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期   作者:韦忠海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也不断扩大,
        韦忠海
        身份证号码 45270219841029****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54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也不断扩大,对工程质量安全也越来越看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也关系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因此,工程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狠抓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筑工程企业只有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进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的不利因素与常见问题
        1.1施工技术复杂性高
        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主要出于户外露天作业,工程量大且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中涉及的学科技术非常多样,从建筑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再到管道施工和电气施工环节非常复杂,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施工作业人员存在协调配合和交叉作业的问题,同时需要用各种机械设备和电气化设施,这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很高要求。
        1.2受环境因素影响严重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普遍在户外作业,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周边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如雨雪大风天气、高温、低温等天气都会对施工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环境导致的安全风险因素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施工材料和工艺方面的影响,如环境温度昼夜温差过大会对混凝土等材料产生温度疲劳,引发混凝土裂缝等问题;②对施工设备的影响,比如雨雪天气会增加电气设备漏电概率,增加现场施工工作人员触电风险,再比如低温或高温天气会造成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性能下降等问题,也会对安全施工造成不利影响;③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在较为恶劣的天气下,如雨雪、雾霾等天气造成能见度下降,高空作业设施表面湿滑等因素都会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造成干扰。
        1.3施工人员不稳定,且素质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很多现场施工人员并不是以稳定的单位团体存在的,大多数是以临时性组建的建筑施工队存在的,而且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群体,这种模式造成建筑队人员流动性较大,且专业素质相对偏低,对安全施工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或者在施工作业中存在较大的自由度,不能严格依照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中的要求进行规范化作业,很容易由于人为原因引起安全事故。
        1.4安全管理思想态度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市场属于充分的竞争性市场,利润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小,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片面的认为加强安全管理会影响到施工效率,同时也要为安全管理支付一定的管理成本,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在进行安全施工管理时存在着一种不能切实落到实处的问题,而第三方安全监督机构由于其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很难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容易造成管理缺位问题。还有一些建筑工程时间非常紧张,为了追求更快的施工进度,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很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管理思想认识培养教育工作
        要在施工中开展安全生产,必须对相关企业进行安全知识基础教育,进而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相关企业还应制定合理、科学的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避免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建立健全企业项目管理制度,促进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因此相关企业应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培养员工强烈的责任心和防范意识,落实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全面揭示,对一些重大风险因素要进行公告告知,然后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职能,聘请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水平高的专业人员,而不是把监督工作当作一种表面形式,从而真正达到监督管理的效果。


        2.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以制度作为依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施工企业进行不断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安全生产制度,建立长效安全管理制度。在工程没有获得安全许可证的情况下,坚决不能进行施工,通过这项规定提升企业安全防范例,为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安全巡查岗位,建立定期安全例会制度,将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在例会上需要进行研究,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施工管理部门、监理部门都必须做好认真排查工作,项目负责人必须亲自落实安全检查工作,将安全隐患进行记录,限期进行整改。
        2.3注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人员是负责施工的人员,他们的素质水平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在落实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要提升建筑建设的安全性,就需要管理层注重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安全意识,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将安全放到施工的首位,贯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让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能够得以提高。第一,要加强对施工一线作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操作技能水平,尤其是农民工,需要通过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促进安全操作技能的提高,树立安全施工的理念,进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3]。第二,需要有关机构和部门强化督促作用,让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构建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好安全生产组织、安全措施机制以及安全教育工作,全面发挥作用。总之,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4融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
        在安全管理中,不仅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同时也必须引入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其中信息化管理是现阶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最有力措施。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整合现场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建立成包含现场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多全方位的管理系统,比如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对特殊环境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跟踪定位,并设置完善的监控设备与紧急呼救系统,如果发生危险时能够更加及时的掌握事故现场情况,提升事故救援效率。此外,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人员的考勤、休假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准确掌握现场施工人员的数量和个人信息,从而更加强化了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
        2.5强化劳务用工及监督工作
        ①在劳务用工方面,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以农民工为主,但农民工整体安全意识偏差,且施工人员流动性偏大,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需要签订相关的安全管理协议,同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入场三级教育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效果;②落实有效的监督,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在安全制度制定后,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工作,则很难保证安全生产。这就需要设立监督管理部门,确保监督制度落实,避免施工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认真落实相关责任,通过职能划分确定责任,采用统一性的监督管理,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通过曝光,引起相关施工企业的重视。
        结束语
        随着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力度和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持续加大,我国建筑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是个复杂的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伴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日益凸显,导致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每年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相当严重。
?  参考文献:
        [1]秦小胖.刍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46):157-158.
        [2]石庆光.浅议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18,44(08):217-218.
        [3]管鸣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要点及合理化建议[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4):101-102.
        [4]武华东.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3):9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