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翠翠
身份证号:37012419910925****
摘要:全预制装配式超高层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建造的主要推手,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的大后台设计,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主要解决了五个问题:设计、生产、施工相脱节和生产过程连续性差;以单一技术推广应用为主和建筑技术的集成化低;以现场手工湿作业为主和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工程以包代管、管施分离和工程组织管理水平低;以劳务市场的农民工为主和操作工人技能素质低。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缩短建筑施工的实际工期,在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对建筑资源的浪费,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实施。可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分析施工管控要点,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空间更为广阔奠定良好基础。
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为预制与装配两部分。预制是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要求,预先制定出建筑所需要的相关材料。装配是指在固定的地点,将建筑构件提前组装好。目前,建筑市场上最常见的建筑材料类型为通用型和专用型预制装配材料。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建筑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优化施工结构,提高施工质量。首先,可合理完善建筑格局。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于建筑施工工程中,不仅有助于解决原有的建筑结构和预先设计与应用实施不匹配的问题,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建筑材料的使用空间,并借助组合墙体施工方法,使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得到灵活应用,更好地满足布置建筑格局的需求。其次,有助于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节能与环保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两大功效,该技术通过进一步缩短集成、组装流程,大大减少了建筑材料的实际使用数量和建筑内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尤其是在墙壁、地板等建筑结构中应用新型保温材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本身的安全程度,还能提升建筑材料的实际利用效率。在建筑内外墙上应用绿色环保材料,能够有效节约建筑内外墙材料以及提高墙体颜色的持久性,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最后,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会有效减少建筑设计、建筑建设所需要的时间,降低施工建设的难度,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现场,组装预制构建可与其他施工项目同步进行,或者预先完成,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探析
2.1预制构件有效设计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要注重对各类构件种类变化进行控制,促使构建标准化程度更高,这样能实现各类构建大批量、工厂化生产,还能对项目施工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在项目施工中存有诸多开洞、形状不规则、复杂构件生产中,要注重合理应用现浇施工模式。在各类构件生产中要提前对各个区域地形环境、运输条件、吊装施工能力等集中分析。保障预制构件在耐火性、耐久性、抗震性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作用,促使各类构件生产更为便捷。针对部分尺寸规格相对较大的预制构件,要做好预埋吊点以及构件脱模方式处理。在建筑外墙板预制中,要对不同地区保温隔热需求、环境现状集中分析。针对不具有承重作用的内墙可以选取质地相对较强、便于拆装的隔音材料,与主体结构能有效施工对接。在构件设计中要对各个功能区域空间有效划分,针对卫生间、厨房等环境相对复杂的区域,要注重对构件材料透气性、防水性集中判定,做好材料有效清洁,对不同层楼板以及墙体连接稳定性进行控制,还要规范化预留灯具、管线、地漏等埋设空间。
2.2预制内剪力墙施工
首先,在正常施工状态下,预制装配式建筑各个部分构件连接中要注重选取螺栓方式,此类连接方式能全面提升连接精确度。其次,在各类构件安装中要注重铺设安装下层板。在下层板安装中要提前预留好对应的插筋,保障插筋能有效伸入到内墙预制件预留的螺栓孔中,建立稳定连接结构。在施工中要在螺栓中注入水泥浆,对螺栓相邻预制构件有效连接,这样能提升不同预制件连接稳定性。为了给后续施工操作补充更广阔的施工空间,要注重在整体结构重心位置预留剪力墙连接螺栓。此类施工做法能全面提升剪力墙结构稳定性。
2.3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的安装,是确保建筑室内通风、采光等要素的重点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窗体安装的美观性,还要考虑到窗体安装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窗体的安装施工通常需要使用螺栓与墙体进行固定与连接。在安装之前,需要在墙体的特定位置预留窗体安装需求大小的螺母,安装时,只需要将窗体与预留螺母进行连接并拧紧即可。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窗体的美观性以及稳定性。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时刻注意窗体安装过程中的朝向,并且对窗体进行时刻调整,避免窗体安装时朝向出现变化,无法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在安装时,也要确保螺栓能够顺利的插入到连接孔当中,保障窗体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这种安装方式,能够有效保障预制窗体安装的施工质量,确保窗体安装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提高建筑整体的质量。并且这种安装方式成本更低,施工效率更高,施工人员仅通过螺母与螺栓之间的连接即可完成预制窗体的安装,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施工难度。
2.4预制构件运输与存储
各类预制构件在运输中要拟订完善的运输方案,对各个施工环境集中分析,拟订完善的运输设计方案。对运输时间、运输流程、运输线路有效规划,在运输过程中要对非常规尺寸、非正常形状的预制构件有效运输,拟定针对性保护措施。在运输应用车辆选取中,要对各类运输构件基本规格进行分析合理选取。做好运输中上车、下车安全保护,提高运输车辆稳定性,防止车辆运输过程中受到惯性作用影响出现不均匀移动与歪斜影响。在各类预制构件存储中也要设计对应的方案,在方案拟定中要注重合理选取支撑物,选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强化构件安全性。用于构件存放的场地要具备较高的整洁度,地形相对平整,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措施,避免场地内部积水对构件质量产生威胁。
2.5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就是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并且该施工技术将会直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使用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对住宅建筑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叠合板与作业层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叠合板需要与作业层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方可进行施工,在叠合板安装时,也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以及设计图纸确定叠合板安装的朝向,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将实际的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不断调节叠合板,确保叠合板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朝向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在地下管线工程中可以应用拉管施工技术。该技术并不会影响交通,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技术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可以不断创新技术、方法和设备,促进拉管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管线工程施工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安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61.
[2]镇东.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及质控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244.
[3]胡庆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20-21.
[4]唐国良,李云飞,孙飞达.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72.
[5]林冬良,唐世凯,杨延仲.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172+175.
[6]李国臣.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39-40.