青凝固土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道路形式,沥青凝固土的特点是路面平整度高,所需时间少,道路养护简便,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耐久性也与防滑性能相对较高,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比其他类型的路面更受欢迎。但是道路一旦使用,就会产生道路、裂缝、崩塌等。这些问题的部分原因是道路车辆增加,主要原因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建设不仅要重视公共质量,还要重视道路管理和养护工作。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和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产生裂纹
        沥青路面在建成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裂缝,早期产生的裂缝基本不影响理解路面的承载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力作用和雨水入侵会使裂缝继续扩大,造成结构性不可逆的损伤。裂纹从表型分为横向裂纹、纵向裂纹和网状裂纹三种。在昼夜温差大的季节,温度变化率发生显著性的提高,道路很容易,由于温度的变化,出现侧面裂纹,这种种劣势随时间年限的增长而增长的。在陈旧的路基上,很容易因为填压程度不合格,导致垂直的裂缝。最后就是由于大型车辆碾压和雨水冲刷导致的网状裂纹,会导致凹陷变形,变成网状,向周围扩散。
(二)路面开裂
        在冬季雨水侵蚀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过低,路面沉积的水分会进行冻结,路面很有可能因此膨胀开裂,如果进行处理,在行车过程中冻结的路面很有可能会发生板块式的破裂,影响行车安全。松散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直接影响行车安全。一般可以看到,表面的骨料颗粒脱落,厚度骨料散沙,路面磨损,路标粗,表面剥落,如果不及时治理,道路表面就会向下形成坑。松散可能会出现在整个包装表面。也可能出现在本地区域。其形成原因主要有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少、油石比低、沥青与集料之间粘结性差;低气温施工,压缩程度小,沥青表面内部空隙太大;集料的泥浆含量超过标准,集料颗粒被灰尘包围,使沥青膜不能附着在集料颗粒上。混合温度太高,导致沥青老化;松动的表面裂纹引起的基层柔软度;不慎选择酸性集料,沥青粘合力差;水分逐渐渗透到沥青和集料的界面,降低沥青粘合力和粘合力。
(三)路面沉降
        沥青混凝土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若没有将排水因素考虑在其中会造成路基湿度过高,最终造成路面部分下沉的情况。路面强度不能适应日益增加的交通量,容易发生疲劳性破坏。路面因地基填料不均匀而下沉,沉降是路面变形中最常见的,特征是面积大,相关的结构深度深,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方边界。
(四)形成油性膜
        在温度高的时候,沥青会将油性物质浮动到表面,但是在温度下降的时候,却不能自动回到内层。因此在有沥青堆积的路面,表面会形成一层光滑的膜。这主要是在混合材料中使用的沥青量过大的原因。不适当使用点层油、过度喷洒或不均匀喷洒;施工质量差,包装时混合料分离,部分细密料过于集中。雨水渗透,下层沥青和石料剥落,水的作用使沥青膜剥落,引起表层的泛油。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的措施
(一)路面裂纹的修复
        在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会有路基宽度比较大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土方填充材料的厚度均匀性,确保填充压缩程度符合压缩规范,防止裂缝形成,沥青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退化,老化抗裂能力会逐年减少,因此,使用优质的沥青。实验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较薄(浸度较大)的沥青有助于减少温度裂缝。沥青面层经常有基层施工质量不高而引起的反射裂缝。因此,基层施工中及时的养护、良好的接头处理及整体强度是有效预防沥青表面反射裂缝的有效方法之一[1]。
(二)路面沉陷的修复与维护
        基层损伤导致路基下沉、翻沉段的情况下,以基层为基础,采用6%的水泥稳定砂砾砂20厘米垫层处理方法。若土基含水量高,地下水排放困难,可将挖掘出的元老构造层的二次砂砾与6%的水泥混合均匀地用复土机搅拌后,回填,厚度为40厘米。同时深化道路侧面边沟,增设四角沟。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热再生沥青路面修复设备修复沉降,比传统的铣刨更先进、更经济[2]。
三、质量控制的具体手段
(一)提升原料的拌合和运输水平
        运输沥青混凝土时,应使用15 t以上的自卸车。装载前,在自卸车内放一层柴油和水的混合物,以防粘料。另外,装车的车要盖上隔热布,然后才能出来。运输时间一般不大于0.5h,运输车辆到达现场后,不要匆忙掀起隔热布,摊铺时再提起,以免温度损失。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原料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出现的。若原料拌搅拌混合的不均匀,或者搅拌过度就会大大减少沥青的使用寿命。要想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混合质量,必须考虑原材料,沥青种类要根据道路等级、气候条件、路面类型等来选择。而且沥青的保管要注意分类管理,不能混在一起,要防止交叉污染。此外,矿粉和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是沥青凝固强度的主要因素。沥青运至施工现场后,现场试验室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抽检。现场试验室主要检查针入度、延展性和软化点,其他指标可根据需要选择。沥青储存采用专用储罐,安全、防水、隔热、无废弃物,便于加热和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沥青在储罐中的储存温度不应低于130,加热时应控制好温度。石油沥青一般不应超过170,否则容易老化[3]。
(二)注意器械的检查
        沥青混合料完成后,经过各种检查,但为了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和组合方式,需要验证混合料配方结果,并提供生产用配料费和沥青用量,需要铺设试验路。试验路段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先确定施工产量,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平时一般的维修保证很难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状态,所以要在试拌、示范点进行验证[4]。
(三)注意拌料器的检查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少摊铺机。其性能好不好直接影响道路的压缩度,影响施工质量,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包装过程中,包装机速度从0开始,控制在2-4m/min范围内,中间要自由调整速度,停止工作,防止混凝土推挤,发生分离现象。包装过程中,布料机应均匀供应,以避免速度突然减慢,熨烫板的温度应保持在100qc以上。沥青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造成的,还有沥青本身比较稳定的性质决定的结果,这是路面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具体表现[5]。
        结语:在沥青路面的建成使用过程中,应该着重以灾害的前提,预防为主,从设计,施工,管理,养护多层次进行结构性的控制。利用科技发展中所产生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改良沥青混凝土道路的建设,避免出现新问题,要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完善道路疾病的治疗措施,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提高投资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月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病害及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8:46-47.
[2]王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病害有效防治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253.
[3]亓艳生.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病害及防治[J].四川水泥,2018,11:249.
[4]马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病害防治策略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7:93-94.
[5]卫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病害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6: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